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是集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和对“导学”评价于一体的教学文本设计,利用导学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选择。例如,一些偏远山区的学校,学生课上集中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大多数的时间需要靠自学来完成数学学习,利用导学案的预习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一)导学案的本质
导学案遵循“以学生为本”的设计理念,遵循“相信学生,放手学生”的使用原则,形成“以教导学,以评促学,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导学案在数学教学中导学功能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将数学的学习过程完全交给学生,使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完成目标教学内容的预习,使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明确预习的内容和目标,摆脱以往漫无目的的预习状况,提高课前预习的效果。当学生在预习中遇到问题时,将这些问题及时进行标注,然后在课上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探讨来解决这些问题。当通过学生之间的探究交流难以完成时,教师再对这些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导学案使用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理念包含所有地区的数学教学,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相对落后的地区都要遵循这一教学原则,对于偏远山区的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利用导学案,能够将数学教学过程转变成自身主动学习的过程,充分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2.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导学案在学生的数学预习阶段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学生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多数的思维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在教师和学生不能同时到场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的思维,将一定的思维方式寓于导学案中,让学生在利用导学案预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导学案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能够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另外,学生在利用导学案学习时形成的合作探究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能够将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并且能够应用到生活实践当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体现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时间有限、教学容量大,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学习内容,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将大量的知识主动地灌输给学生,难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尤其是那些偏远山区的学校,师资力量有限,更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利用导学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完成对相关知识的预习,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灵活调整预习的速度,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不需要为了跟随教师的节奏而不顾自己的学习需要。在课上,学生重点听那些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三)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高中阶段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师将导学案教学模式运用于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1.教师确定导学案教学目标
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数学教学时,首先应当确定导学案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内容。教师在确定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时,应当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基础,结合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教授的数学知识,以及学生应当掌握知识的程度,有利于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调整导学案的教学进度。例如:教师在教授“数列”的相关知识时,需要学生掌握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和以及数列的实际应用等内容。教师使用导学案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将数列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细化,明确学生每节课需要掌握的数列内容,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分步掌握数列的教学内容,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确定导学案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与特点,结合数学教材的知识内容,确定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开拓逻辑思维,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增强数学学习能力。
2.运用导学案进行合作探究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运用导学案进行合作探究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并进行实际应用。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合作探究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教师运用导学案进行合作探究,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有时无法自主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生相应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分享,通过发挥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通过运用导学案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发表自身的想法与见解,从而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学习。(www.daowen.com)
3.教师根据导学案精讲点拨
为了提高高中数学课程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进行精讲点拨,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进行精讲点拨是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内容,进行着重讲解,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数学知识。教师根据导学案进行精讲点拨时,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针对性授课,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讲解,快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精讲点拨的重点,一方面在于教师的讲解内容要精练,避免内容过于繁琐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通过精炼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高效掌握数学教学知识;另一方面在于教师要讲解重点内容,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避免将所有内容全部告知学生,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根据导学案进行精讲点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采用导学案进行数学训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需要面临高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导学案进行数学知识训练,使学生能够通过大量习题训练,加深对教学知识的理解,提升数学学习效果。教师在使用导学案进行数学训练时,应当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进行当堂训练,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题目,从而最大程度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教师通过导学案进行数学习题训练,可以增加开放性习题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加深入的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5.点评导学案教学,并总结效果
点评导学案教学,总结效果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点评,既可以完善教师的授课内容,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在进行导学案教学总结效果点评时,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点评,例如:教师自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等,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技巧等内容进行点评,可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从而完成高中数学教学任务。通过点评导学案教学,总结效果,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重视,各抒己见评价数学教学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从而全面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导学案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导学案教学目标,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讲点拨,组织学生进行数学习题训练,使学生能够明确导学案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四)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建议
导学案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做好课前的复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在导学案的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课程的学习目标,设计的内容要与教材的教学内容相吻合,设计的导学案要点明该部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白哪些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去学习。
1.课前预习阶段
导学案所涉及的问题主要以上课所授内容的基础知识为主,适当设计几个能力拓展方面的问题,供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拓展。要求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养成利用双色笔进行标注的习惯,对于那些难以搞明白的问题进行标注,在课上有重点地听讲。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收取学生的导学案进行批阅,以便准确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有重点地在课上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状况进行必要的“二次备课”,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学生相互抄袭导学案的情况。例如,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导学案的时候,会将导学案设计成提纲或者试题的形式,缺少必要的方法指导。提纲中所提到的一些知识点和习题都是对课本上知识的照搬照抄,缺乏深层次的加工。这样的导学案最终变成了对课本知识的搬运和对习题的堆砌,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还会给学生造成额外的学习负担,使学生产生反感,失去了导学案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设计数学导学案的时候应尽量控制填空类问题的出现,同时,增加开放性试题的设计,要让学生通过对课本知识的深入了解才能解决。
2.课上的使用阶段
在这一阶段具体的课程设置如下:教师首先引入新课的教学内容,提出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点、难点,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重点解决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记录好本组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汇总并将它们投影到白板上,组织全班学生共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完成当堂达标训练。
导学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预习以外,还具有查缺补漏的功能,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在课上可以拿出来在小组内部进行探究。教师转变以往教学主体的角色,转变成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协调学生小组之间的讨论关系,赋予学生不同的角色,并在学生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教师要把握好这个“点拨”的度,不要直接将正确答案抛给学生,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让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在通过讨论和教师的讲解完成教学后,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完成对导学案的整理,帮助学生构建所学知识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学生活动“收”“放”的度,控制好课堂的节奏和学生展示的时间。
3.课后的使用阶段
课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导学案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有些需要进一步拓展的问题,及时地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整理,做好对课上重点问题的记录和纠错记录的整理,并将它们归档,同时做好本部分内容学习过程的反思。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导学案的使用成了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对于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学需求的变化,教师需要不断地调整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使其与时俱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