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色之后仿釉是陶瓷修复中有较多待研究问题的工序,也是整个器物的修复重要的步骤。实验中利用环氧粘结剂的眩光,造成一定的釉层感,若眩光不够可再加仿釉层。目前施釉的基体主要为:丙烯酸清漆(俗称光油),其分为190#光油和191#哑光油。在仿釉配方中,关键的材料是仿釉基料,实际上是一种粘结剂,仿釉固化后视觉上接近瓷釉,可以用于罩光。
对于仿釉材料的选择,大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求。
1.便于施工。在施工的时候不需要进行高温焙烧,不会造成器物的危害和污染。
2.涂层固化后,要有较好的釉质感,最起码视觉效果上是这样的。
3.涂层对修复部位来说,要有较好的附着力,不起皮,不脱落。
4.有较好的被着色能力,能保持长期稳定,有较好地抗老化性能,不易变色与变质。
由于釉陶罐釉层不如瓷器那么亮,环氧树脂的眩光基本达到其要求,只是在口沿部分使用了191#哑光油。下面修复的重点落在了仿开片的工序上。
器物本身的开片是由于胎釉的热膨胀系数不同而造成的缺陷,但是到后来为人所掌握,例如著名的哥窑“金丝铁线”就是利用了这点。但是由于这是烧制时产生的,修复时再入窑烧制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好采用其他的方法将其效果表现出来,按照器物原本的纹路不同而使用手绘或是刻划等不同的方法。由于器物的开片小、密且有立体感,用手绘法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故我们尝试了新的方法即为刻划法。
在使用手术刀刻划效果不理想之后,因为受力不同的原因,横的比较深而竖的比较浅。后来以圆规脚作为工具,效果比较令人满意。
开片要待环氧树脂没有完全干透的时候用手术刀划出不规则的细小裂缝,按照附近原有的走势刻,使整体效果看上去似开片,效果较能乱真。画开片可以先划出一条较长的趋势线,然后再划那些稍有平行的线,接着划不规则的细线,将其分成若干小块。
但是由于开片处是米色的,故划完开片后用滑石粉加适当的颜料涂抹于器物,则滑石粉嵌入裂缝中,最后涂稀释后的环氧树脂粘结剂或薄的亚光油,完成了划开片和上釉的工序。刻划开片其实工艺难度不是很高,但是却十分费时,进度很慢,定要耐心才行,若是急切求成的话反而会事倍功半(开片的效果见图版15.5,细部见图版15.6)。经过各修复工序之后,该汉代釉陶罐已经达到了展览修复的水平。(www.daowen.com)
最后,感谢邓廷毅老师和俞蕙老师的指导与帮助。
1.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毛晓沪编著:《古陶瓷修复》,文物出版社,1993年。
3.程庸、蒋道银编:《古瓷艺术鉴赏与修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4.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编:《文物修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5.Lesley Acton & Paul McAuley,Repairing Pottery & Porcelain:A Practical Guide,Second Edition,The Lyons Press,2003.
笔者注
1.本文刊登于广西博物馆编:《广西博物馆文集(第二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8—200页。
2.本文首次刊发时,因故略去了7幅图片,这次发表将相关图片补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