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曹操带司马懿征讨张鲁,很快击败了对方,占据汉中并收降了张鲁。这时,司马懿建议曹操,乘刘备势力刚打入益州,立足未稳而又与孙权远争荆州诸郡,后方空虚之机,一鼓作气攻占益州。司马懿对曹操分析说:“刘备以诈力迫降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派兵远征江陵,公切勿失此良机啊。今若耀威汉中,益州一定震动,再进兵攻打,益州定会土崩瓦解,乘此之势,一举消灭刘备势力就很容易了。”然而,身经百战、老成持重的曹操没有接受此建议。赤壁之战的失败,对曹操来说是个惨痛的教训,打那时起,他行事总是万分谨慎。这次,曹操估计到汉中是刘备死守的门户;益州为刘备的根本,定会舍命据守,进军益州困难太大,不能贸然从事。不过曹操也深知,司马懿的大胆建议与设想仍是有道理的,凭着自己当时的实力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执行这个方案不是没有取胜的可能。只是曹操不愿冒此风险而已。但从这个方案的提出,曹操更看清了司马懿的过人胆略,他更器重司马懿了。
两年之后,曹操做了魏王。第二年,立曹丕为太子,曹操立即迁升有胆有识、刚断英武的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现在,司马懿更加成熟,每参与重大谋划,总有奇谋妙策,深得曹丕的信任和倚重,将他与陈群、吴质、朱铄共号为太子“四友”,成了曹操死后曹丕智囊团中的主要人物。其后,司马懿还向曹操提出实行“军屯”的重要建议。早在建安元年,富有政治远见的曹操就接受了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开始大兴屯田,不过,当时只限于民屯。后来又实行军屯。但是作为一种制度而正式确定下来,则是经司马懿的提议,曹操采纳后的事。屯田积谷,在三国时期稳定社会、克敌制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司马懿在这个问题上与曹操的共识,充分显示了他也和曹操一样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曹仁、于禁于樊城。当时,霖雨不止,洪水暴涨,汉水泛滥淹没了于禁所督军士;关羽趁势率领战船,顺水杀来。曹军进退无路,纷纷死于关羽船中射来的飞蝗般箭雨之下,步骑3万尽为关羽所虏。于禁不得已投降汉军,将军庞德被关羽所斩。一时关羽之军威震华夏,曹操也惊恐得打算迁都了。这时,司马懿却十分沉着,毫不惊慌,并谏阻曹操迁都。他冷静地分析这次失败的真正原因,说:“于禁等是被水所淹,并非力战而败;国家的军事实力并未受到很大损失。若因此而匆忙迁都,既向敌人示弱,又助长了关羽的凶焰,还会引起淮沔一带百姓的骚动与不安。”并提出用计巧破关羽之军的建议。他说:“刘备、孙权表面亲密,内心疏远,关羽得意,孙权肯定不高兴。我们何不致书孙权,要他从后面袭击关羽。这样,关羽回救尚且来不及,樊城之围自然得解了。”曹操听此建议,不禁转忧为喜。恰好孙权自己找上门来,要求从后路进攻关羽,想讨好曹操,正与司马懿的谋划相吻合。结果,借吴解樊围,借刀杀关羽之计获得圆满成功。
曹操对于司马懿充分表现出的政治家兼军事家的特有才识极为赞赏。善于用人的曹操要让司马懿为曹魏的大业尽其才智,对他的奇谋异策从善如流。但另一方面,曹操又对司马懿狡猾的为人极其不放心。他那犀利的目光已看透了司马懿是一个外表宽厚而内心猜忌、多权变的雄豪之士,具有政治野心,并不甘心于久居人下。这种人是很难驾驭的。曹操一方面利用司马懿的才智,一方面对他严加防范。
曹操曾听人说,司马懿有“狼顾相”。据说,狼性多疑,惧怕袭击,走路时常回头看,人若反顾如狼的动作,就称狼顾。命相学认为,凡有此相之人,其命贵不可言。曹操想验证核实一下。有一天,曹操不动声色地召司马懿正面向他走来,突然出其不意地命他向后看,只见司马懿迅速转脸向后看,其头转了几乎180度,而身子居然纹丝不动,恰似豺狼回顾之状。果然有“狼顾相”!曹操对此十分厌恶,觉得这种人有狼子野心,便加深了对他的猜疑和提防。
机警的司马懿敏感地觉察到曹操对他的猜疑,马上使出他的韬晦之计为对策。他表现出对权势地位极其淡漠的样子,整日埋头于吏职,以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甚至于刍牧之间也全部亲临过问。他把全部精力都花到琐碎杂事和眼前利益中去,完全像个胸无大志、目光短浅之人。如此许久,曹操才稍微有所安心,暂时放松对他的怀疑和警惕。司马懿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韬晦之策,再次缓解了他与其主的紧张关系。(www.daowen.com)
在司马懿和曹操相处的日子里,无时不在智斗中度过,谁胜谁负,很难裁定。
尽管司马懿的警觉和疑忌发展到如狼之顾的奇特程度,而且任何时候都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但到了晚年的曹操最不放心的仍然是这位有狼顾相的心怀豪志之人。他一直都在思考如何处置司马懿。可是,司马懿特善玩弄以假象蒙蔽、麻痹、欺骗对方的手腕,使得曹操一时找不到下手的借口。在雄主曹操临终前的日子里,心情一直不能平静,他曾慨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可太子曹丕是无法与孙权相比的。将来,儿子能驾驭住所有的大臣吗?尤其是那些才智出类拔萃,而内心狡诈多变者。他十分担心曹魏半壁河山的命运。一天晚上,他刚朦胧睡去,就看见3匹高头大马共食一槽,一会儿,食空槽倾。醒来后,一种不祥之感袭上心来。他细思,槽与曹同音,这不正预示司马氏将侵蚀曹氏政权吗!此刻,曹操浑身冷汗,他顾不及窗外还是黑黝黝一片,立即召来尚在酣睡的太子曹丕。当睡眼惺忪的曹丕赶到病榻前时,曹操抓住儿子的手,忧心忡忡地告诫他说:“司马懿终将会不甘心位居臣下的。你执政后,他肯定会干预朝政,你必须高度警惕啊!”但是,曹丕与司马懿的私交非常好,哪里听得进去父亲的警告!相反,还竭力为司马懿辩护。结果,曹操未能及时除掉司马懿,便病死洛阳了。
曹操死后,司马懿的地位显赫而巩固起来。他在韬晦之术的掩护下,逐渐侵蚀着曹氏政权。到了他的孙子司马炎时,“竟迁魏鼎”,建立了晋朝。
司马懿韬晦避害,终于实现了雄豪大志。但也证明了雄主曹操不愧谓“实能知人”。若天假以雄主寿命,使曹操与司马懿同时活着,鹿死谁手,其结果还很难料定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