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黄潜善的人才压抑:经典案例优化

黄潜善的人才压抑:经典案例优化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黄潜善不但竭力为张邦昌开脱,而且唆使人上书指责李纲为政的过失,甚至扣压李纲的奏书不报。他命黄潜善核罪定刑,妥善处理。李纲等主战派被挤出朝廷后,黄潜善益发受到高宗的宠信,不久便升任左相,汪伯彦为右相,黄潜善和汪伯彦二人继续串通一气,又把矛头指向宗泽。黄潜善和汪伯彦为了阻止高宗返回开封,谎称高宗密旨,传令马扩听从朝廷节制,谨防奸人欺君。扬州百姓要出城避难,黄潜善害怕引起恐慌,下令禁止搬家出城。

黄潜善的人才压抑:经典案例优化

建炎三年(1229)正月,金兵在攻陷徐州、济南后,又一路南下,很快又占领楚州(今江苏淮安)、泗州(今江苏泗洪)。消息传到扬州(当时宋高宗行宫在地),高宗仅带着几名侍从仓皇出逃,文武百官,平民百姓也随之南奔逃难。一时间,扬州城里人马拥挤,互相践踏,死伤惨重。朝野上下哀号连天,众人恨透了当权误国的宰相。难民们前呼后拥地来到了江边等船渡江。此时恰好司农卿(负责农业事务之官)黄锷也赶到了江边。众人听说他姓黄,便把他误认为是当朝宰相黄潜善,遂一拥而上,揪住黄愕,齐声骂道:“你这样该死的家伙,误国误民,你也有今日!”不待黄锷开口分辩,早有士兵一刀砍下他的头颅,可怜黄锷到死也没明白自己为何身首异处。

黄锷倒霉就倒霉在与右相黄潜善同姓一个黄字。黄潜善(?—1130)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北宋靖康元年(1126),康王赵构升大元帅时,他为副元帅,长期伴随赵构左右,深受赵构信任。后赵构登基,是为高宗,建立南来,命他为中书侍郎(副相)。

建炎元年(1127),高宗任命李纲为右相,主持政务。李纲大胆改革弊政,首先要求清除朝廷内变节降敌、屈膝辱国的张邦昌。黄潜善不但竭力为张邦昌开脱,而且唆使人上书指责李纲为政的过失,甚至扣压李纲的奏书不报。久而久之,高宗对李纲越来越疏远,渐渐失去信任。

当金人进攻河中(今山西永济)时,黄潜善等屡次建议高宗巡幸扬州,避敌锋芒,遭到李纲的坚决反对。黄潜善乘机向高宗再进谗言。为相仅七十五天的李纲被罢职,出为观文殿大学士。随着李纲的去职,他所提出的一系列中兴政策全部被废止。高宗到扬州后,黄潜善又恶意地告诉高宗,李纲虽已罢相,人却尚在朝廷,金人恨之入骨,当然不肯罢兵。高宗为求偏安,竟将李纲贬至鄂州(今湖北武昌)。

李纲被罢免的消息传出,曾联合太学生上书请诛六贼的陈东义愤填膺,接连上书高宗,提出国家欲建中兴之业,不可不依赖李纲等贤臣,而黄潜善、汪伯彦之流误国误民,是万万不可任用的,希望高宗能亲贤臣而远小人。陈东的这些话,对高宗已是老生常谈。陈东还请高宗亲征,迎还徽、钦二帝车驾回京,这恰恰触到高宗的痛处。高宗即位以后,虽表示要一雪国耻家仇,但实际上他最为惧怕的就是父兄回朝后,他的皇位难保。所以高宗对陈东的上书极为反感。

这时抚州布衣欧阳澈远道步行前来向高宗进言,指责朝廷用人不当,言词十分激烈,再次令高宗恼羞成怒。黄潜善看出问题所在,故意火上浇油,他向高宗上奏道:“以前陈东等人曾纠集数万民众在宫门前示威请愿,弄得朝廷内外沸沸扬扬,此次如不及早严加惩处,他们又会故态复萌,制造混乱。”黄潜善的话勾起了高宗的回忆,当年陈东带领着数百名太学生上书请愿的情形,使高宗不寒而栗。他命黄潜善核罪定刑,妥善处理。(www.daowen.com)

黄潜善领命后出宫,尚书右丞许翰问黄潜善准备如何处置陈东等人。黄潜善道:“按法当斩!”许翰坚决反对、他说:“国家要想中兴,就不应阻塞言路,此事应由朝廷大臣商议后再作决定。”黄潜善假意应允,暗地里却吩咐开封府尹孟庾悄悄地将陈东与欧阳澈处斩。

李纲等主战派被挤出朝廷后,黄潜善益发受到高宗的宠信,不久便升任左相,汪伯彦为右相,黄潜善和汪伯彦二人继续串通一气,又把矛头指向宗泽。宗泽在开封整顿秩序、构筑防御设施,并且将两河地区的抗金力量汇集在开封周围,使金兵不敢向开封进犯。宗泽为此多次请求高宗马上返回开封,领导抗金斗争。高宗先是不予理会,继而听说徽宗的第十八子信王赵榛逃出金营,与和州防御使马扩率领的一支抗金武装汇合,准备渡河南下到开封时,高宗担心信王的举动会威胁到自己,开始有返回开封的念头。黄潜善和汪伯彦为了阻止高宗返回开封,谎称高宗密旨,传令马扩听从朝廷节制,谨防奸人欺君。结果信王手下的这支抗金力量被金兵全部消灭。宗泽眼见自己的部署几成泡影,忧愤成疾,临终时还连呼三声“过河”,念念不忘抗金大业。

建炎二年(1128),金人发兵进攻南宋,各路警报传到扬州,被黄潜善隐匿不报。扬州百姓要出城避难,黄潜善害怕引起恐慌,下令禁止搬家出城。黄潜善欺上瞒下,把高宗蒙在鼓里。高宗还以为其时天下太平、四海安宁,对黄潜善和汪伯彦大加赞赏,沾沾自喜地说:“有黄卿作左相,汪卿作右相,何愁国家不强?”黄潜善和汪伯彦得到高宗这般宠信,喜不胜收,终日饮酒作乐、谈经论道,沉溺在苟且偷安的一时快乐中,把国家大事抛在一旁。大将王彦从前线返回时,指责黄潜善和汪伯彦不思调兵遣将是待敌自毙,这二人竟回答说:“守御抗敌是你等将士之事,何以只指责宰臣?”前方将士翘首盼望圣上率师北上,而二公不去辅导圣上,以慰众望,如此恐怕不光中原沦入敌手,就是江南也未必能保住不丢。”黄、汪无言以对,但心中嫉恨无比。随后以王彦病狂为由,阻止高宗召见,王彦被迫称疾辞官。

当金军距离扬州只有几十里时,高宗才由内侍那里得知金兵逼近的消息,而此时黄潜善等正在寺院里听和尚讲经。扬州城里根本无人负责守御,以致金人逼近的消息传出,造成扬州城内一片混乱。人们痛恨宰相误国,咬牙切齿。高宗仓皇逃到杭州后,御史们纷纷弹劾黄潜善和汪伯彦,这二人居然恬不知耻,联名上疏说:“值此国家危难之际,宰相不敢自求退职。”高宗这才看清了他们的奸伪,下决心将宜贬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