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四年(1007年),皇后郭氏随宋真宗巡幸西京,拜谒皇陵。途中受凉得病,回宫不久就死了。宫中之位空缺。
当时可以竞争皇后的有三人:刘德妃最为得宠,但出身微贱;杨淑妃出身将门(天武副指挥使杨知信的侄女),侍奉真宗也在刘氏之前,可又不及刘氏得宠;另外还有个沈才人,虽入宫最晚,然而祖父是宰相沈伦,父亲为光禄少卿沈继宗,门第最高,所以也当另眼相看。
“母以子贵”,在几人势均力敌时,谁能产一麟儿,往往能出人头地,捷足先登。这三人自然要求仙拜佛,乞得贵子。可偏偏是春风不度、珠胎难结。
后来,毕竟是曾经闯荡江湖的刘德妃,见多识广,独具匠心,想出一条以李代桃的计策,就得以嗣袭中宫,母仪天下,甚至还临朝称制,权同君王。
刘德妃本是个孤儿,由表兄龚美抚养。龚美是个银匠,在京城开封谋生。不知什么缘故,他结识了襄王赵恒的内侍,得以出入王府。当时刘氏才15岁,有时随同表兄入府。
刘氏生得小巧玲珑、眉清目秀,而且善于摇鼗(音táo桃)。这鼗看似平常小鼓,可经她一摇,音韵悠扬,妙趣横生,内侍们得闲时,最爱去听她摇上一段。没出几天,引起哄动,王府之中,人人都知道了刘氏的特技。最后,连襄王赵恒都被惊动了。
当时赵恒还没有成为太子,年少好奇,一听人说,就带了几个侍从,特地到龚美住处,定要一睹这位美人的绝技。
刚一见面,赵恒就吃了一惊,暗自称赏她的芳容,再听她的鼗声,果然声调铿锵,别具节奏,令人陶醉。刘氏也因襄王屈高就下,受宠若惊,又见他与自己年貌相当,姿表不凡,不禁动起情来。当下两人就心猿意马,眉来眼去。
赵恒一回王府,就令侍从把刘氏召进宫来,当个侍女。当问到籍贯时,刘氏回答:“祖上是太原人,后来迁徙益州(在今四川),祖父刘延庆曾在晋、汉间做过右骁卫大将军;父亲刘通在宋朝做过虎捷都指挥使,在一次征伐太原的战役中,死在行军途中。不久,母亲也死了。
“当时小女还在襁褓之中,因家世廉洁,没有留下钱财,不得不由舅舅抚养。后来,舅舅、舅母相继去世,只剩表兄龚美,做些下贱活计,勉强糊口,四处漂泊,所以来到这里。”说完,已是泪噙两眼。
襄王听着已觉凄凄切切,见她一双玉珠欲滴的秀眼,更感楚楚可怜,马上搂进怀里,结成一对鸳鸯。
然而,好事多磨古已有之。襄王的乳母秦国夫人是个古板的人,见襄王与侍女甜甜蜜蜜,两小无猜,觉得不成体统,于是跑去告诉太宗。
太宗很生气,令人把儿子叫来,当面训斥一顿,要他把刘氏赶出王府。襄王哪里舍得,但父命难违,只好把刘氏暂时藏到王宫指挥使张耆家中。
十多年过去了,襄王赵恒成了皇帝,是为宋真宗,他当即将刘氏召进宫来,封为美人。俩人是破镜重圆,更感到情投意合。(www.daowen.com)
刘美人生性乖巧,对郭皇后侍奉得殷勤周到,与同列杨氏等也能相处得和睦融洽,因此在宫中备受称赞,不久进为修仪,后来又晋升德妃。连当银匠的表兄龚美也“因妹得福”改姓刘,做起官来。
郭皇后死时,没有留下子嗣,刘、杨、沈三人也无缘得子,刘德妃就想出以李代桃的计策来。
刘德妃宫中有个侍儿李氏,为人老实,又不爱多说话。一天,刘德妃私下对她说:“我想为你提供机会,让你为皇上生个儿子。但儿子生下后,对外人只能说是我生的,永远不要泄露秘密。”李侍儿表示同意,并保证自己一旦得子,绝不泄密。
于是,刘德妃授意李侍儿天天来给真宗叠被铺床,抱衾送枕。一天,真宗果然心血来潮,竟令李侍儿侍寝。事也凑巧,只此一遭,李侍儿就怀上龙种,十月一满,产下一男。
李侍儿果真信守诺言,外人只知这位皇子赵祯是刘德妃所生。真宗本宠爱德妃,况且李侍儿地位卑贱,改为德妃所生,更觉体面,也乐意“以李代桃”。
刘德妃既得皇子,地位自然高出杨、沈二人。一天,真宗召集群臣,宣布要册立德妃为皇后。
翰林学士李迪首先发言,他认为刘德妃:“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宋史·李迪传》)。
真宗把脸一沉,说:“德妃父亲刘通曾任都指挥使,怎么能说是起于寒微?”
接着,参知政事(副宰相)赵安仁又出来反对,奏道:“陛下欲立继后,不如立沈才人。沈才人出自相门,足孚众望”。
真宗又反驳:“后不可以僭先,而且刘德妃才德兼全。不愧后仪。朕意己决,卿等不必多言!”
众臣见李、赵二人已碰了一鼻子灰,没人再敢多说。大中祥符五年中历十二月丁亥(1013年2月7民),真宗颁布诏书,立刘德妃为皇后。
天禧二年(1018年),皇子被立为太子。乾兴元年(1022年),宋真宗病死,太子赵祯即位,是为仁宗。刘皇后被尊为皇太后,坐在仁宗右侧垂帘听政,所有军国大事都由刘太后裁夺。
宋仁宗长大成人以后,始终认为刘太后是自己的生母,直到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死后,才知道自己的生母原来是一年前病故的李宸妃(李侍儿生子后先进才人,后升婉仪,临死前不久又得封宸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