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高三,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倘若打不破这过山车式的状态循环,就永远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如果高考前夜,我只能按照“过山车定律”惴惴不安地推算自己的运势,那会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我绝不能让它发生。怎么办?
稳!一定要让成绩稳定下来。
战略目标很快确定,付诸行动的过程却是注定艰辛的。行为上和心态上的转变,二者缺一不可。
行为上的转变意味着一步步踏踏实实的积累。我开始反思自己各科的薄弱之处,明确哪些是自己可以探索方法去解决的,列出安排,然后坚决执行。
当时,语文是我的薄弱项,总是以一百零几的超稳定分数徘徊在平均线周围,处境十分尴尬。几次模考中古诗文默写出错;论述类文本还会努力在文章里找依据,到了文化常识就纯靠人品了;手里拿着44分的作文更没有勇气去读杂志背后“教你突破作文48分瓶颈期”的网课广告……
针对上述问题,我采取了全面、及时而坚定的措施。第一,启动了古诗文滚动复习默写计划,并坚持到了高考前;第二,淘到一本非常好用的文化常识辅导书,并一页页滚动复习背诵;第三,按照一轮复习资料,将语文阅读主观题所有设问角度与答题模板进行一次非常系统的总结,并不断在实战中为理论补充典型例题;第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学习应试作文结构、思维套路。同时开展素材积累计划,且不是积累单个名言或案例,而是直接积累完美应用素材的经典文章段落。这些细节上的方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达到我能做到的最好。(www.daowen.com)
有计划推进的同时,亦有许多意外收获。经过大量卷纸的洗礼,许多细节处的经验得以被摸索出来。不同类型文本先看文章还是先看题,如何在阅读中勾画、做标记,不同分值的题目答几点最合适,答题卡上答案如何布局最整洁……正是这些微小的经验让我的方法体系更加精致而高效。
就这样,我的语文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
高三下学期,面对老师关于一次语文考砸的质问,我居然有勇气坚定地说:“这次只是意外!”
秉持“刀刃向内”的原则,我也在其他科目上进行了一系列结构性深层次的学习方法改革。一学期下来,改革产出了令我惊喜的成果——连续四次成绩稳定在12和13名!在之前,这是我不敢想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