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迷弟遇上偶像,因诗而有所缘

迷弟遇上偶像,因诗而有所缘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庭坚七岁能作诗,从小便被誉为神童。直到岳父孙觉向苏轼推荐了黄庭坚的诗文。据说苏轼读了黄庭坚的诗,大赞“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认为黄庭坚是“精金美玉”。当时,即便得到了苏轼的夸赞,黄庭坚也未能见上他一面。33岁的黄庭坚大胆地对偶像“表白”了。一个是文豪偶像,一个是新星迷弟,因诗结缘而互相欣赏。

迷弟遇上偶像,因诗而有所缘

黄庭坚七岁能作诗,从小便被誉为神童。十八岁时全省乡试第一,22岁考上进士。然而一开始他在文坛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力。因为,当时的文坛新星苏轼光芒万丈,才情声震东亚文化圈。

苏轼的人品才华、旷达超然深深吸引了黄庭坚,也成为了苏轼“死忠粉”。

27岁之前,黄庭坚在大宋星光熠熠的文坛中还是一个小透明,更没有想到有一天会跟这位“巨星”成为师徒甚至是朋友。直到岳父孙觉向苏轼推荐了黄庭坚的诗文。

据说苏轼读了黄庭坚的诗,大赞“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认为黄庭坚是“精金美玉”。

苏轼夸赞黄庭坚的诗文绝对出自真心,并不是碍于孙觉的面子,因为在黄庭坚第一次对他表达敬仰爱慕之意后,苏轼便迅速给这位粉丝回了信。

当时,即便得到了苏轼的夸赞,黄庭坚也未能见上他一面。两人相距千里,路途遥远,只能鸿雁传书。

黄庭坚第一次与苏轼直接交流就是通过书信,忐忑与紧张,仰慕与崇拜,全写在了《上苏子瞻书》这封信里。

他说:“盖心亲则千里晤对,情异则连屋不相往来,是理之必然者也,故敢坐通书于下执事……心之所期,可为知者道。”大意是距离挡不住我们心意相通,你就是我的知音。(www.daowen.com)

33岁的黄庭坚大胆地对偶像“表白”了。

而苏轼郑重地写了《答黄鲁直》予以回应:“我一直诚恐不能与君结交,而君今日不惜辱没才华,如此礼待我,喜愧之怀,几乎难以承受。”其实当时苏轼已是名扬四海的大家,而黄庭坚默默无闻,可见苏轼何等赏识黄庭坚。

确认过诗文,你是对的人。此后,两人书信来往,疯狂写诗,短短三年间写了百余首诗歌。平均十天一首的节奏,直接拉动了古代快递业、笔墨纸砚业的发展。

苏轼写《春菜》,黄庭坚和《次韵子瞻春菜》;苏轼写《薄薄酒》,黄庭坚和《薄薄酒二章》;苏轼写《除夜病中赠段屯田》,他读完后就写了首《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感慨“公才如洪河,灌注天下半”。

一个是文豪偶像,一个是新星迷弟,因诗结缘而互相欣赏。

一提到苏轼,黄庭坚满脸的崇拜,“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简直是个十足的小迷弟。

作为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苏轼在当时的文人中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的评价让黄庭坚名气骤涨,很快在文坛站稳了脚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