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深山里的真功夫,千锤万击不可或缺

深山里的真功夫,千锤万击不可或缺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没有千锤万击的真功夫,就难有稳定的真实效。我至今记得有一年寒假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教室里看纪录片,放的是《高考》。凭什么努力的人反而得不到好的结果?事实上,这样的“努力”,只是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的。除了对于错题的反复咀嚼,还建议固定时间做固定科目的题目,并规定时间、正确率,完成后给予自己一定的奖赏,千万要避免一套卷子花费几个小时潦草完成,毫无效率。

深山里的真功夫,千锤万击不可或缺

没有千锤万击的真功夫,就难有稳定的真实效。

我至今记得有一年寒假放假前的最后一天,我们在教室里看纪录片,放的是《高考》。其中有个镜头,就是毛坦厂的学生们疯狂地重复着背书,速度之快,数量之多,甚至声音之洪亮,让看纪录片的人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苦,仿佛真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展现出了高考,乃至中国式教育的“残酷”。

可我并不这样认为。亲身体验,机械重复并不能快速或者是牢固地记下某个单词,甚至时间长了还会难以克制地陷入疲惫和困倦,整个学习过程中只用到了眼和嘴,也就是俗称的“不过脑”。于是会悲惨地发现,为什么我每天早起晚睡辛苦的结果是这样?凭什么努力的人反而得不到好的结果?

事实上,这样的“努力”,只是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的。人的记忆是有很多通道的,俗话说的“眼到口到心到”就有一定体现。运用多个感官通道记忆东西往往更快更牢固,与其“热血澎湃”头悬梁锥刺股地死背,不如慢下来细细琢磨。

对于一整个要记忆的知识块,最好的方法是回忆式背诵,即手中什么也没有,直接回想自己背了什么内容。一方面,这会加大记忆难度,让知识记得更牢固;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其实也背下了知识块的整个结构和所有要素,在回答大题时,就会更全面,不容易漏。

对于零碎的、没有联系的内容,如单词、公式、小结论等,可以抄写在便笺上,利用休息的间隙自我检查,提高效率。高三的冲刺阶段是我使用这个方法最多的时候,毕业后,积攒下的便签纸上都是勾勾画画的英文单词,从上面的一个个红圈圈,仿佛还能感觉到背不下来的焦虑与烦躁。(www.daowen.com)

同样,不必计算自己学习了多长时间,不必和别人暗暗比较睡眠时间长短,甚至不必比较谁刷题比较多,这些都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只有懂得知识点、做对题才是真的。完成任务,就应该去休息,与其和倔强的眼皮作斗争,在神志不清中浪费时间,还不如在短暂休息之后快速投入下一项任务。珍惜白天的时间,体会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满足于又一处短板得到修补,就能够在该休息的时候安心入眠。

很多东西的吸收与感悟,都是自己慢慢总结慢慢摸索出来的。你会发现进度太快的同学不一定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因为如果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刷新题,那么旧题中的精华难以被消化,甚至可能等于白做。我的身边也从不缺乏认真的同学,最敬佩的是那些即使速度慢,但是依然保持自己的节奏,不慌不忙,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的人,他们往往在考试中,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了对于错题的反复咀嚼,还建议固定时间做固定科目的题目,并规定时间、正确率,完成后给予自己一定的奖赏,千万要避免一套卷子花费几个小时潦草完成,毫无效率。对于喜欢囤题的同学,我建议如果自己做不了,最好还是少跟风买题,专注一些好题做即可,贵精不贵多,大量浪费的题反而可能加重内心的焦虑,陷入“怎么办我为什么什么也没写”“为什么我就是写不完”“我是不是做题太慢了”等等无聊的问题。

总之,一切花哨的架势都是虚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我们要自我检验的是学会了多少内容,而不是过程如何艰苦。只有踏踏实实琢磨,仔细补齐自己的短板,在不那么完美的地方精心雕琢,你心心念念的高分自然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