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发展

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发展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养”一词从1957 年开始就引起阅读界的热议,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除了阅读能力之外,阅读素养还包含阅读兴趣,阅读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许多著名的国际阅读评价体系都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提出了各自的见解。阅读素养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也涉及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行为。

阅读素养的内涵与发展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阅读

现代汉语词典把阅读界定为“看并领会其内容”,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阅读能力评价咨询委员会则把阅读界定为“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并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目前对阅读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从广义上来说,阅读是指对一切形式材料的阅读,如文字材料、声音材料、影像材料等等,即大阅读观。换言之,广义的阅读就是个体(读者)与阅读对象(阅读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而狭义的阅读则强调一种智力技能,也就是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即把来自文字符号的视觉信息与来自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比较、预测、判断、推理和整合,从而理解文字等符号表达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步伐的不断加快,阅读形式也不断多样化,阅读的材料也突破了传统的文字、符号。因此,广义上的阅读已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认可,即阅读就是个体(读者)与阅读对象(阅读材料)之间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过程,阅读过程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强调阅读者的主动建构性,以及阅读过程中读者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新课程改革中对于阅读的界定就采用了这种说法: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2.素养

“素养”,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是指“修习涵养”,同时《汉语大词典》又将“素质”解释为“素养”,即“素养”与“素质”也可同义。《现代汉语词典》将“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而“修养”又可理解为两个方面:“一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理论修养、中文修养;二是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概括起来,我们可以把“素养”定义为通过修习而形成的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正确的态度和水准。

“素养”一词从1957 年开始就引起阅读界的热议,并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当前对其核心内涵的界定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即“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应具备的各个方面的能力与素质的综合体”。(www.daowen.com)

3.阅读素养

阅读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它不仅仅局限在阅读能力上,而更应该是一种能够将能力升华为自身修养与技能的素养。除了阅读能力之外,阅读素养还包含阅读兴趣,阅读态度等方面的内容。许多著名的国际阅读评价体系都对阅读素养的界定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PIRLS2016 对阅读素养的定义是理解和运用社会所需要或个人认为有价值的书面语言的能力,儿童能够通过从各种文章中建构意义,他们通过阅读来进行学习,参与学校或日常生活中的阅读者群体并获得乐趣。

(二)阅读素养的内涵

针对阅读素养这一概念,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做了如下解释:阅读素养是学习者为了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参与社会活动并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而理解、运用书面文本且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PISA 强调为了学习而去阅读,而不是为了阅读而去学习,也因此没有专门对学生最基本的阅读技能进行系统的测评。阅读素养的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也涉及学习者的动机、态度和行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