理论教育 科学与教育:割裂现象的生成

科学与教育:割裂现象的生成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科学逐渐超出自身的疆域,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因素。人成为物化的人,成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⒅同时,教育产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现代教育实际上已经退化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产业”。而教育者也不再扮演学生人生楷模的传统角色,转而成为校内激烈竞争的发起者、催化者、加剧者。

科学与教育:割裂现象的生成

1.科学主义的影响

现代德育运行于一个科学不断发展,其影响无限膨胀的社会。科学逐渐超出自身的疆域,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文化因素。科学成了霸权,技术统治取代了一切统治,成为一种极权的统治。这种极权的统治表现在用科学世界的逻辑去取代生活世界、教育领域、思想领域的逻辑。科学的逻辑对伦理的、道德的逻辑的征服势不可挡:“在过去,每当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同时就相信这是科学所能成功到达的最后一个领域,但维持不久,人们又看到科学在飞速前进,深入到人们认为它不得入内的一些领域。……因此,今天已无人再敢假设道德现象是一个例外。……现在再想用这种最后的界限来对抗科学进步,并且认为这种最后的界限比其他界限更难逾越,这实在没有理由(涂尔干,1974)。”⒃由此可见,现代德育是“识时务者”,主动按照科学的逻辑理解道德、按科学的要求去施行道德教育,抛弃了除道德认知这一符合科学逻辑的理性因素之外的所有其它因素,认定“一切不真的事物都从根本上违反了人的理性(涂尔干,1974)。”⒄

2.功利主义的影响

现代教育专心致志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在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的同时,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放弃了自身的精神追求。人成为物化的人,成为工具理性所支配的人,丧失了生命激情的人。“建立在这种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教育实践,也只能是将人培养成为整个自然、社会因果链条中的一个被动环节。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把人塑造成为简单的生产工具,把他们加工成为整个生产机器的各种零件(鲁洁,1998)。”⒅同时,教育产业化的呼声日益高涨,现代教育实际上已经退化为一种名副其实的“教育产业”。学校不再是一个修养心性,提高人生境界的场所,反而成了一个激烈的竞争所在。这种竞争是将来社会竞争的序曲或前奏,血腥味清晰可闻。而教育者也不再扮演学生人生楷模的传统角色,转而成为校内激烈竞争的发起者、催化者、加剧者。

注:

①Dennis L.Krebs,Kathy Denton,Gillian Wark The Forms and Functions of Real-life Moral Decision-making.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2,1997.

②鲁洁、王逢贤:《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89页。

③James Hemming,Morality after myth,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No.1,1996.

④涂尔干:《道德教育论》,载张人杰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第389页。

科尔伯格、杜里尔:《道德发展和道德教育》,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第442页。

⑥转引自戚万学,《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362页。(www.daowen.com)

⑦项贤明:《走向“成人”之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4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4页。

⑨⑿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页、第148页。

⑩Adam Niemczynski,Moral Education is Not Good Enough Because Education is Not Moral Enough.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Vol.24,No.1,1996.

⑾倭化(stigmatize)是一个社会学术语,社会学家高夫曼(E.Gof fman)指出当我们将自己看作“正常人”(normals),而把他人看作“不是真正的人”(notquitehuman)时,我们就是在倭化他人。倭化他人的好处在于,一旦我们将他人视为另类,我们就无礼遇、信任他们的责任,就可随心所欲地、甚至粗暴地对待他们而不受良心的自责。通俗点讲就是以他人是另类为由肆无忌惮地向其“泼脏水”或搞歧视。参见Erving Gof fman,Stigma.Englewood Clif fs,NJ:Prentice-Hall,Inc.1963,pp.5.

⒀厄内斯特?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3页

⒁William Damon and Anne Gregory,The Youth Charter:towards the formation of adolescent moral identity.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Vol.26,No.2,1997.

⒂William Damon and Anne Colby,Education and Moral Commitment.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Vol.25,No.1,1996.

⒃⒄涂尔干:《道德教育论》,载瞿葆奎主编《教育学文集·德育》,第391页。

⒅鲁洁:《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