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在美国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时,罗斯福与胡佛拉开了竞选总统的序幕。罗斯福在竞选中避实就虚,施尽计谋,终于实现了入主白宫之梦。
由于胡佛是现任总统,从实力上来讲,罗斯福较对手略为逊色。
怎样才能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呢!罗斯福认为应该利用经济大萧条这一有利时机,着力攻击胡佛的经济政策,以此来扭转自己的不利局面。
突破口找到后,罗斯福便开始在各地游说。他宣称:政府目前实施的经济政策是鼓励投机,造成生产过剩并且最终导致经济大崩溃的政策。而现在总统胡佛却一意孤行,拒绝承认和纠正国内的弊病,迟迟不发放赈济,根本不想实行改革。
这种方法果然奏效。人们开始重新考虑经济萧条的原因,并且对现行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怀疑。罗斯福与胡佛之间的力量对比产生了微妙的换位。胡佛被激怒了,他发动了强有力的反击,将火力集中于抨击罗斯福的激进主义和集体主义上。为了对付胡佛的反击,罗斯福降低了调门。他极大地修改了自己关于减少关税的力场,以至于与对手的立场变得相差无几了。(www.daowen.com)
在整个竞选过程中,罗斯福没有提出什么纲领,只是聚集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有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其余则含糊其辞,甚至毫无意义。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努力争取竞选获胜,而不是展示一套连贯的政治哲学。一个记者曾经说过:“关于他的议论,你连一个题目也无法加以非议;你几乎没有争论的余地。”总的来说,罗斯福的作风非常稳健。即使在竞选白热化阶段,他也从未流露出激烈的感情或摆出好斗的姿态。他常常引导选民剖析胡佛的政策,其逻辑之严密,态度之斯文,使人觉得他是在进行学术讲演,而非竞选演说。
具有工程师头脑的胡佛却只习惯于有条不紊的思维,对自己对手那种在周围舞剑,忽而在左,忽而在右,有时进攻,有时又突然退却的手腕简直无法应付,抓不到机会与之搏斗。胡佛的优势彻底失去了。
1932年11月,竞选揭晓,罗斯福以绝对优势获胜,成为白宫的新主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