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学习方法一定是符合认知规律的。在认知心理学著作《认知天性》这本书中,作者彼得·布朗透彻解读了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他尖锐地指出:很多人都是“不尽职的学习者”。比如:
长时间背诵课本的某一段落,并不一定能把它记下来。反复阅读可以让你熟悉一段文字,创造出一种已经学会的假象,但这并不代表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实际上,简单的反复阅读和背诵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不会产生持久的记忆。
划重点不等于掌握了重点。许多人喜欢用下划线、荧光笔标记重点,打开课本花花绿绿一片,背诵的时候用眼睛盯着笔记与课本,用眼睛的辛苦代替了脑子的转动。如果划重点仅停留在“划”的层面而没有上升到辅助思考的高度,那么这种方法是没有必要的。
耗费心血的学习才是深层次的,效果也更持久。许多人喜欢“轻松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下获得知识;又或者重复学习自己擅长的部分以获得成就感。轻松学习更容易被人接受,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却不如那些认真、吃力学习的人。不花力气的学习就像在沙子上写字,今天写上,明天字就消失了。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如果感觉学起来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我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轻松办法,但没意识到这些方法往往并不会带来持久的效果。
《认知天性》这书中也为我们提供了高效学习的方法:
考试是最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恐怕没有什么事情比考试更令人糟心。但是,如果我们不把考试看作衡量学习成果的标尺,而是把它看成从记忆中检索学问的一种练习,我们就可以创造另外一种可能:把考试当成一种学习工具。主动检索脑中的信息可以强化记忆,而且检索花费的心思越多,受益就越多。考试有两大显著的好处:一是这能告诉你什么是你知道的,什么是你不知道的,然后你就可以判断以后要把精力放在哪个薄弱的环节上加以改进;二是回想已经学过的东西会让大脑重新巩固记忆,强化新知与已知之间的联系,方便你在今后进行回忆,有效地中止遗忘。(www.daowen.com)
比如高三后期学校安排了大量考试和尖子生对抗赛,他们更应该被当做学习的过程而非目的。许多人过多地在意分数,而不是从考试中得到的收获,只会适得其反。考试中的挫折是必不可少的——犯错误并改正错误,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检索式学习胜过重复式学习。在读课本或是复习课堂笔记的时候,要不时地停下来,合上书本问自己这样一些问题:核心概念是什么?哪些术语或概念是我没接触过的?我会如何定义它们?这些概念和我已知的东西有什么联系?这些提问相当于自我检测,也就起到了“考试”的效果。主动检索脑中的信息比反反复复看书有更好的记忆效果。
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有助于学习。知道的历史故事越多、越详细,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就越深刻。我们所掌握的都只是知识“点”,拓宽到面上,将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高中时,常鹏军老师会在历史自习上播放《大国崛起》《活着》这样的影片,姬秀芳老师也常让我们观看《航拍中国》之类的地理纪录片,这些都帮助我们把“知识点”扩展到“知识面”,让我们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
良好的睡眠是非常重要的。睡眠不仅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而且在巩固记忆的工作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根据唯物论,违背作息规律必受到作息规律的惩罚。
梁漱溟先生曾这样定义学问:学问就是能将眼前的道理、材料系统化、深刻化。对知识要能消化掉、吸收好,要进得去而又出的来,把知识真正弄明白,掌握“活”的有生命的知识。很多人的勤奋都只是在缓解内心的焦虑,而没有考虑如何将知识真正内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