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道德教育在生态领域的新趋势

道德教育在生态领域的新趋势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据此,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拓宽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环境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强调的是注重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道德教育在生态领域的新趋势

启蒙运动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迅速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使得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这是有目共睹、众所周知的。但是,在人类文明迅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带来了威胁到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巨大的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是环境污染引发了生态危机。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由废气、废水和废渣所带来的“三废”污染,城市垃圾和噪音污染,酸雨酸雾现象和全球出现的“温室效应”。这种环境污染一方面造成了许多公害事故的发生(如伦敦的烟雾事件,大量鱼类和贝类等水生物死亡的赤潮现象,前苏联克什特姆地下核废料爆炸,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水溢出事故等),给当地居民的财产和人身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失,另一方面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全球畅销书《濒临失衡的地球》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幅骇人听闻的悲惨图景: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每一天都使得100种物种灭绝。自从发现臭氧洞以来,它差不多每年都在变深,现在所占面积差不多是美国本土48个州总面积的3倍。在最近40年间,至少在冬季和初春,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已经损耗了将近1/10。而臭氧层每减少1%,人类的皮肤接触到的紫外线辐射量就要增加2%,皮肤癌的患病率就要增加4%。17亿以上的居民没有适当的卫生设备和安全饮用水的供应,这使得由于水污染而造成的疾病平均每天导致2.5万人死亡。每秒钟都有大面积的雨林消失,现存物种的自然灭绝率突然加速了许多倍,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洞,所有纬度上的臭氧层变薄,地球的气候平衡已经受到破坏……这一切都表明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界之间日益强烈的对撞。

其次是资源枯竭导致的能源危机。资源枯竭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的枯竭、水资源的日益紧张、森林面积的急剧减少以及生物多样性被严重破坏。目前,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有2 000万公顷的土地被严重侵蚀而无法耕种。全世界的森林面积已经大大减少,其中温带森林丧失的比例最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森林砍伐量令人吃惊。全世界各大洲都出现了河流断流现象,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生了居民饮用水困难的情况,我国的黄河近几年也多次断流。

再次是人口爆炸带来了粮食短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有10亿人口由于粮食短缺导致营养不良甚至饿死。拉丁美洲每年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口总数达到4000万人,其中半数为儿童。在墨西哥,每天饿死的婴儿超过200人。

以上种种现象说明,工业文明给人类所带来的是福祉与灾祸同步增长,人们在拥有充足物质财富的同时,又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许多东西。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现代哲学二元论。现代哲学的二元论观点,在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把人与自然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把自然看作是僵死的东西,认为它是由无生气、无生命的物体构成的,它既缺乏情感、意志、经验、内在关系,又缺乏有目的的活动、尝试和努力,也就是说它没有任何内在的价值与生命,只是一种无目的的“死亡”的客体。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人类就开始了一场对自然的疯狂征伐和掠夺。虽然人类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但却破坏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平衡,对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唯物主义的机械论。建立在唯物主义机械论基础上的现代世界观,把自然看作是由基本粒子组成的无生命的东西,这些无生命的东西可被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和利用,成为人类掠夺自然、蹂躏自然的最终根据。现代科学方法的“精神之父”、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认为自然就是一个性感的女郎,“需以强制手段迫使其脱离本真状态,以供人们蹂躏摆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人类对自然进行了肆意的践踏、百般的蹂躏、疯狂的掠夺和过度的占有,当人们不得不注意到开发环境所造成的毁灭性的后果时,已经为时晚矣。(www.daowen.com)

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之主,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因而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要去掌握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只要对人类有益处,人们对自然所采取的一切行为都是合法的,都不存在任何道德问题。于是,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惟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大规模的破坏。

为了挽救这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濒临毁灭的地球,重新规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我们加强环境道德教育。目前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专家学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我国专家在讨论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界定为以下三条:①所有的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过健康和健全生活的权利,并承担有保护子孙后代,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②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从而能维持其生存的权利,人类承担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③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之行为,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据此,为了更好地规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人们的环境道德,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拓宽道德教育的内容,重视环境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强调的是注重调节和规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伦理道德教育,忽视了调节和规范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道德教育,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的道德教育就应该开拓环境道德教育这一新领域,对人类尤其是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一套环境道德教育大纲,编写一套系统的教材,以指导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开展。

第二,培养青少年具有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正确的生态学价值观要求人们在自然本身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建立起一种合理性,一种生态平衡,并用这种合理性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我们的生态道德教育就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与生态系的关系,让他们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过去把环境看成是“死的”东西,把人与环境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要改变过去的人类中心思想,真正把人看作是环境中的普通一员,树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思想,从而培养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真正建立起一个相互依赖、和谐相处的融洽关系。

第三,养成青少年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青少年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积极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意义;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寸土地,保护每一个物种;要反对和杜绝一切形式的挥霍及浪费;要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要自觉地与破坏生态环境平衡的思想和行为作坚决的斗争;要还自然以自由,给别的物种以自由发展的机会。教育青少年在对待自然环境时,要“像对待自己的至爱之人一样呵护它,使它包含在我们之中……成为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