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倾听中国话:不做话语的终结者,语言的千变万化

倾听中国话:不做话语的终结者,语言的千变万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感叹中国语言是那么博大精深,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不做话语的终结者》主要从传媒人及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角度“倾听”大千世界的声音,以参与者、旁观者的身份感悟“中国话”的深邃与魅力,分享人们日常交谈中好的方法,总结语言交流中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问题,通过话题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社会焦点折射百姓生活的不同状态,让语言发挥更大的价值。

我是一名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在传媒单位播音岗位工作多年,现主要从事有声语言艺术教学工作。因工作原因,我经常与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人群打交道,在话语的交谈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了解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也许是从事语言艺术工作的原因,我对有声语言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这种感情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我感叹中国语言是那么博大精深,从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乐趣。

相比普通话,地方语言如果只是声调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我们一般听得懂。天津话会把一声说成类似三声,山东话会把一声说成类似二声,河南话会把二声说成类似四声;西北话前后鼻音不分,东北话一声调值偏低,湖南地区难分f、h,福建地区说不好平翘舌音。北方人说话比较豪爽,南方人说话比较婉转;与性情直爽的人说话别磨叽,与心思缜密之人说话别随意;与执着之人说话不能太较真,与善谈者说话要多倾听。说话还与人文、学识、职业等息息相关。可以说,说话是一门看不见、摸不着的“学问”。

我是一个80后,在上小学的时候性格比较内向、腼腆且不善于表达,在班级里独自朗读课文都脸红,自我介绍时总是最后一个登台,而且都不知道自己说的什么,有时甚至语无伦次,总觉得在公众面前说话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辈子肯定都说不好。谁知老天跟我开了个玩笑,我阴差阳错地成了一名播音员,也就干一行爱一行了。

我从事有声语言艺术工作二十余年,感觉人与人交流的主要工具—语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小时候,科技不算发达,电子产品相对匮乏,除了书信之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面对面谈话,就像烹饪一桌美食一样,需要慢慢品尝;二十世纪末,人们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电话拉近了人们交谈的距离并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二十一世纪初,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更加忙碌,出现了“快餐文化”,人们面对面交谈的时间大大缩短;现在人们不用现场见面交谈,通过电子产品就能实现视频通话,科技进步拉近了社交距离,但人们的交流方式似乎走向了“线上”模式,看似拉近了距离,实则也拉远了人和人的关系。

以前我们与亲人、朋友把酒言欢,跟家人说说学习工作情况,跟朋友分享彼此的欢乐与悲伤,那时的语言是温情的、带着关怀的。现在呢,大家各忙各的,同在一个城市,如果没有“重要事情”很难见上一面;同住一座楼里的邻居,一年也没说过几句话,有的甚至相互之间根本不认识;亲朋好友聚会往往没说几句话,大家就开始抱着手机低头不语。曾几何时,善于交谈的人们变得“沉默寡言”。

都德的《最后一课》提到,掌握了自己国家的语言就如同掌握了打开希望之门的钥匙,这话一点儿没错。从普及普通话到推广语言艺术,我们国家一直在推动汉语走向全世界,通过语言让世界了解中国,走近中国,体现了国家对语言的重视。

作为一名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我认为学习普通话及有声语言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这种交流是没有障碍的、顺畅的;这种沟通是愉悦的、和谐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要在以下原则和维度上得以体现:尊重、平等、责任、友善、真诚、谦虚、客观、倾听、包容、方法和幽默。

人不分三六九等、高低贵贱,只有性别、职业、责任不同,每个人都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服务他人或被他人服务时,离不开语言交流,恰当地运用语言,会让人们相处愉悦。所以,说话时让听者舒服,让话题延续是关键,这不仅要有高情商,也需要良好的“语商”。(www.daowen.com)

《不做话语的终结者》主要从传媒人及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的角度“倾听”大千世界的声音,以参与者、旁观者的身份感悟“中国话”的深邃与魅力,分享人们日常交谈中好的方法,总结语言交流中容易被人们忽略的小问题,通过话题反映社会热点问题,通过社会焦点折射百姓生活的不同状态,让语言发挥更大的价值。

本书从说话的基本要素展开,逐步延伸到家庭沟通、职场交流、人际交往等各个层面。以讲述小故事的形式与读者进行心灵沟通,引发共鸣,倡导人们营造温馨而有智慧的话语环境,传承中华语言文明,共筑全民温言之城。

本书观点和结论不做道德绑架,只当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因作者水平有限,不能面面俱到,如有不妥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改正。

注:书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

2021年3月19日

武海志于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