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存在于时空区域中的所有(自然)个体事物都是由特定构成性要素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结合方式、配置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水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H2O)化合物,人是由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当然这些系统也是由更小的构成性要素组成的)等构成性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2.1.1.构成性要素不同、构成性要素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形成的个体事物不同;构成性要素、排列方式完全相同而个体事物不同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2.1.1.1.个体事物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的。
2.1.1.2.个体事物是以气态、固态、液态的方式存在着的,但不可能同时以两种以上的方式存在;由H2O 构成的事物在0℃以下以固体的方式存在,在0℃到100℃之间以液态的方式存在,在100℃以上以气态的方式存在。
2.1.2.个体事物是特定属性的综合统一体;个体事物的方式存在不同,个体事物所具有的属性也必定不同;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树叶并不是绿色、光滑、弧形等所有质之外的一个新的本体,而只不过是这些质的一个综合的统一体而已。”[104])
2.1.2.1.构成要素不同,个体事物的性质不同;
2.1.2.2.构成要素之间的排列方式不同,个体事物的性质也不会相同;
2.1.2.3.个体事物所处的环境不同(与该个体事物发生关系的对象不同),个体事物具有的性质也会不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1.3.构成性要素、排列方式、发生相互联系的环境是特定个体事物(a)具有属性G 的原因,则它们一定不可能同时也是该个体事物具有属性¬ G 的原因;
2.1.4.个体事物在具有一个或一些属性的时候,则该个体事物一定不可能具有另外一个或其他一些属性(这张桌子是方的时候,则这张桌子不是圆的,因为圆和方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区域之上);具有某些特定属性与缺失另一些特定属性是每个个体事物的本质特性,因为不可能存在具有所有属性的个体事物。
2.1.4.1.个体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它所不具有的属性都不是随意的,都是具有其客观依据的,“两种颜色在视野中不可能同时在一个地方,这是逻辑上的不可能,因为这是为颜色的逻辑结构所排斥的。”[105]例如,在其他构成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铁元素和镁元素的缺失,则导致树叶的颜色会由绿变黄;在其他构成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水分、养料的缺乏也会导致树叶由绿变黄,甚至导致树木的死亡。
2.1.4.2.个体事物具有的自然属性与不具有的自然属性之间存在条件关联或因果关联。(www.daowen.com)
2.1.5.个体事物缺失的属性总比它持有的属性多得多。
2.2.事物及其属性总是处于变动之中的;T1 时个体事物a 具有G 属性,T2时个体事物a 具有¬ G 属性,这并不构成逻辑矛盾:春天、夏天树叶是绿色的,秋天或冬天树叶是黄色的。
2.2.1.“存在将要成为的那个东西将必然地隐没在它现在不是的东西的基质中”[106]“事物的产生过程是由一种事物长成另一种事物的。那么,它长成什么事物呢?不是长成那个长出它的事物而是长成那个它要长成的事物”。这就是说,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物是从缺失变来的,缺失自身的本性是非存在”,缺失、基质和形式是事物变化过程的三种基本因素,“处于变化开端的缺失乃是变化在终了时会提供并且基质能接受的特征遗缺。例如,假定一个人从无教养变成有教养:‘人’是基质,‘无教养’是缺失,而‘教养’则是人在变化终了时获得的形式”。[107]
2.3.个体事物具有某种特定属性构成肯定性事实,个体事物缺失特定属性构成否定性事实。
2.3.1.肯定性事实表明事物与属性之间肯定性逻辑关联,否定性事实表明事物与属性之间具有否定性逻辑关联;它们的逻辑表达式是不一样的,肯定性事实的逻辑结构是:
SiTi(+a)或F(a)或R(a,b)。
否定性事实的逻辑结构是:
SiTi(-a)或¬ F(a)或¬ R(a,b)。[108]
具有相反逻辑结构的事实显然不是一类事实。
2.3.2.肯定性事实与否定性事实同时并存。武当山在湖北,武当山不在湖南、不在四川;汞是液态金属、汞不是固态金属;梧桐叶在春天是绿色的、梧桐叶在春天不是蓝色、不是紫色、不是黄色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