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美国人率先建立包括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第一次冲击了以单一的GNP为中心的“发展=经济”的经济学发展观。此时,罗马俱乐部为评判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而提出了“增长的极限论”,认为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谴责技术对环境的破坏。此后不久,有人提出“持续发展观”,即“发展=经济+社会”。90年代,持综合发展观的未来学家们提出了“以满足人的需要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从而将发展的内涵界定为“发展=社会+人”。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各国首脑会议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这两个文件提出的理论观点是:第一,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人民是从事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课题,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第二,社会发展与其所发生的文化、生态、经济、政治和精神环境不可分割。第三,社会发展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中心需要和愿望,也是各国政府和民间社会各部门的中心责任。与此同时,6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理论界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几个动向:人力资本理论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发展;维持性学习向预期性学习转变;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伴随着“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学习”等口号把世界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由于全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电信、贸易、旅游业的发展,地球正在“变小”。现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基督教与佛教的对话,也表明世界文化正在呈现“综合的趋势”。世界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因此,随着生态伦理学的产生,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我们应在社会、人、自然这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认识德育。只有在社会、人、自然广阔的背景下思考德育问题,才能更好地体现现代德育的思想,才能保持高校德育的可持续发展。(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