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批陶豆1996年出土于浙江安吉的安乐遗址,皆为泥制黑衣陶,上部豆盘为浅盆形,盘口呈直口或敛口,喇叭形高圈足,有高把、矮把两种豆柄,皆为仿竹节柄,纹饰以弦纹和弧边三角形组成镂空为主,具有崧泽文化的典型特征,因此判断它们为五千年前的崧泽文化的遗物[2]。
此批陶豆的竹节柄长短不一(长的有9.5 cm,短的有2 cm),柄上纹饰也不尽相同,但是这些多种多样的竹节造型却生动地表明:如今全国闻名的竹乡——安吉,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竹子的出现,从仿制竹节柄上反映出成熟的竹节造型能力来看,不难推断在当时竹子为古人所重视的程度。因此这批陶豆非常适合在安吉新建的竹子博物馆中展出,烘托当地悠久的竹文化历史。
修复前陶豆:总体上看,这批陶豆制作得并不十分规整,陶盘与底座的口径非正圆形,口沿高低不平,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压入豆柄上的弧边三角形坑大大增强了柄的密度,因而柄都保存得较为完好。这批陶豆在出土时,曾经过初步的拼接。这里着重介绍其中典型的1#陶豆(见图版16.1),它大致可代表这批陶豆的残缺程度与保存状态:1#陶豆由24块碎片拼成,曾使用热熔胶为粘结剂,有错口,移位、脱胶等现象,剩有4块残片并有4处缺失。底座由若干碎片拼成,尚缺2/5的部分需要配补。陶豆的黑色磨光陶衣剥落严重,露出灰色陶胎,陶片的强度差。这些损坏除了与陶豆本身的材质、制作工艺有关外,还因为长期埋于地下,受地层挤压而造成破裂。(www.daowen.com)
这批器物的碎片较多,除豆柄保存完整外,豆盘、底座都有或多或少的缺失,有的陶豆几乎缺失全部的陶盆或底座,很难使用传统的齿科打样膏放样。陶豆不但使用过不合适的粘结剂,而且陶片的岔口不清晰,导致陶片之间留下空隙,很难密合,因而造成1#陶豆拼接的错口、移位现象。以上所述的这些“病症”都必须事先考虑进修复方案中去,选择适当的材料与工艺对症下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