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巧妙运用离间计击败捣乱的友伴群

巧妙运用离间计击败捣乱的友伴群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即使如此,二班的学生也深感不满。周倩、雪云、小敏、张静在班里已经结成“小团伙”,常常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而且,我也确实担心周倩等人以后也会扰乱我的音乐课。李生向东,逢人就问:“哪里有船?”于是,张生很顺利过河到达了京城,而李生到达京城时,已经耽误了考试的日子。

巧妙运用离间计击败捣乱的友伴群

我们希望在班级里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供学生成长;我们祝愿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朋友,幸福快乐。但是,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在现实教学里,总有一部分学生,有的投机取巧,有的奢侈虚荣,有的挑战逆反,有的散漫粗野。这些孩子新到一个班级,总希望能成为名正言顺的“老大”,他们会拉拢鼓动一部分同学,排挤打击妨碍他的同学。甚至在时机成熟后,借用种种办法威胁老师按照自己的愿望走,否则,就搞破坏,让老师无法上课。

对这样的“小团伙”,老师必须想办法拆散他们。但我们要拆散得有智慧些,贸然拆散,只能将事情搞砸。

“二桃杀三士”

(一)

我没有想到,艺术节的报名时间会这么早。本来打算从容选择小合唱的人选,现在一切计划都被打乱了!

为了及时报名,前天,我匆匆在自己所带的两个平行班里选了12名同学。

也许因为我是一班班主任的缘故,也许因为我们班的同学本来就比二班同学的乐感好,总之,我们班唱得好的人很多,二班却只有两个唱得不错。但是,为了避免两班的矛盾,为了避免二班的同学说我偏心,我在每个班各选6名同学。

然而,即使如此,二班的学生也深感不满。

早会时间,我正在自己班为学生读文章——这一段时间我经常找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读给学生听——二班的班长周倩来敲门:“老师,出来一下,问您个事!”

阅读忽然被打断,我有些不快,但还是走出教室,很和蔼地问:“什么事?”

周倩问:“昨天我们班的合唱队员选定了吗?是谁?不会就两个人吧!”

我笑道:“每个班6个!名单在你们班主任桌子上。我记不住都是谁了!”

我回到教室继续读,片刻工夫又被敲门声打断,二班的雪云伸个脑袋喊:“老师,你出来一下!问你个问题!”

我走出教室问:“急事吗?我这里正和学生说事呢!”

雪云:“你在班里说什么事啊!?一会儿再说你班的事,我问的还是合唱队员的事情。”

我更加不快:这样的学生也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从不想别人是否方便。但我依然选择忍耐,和气地说:“等我给学生读完文章,咱们再谈,好吗?”

文章终于读完了,我一走出教室,就被二班的五六个学生截住,一个个气呼呼地质问:“老师,为什么合唱名单里没有扬扬和雪云?”

我答:“因为扬扬的嗓子太哑了,而雪云跑调太厉害。”

“扬扬嗓子哑可以恢复的,还有一个月才比赛!”

我说:“但这一个月我们每天都要练声啊!我怕她的嗓子休息不好更难治愈。”

学生继续咄咄逼人地说:“那雪云呢?为什么雪云没上?为什么唱得好的没选上,唱得不好的倒选上了?”

我暗暗着急——我真是不想和她们生气,毕竟两个班存在竞争,我只怕自己这里一生气,两个班级的矛盾产生。但她们依然一迭声质问“为什么”,我想要解释也插不上话。于是,冷冷地说:“我这样做,自有我的道理!你们这样质问,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然后,转身离去。

身后有学生说:“咱们班干脆不参加合唱比赛算了!”

我知道这是她们的气话,便不理。

如果是以前,我肯定会耐心解释为什么,但现在我不想说,一来她们不给我说话的机会,二来我想让她们知道,如此无理取闹,对解决问题没有一点用处。

是的,我已经明白:我们做教师的不能剥夺学生痛的权利,当她们做错事的时候,我就是要让她们有痛的感觉。

我虽不是二班的班主任,但也很了解她们班的事情。周倩、雪云、小敏、张静在班里已经结成“小团伙”,常常和任课老师发生冲突。她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在我的课堂上捣乱,除了本身喜欢音乐外,主要原因是我一直对她们课堂上的表现,既严格要求,又不正面交锋。但今天,她们做得太过分了,竟三番五次打扰我们班的早会,实在不懂规矩。她们的样子是想找我争吵的,我偏不接招。

上午两节课后,政治老师、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直接找到教务处,说二班的课实在没办法上,周倩等同学常常大闹课堂,让老师一筹莫展。

我不禁又暗吸一口凉气:难道,周倩她们把对我的气,撒在了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的身上?今天前两节是英语和数学课啊!我不希望二班的学生和任课老师闹僵——虽然我不是她们的班主任。而且,我也确实担心周倩等人以后也会扰乱我的音乐课。

于是,我一边找教务处、英语老师等解释二班学生的情绪激动的原因,一边紧张思索着,我该怎样做,才能让这个“小团伙”解散!

(二)

今天有二班的声乐课,我要利用半节课的时间给她们解释我选合唱队员的理由,我要告诉学生如何为人处世,如何快乐一生,如何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平日里怕耽误学生练声,我没有经常和这个班的学生说大道理。

我首先讲了一个故事:(www.daowen.com)

从前,张生和李生要进京赶考,被一条大河阻挡。于是两人分头找船去。

李生向东,逢人就问:“哪里有船?”

答:“此处无船,但村子里有造船人。”

李生找到造船人问:“造船要多少钱?”

答:“三十纹银钱!”

李生没有这么多钱,便到一财主家做家教,一个月后,拿着挣到的三十纹银钱去找造船人,船造好后,过了河,却发现河对面是沼泽地,根本无法到达京城。不得不返回重新找路。

而张生向西,见人便问:“我要到京城去,该怎样找船过河?”

答:“这里没有船,你到京城去,最好不要从这里过河,因为河对面是沼泽地。你不如顺着河向西,再过十多里,河上有桥,你自可过去!”

于是,张生很顺利过河到达了京城,而李生到达京城时,已经耽误了考试的日子。

学生听得很认真,讲完故事我问:“按说,张生和李生一样积极、一样勤奋、一样爱动脑子。但为什么李生耽误了赶考,而张生却很顺利?”

学生很茫然地摇头。

我说:“我们不妨看看李生和张生的问话有什么不同。张生问的是:‘我要到京城,怎样找船过河。’把自己的目的说得很清楚,别人的解答便也很有价值;而李生呢?问的却是如何找船,并不说找船的真正目的,别人的回答也便仅仅局限在找船上。但是,找船并不是目的,他的目的是进京赶考啊。其实,我们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多时候我们也在很积极地追求,但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却像李生一样,很不顺利。”

学生很投入地听着,我稍微停顿一下,继续说:“比如我们这次选合唱队员,咱们班很多同学有疑义,昨天将我堵截在走廊上,一迭声地问‘为什么没有某某?为什么唱得好的没选上。’语气和问话方式,都不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样的问话很容易引起争吵。所以,我拒绝回答。事后,我也的确明白了,这些质问我的同学,是误认为我是一班的班主任,在偏向一班。你们所要知道的,是‘是否我在偏向一班’,就像张生和李生的目的仅仅是要到达京城一样。其实大家不必在别的问题上纠缠,现在我可以回答同学们的问题:这个合唱是我排练的节目,将来要到市里参加竞赛的,如果大家表演得好,也是我的成绩,所以,我不可能故意让唱得不好的同学参加,而把唱得好的同学刷下来。歌唱,本身就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同学们的水平,也实在难分高下。所以,我选合唱队员不可能有十分明确的尺度,但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我没有理由偏向哪一个班级。”

看同学们接受了我的解释,我开始思索着如何惩罚周倩等同学的无礼。我沉思一下,说:“现在,既然大家一致认为扬扬唱得不错,那么,我就尊重大家的意见,让扬扬参加。但这样一来,就必须在原先选中的6名同学中刷掉一个。”我又把话停了一下,昨天对我质问最多、态度最恶劣而又在合唱队里的是周倩和艳艳。艳艳乐感好,我便把眼光投向水平一般的周倩,笑着,很轻松地说:“这样,周倩就必须被刷掉了!”

周倩的脸腾地一下子红了。

不错!这正是我要的结果,谁让她那么无礼地质问老师呢?我早知道这个班的女孩子不好招惹,动辄和任课老师吵架。其实,真正的“小团伙”骨干也就周倩、雪云、小敏、扬扬几个。今天,我要让“小团伙”的领头同学周倩痛到骨头里,我要瓦解她们的势力。她们昨天找我闹事,主要是为了把扬扬拉进来,把小梦或秋花刷掉。我不会让她们得逞。所以,我就将周倩刷下来,而让扬扬进合唱队。

周倩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被刷下来!从我宣布决定开始,就趴到桌子上不起来。

我不理,只管上自己的课。艳艳一看我这样的决定,知道再捣乱自己也可能被刷掉,便很认真地歌唱。雪云和小敏是没心计的人,听我说的话有道理,也很认真地上课。

而扬扬却坐不住了。很显然,她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把周倩刷掉而换上自己。后面的课,她几乎没动口,只是东张西望。我可以不理周倩,但扬扬是要参加比赛的,怎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便一遍遍提醒她,但她是铁了心地不开口。

我理解,她是感觉如果自己真的进了合唱队,便对不起周倩。但理解归理解,我还是要让她知道,有些事——比如不尊敬师长的事是不能做的,结成“团伙”大闹课堂更行不通。在快下课时,我很温和地问扬扬:“你到底愿意不愿意参加合唱队?如果你一直是这样的学习态度,我就不得不考虑换人了。”

扬扬失落地说:“如果你想换就换吧!”

我说:“好!你既然这样说,那我就决定了!咱们班的合唱队员,周倩和扬扬都不参加,雪云加进来。当然,如果雪云也不愿意参加的话,我还可以找别的同学进来。”

我离开了教室。我想让周倩和扬扬明白一个道理:这个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能转。

还没有下楼,雪云就跑了过来:“老师,我愿意参加合唱队,这是我的照片!”

我笑着向她点头。无论怎样,在我的音乐课上,这个“小团伙”被我成功瓦解了。想一想,自己还真的有些“阴险”。

以上文字,是一个成功解答所谓的“偏心”问题和成功瓦解班级“小团伙”的案例。

在矛盾发生的第一天,“小团伙”里的学生因为没有全部选自己的成员而气势汹汹找我质问,情绪激动时很容易引起争吵、激化师生矛盾,因此我采用了“走‘弓背’不走‘弓弦’”的迂回曲折的回避法。第二天,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我才开始接招,却不急于回答她们的质疑,而是通过故事告诉她们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式,让她们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班级的大多数同学都能认可这合情合理的答复,我在这个班级的群众基础便加强了。

接下来是瓦解“小团伙”。

我满足她们的要求,让扬扬参加合唱团,却将“团伙”头领之一周倩刷下来。当扬扬不肯参加时,我便让她们的“团伙”成员之一雪云进来。这样的“小团伙”本来就是自发的,并不是正规组织,只是班级“友伴群”的一种。如此一来,“团伙”成员便各有了自己的想法:周倩认为自己辛苦为扬扬、雪云争,最后却被刷下来,自是不痛快;扬扬本来很想参加合唱团,却为了周倩拒绝了老师的邀请,不料雪云顶替了自己。她们三个心里最是不舒坦,而艳艳眼看周倩被刷掉,怎肯再和我捣乱?如此“小团伙”自然解散,呈现“树倒猢狲散”的景象。

这个案例有“二桃杀三士”的“阴险”,“小团伙”被瓦解了,我的内心却也忐忑,只担心在学生成长中起坏的影响。我再次强调,这是老师在面对“小团伙”捣乱时,迫不得已的做法,就如同一个人在患重病后,不得不用激素一样。病情固然可以用激素稳定下来,副作用却也不容忽视。

所以,在她们毕业后,我又专门找这几个人谈心,告诉她们,老师当时无意拆散她们,只是不希望她们大闹课堂……这样可以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让副作用减少到最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