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为何推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为何推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可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国家发展大计。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指导方针就是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所以,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高考改革,更是促进个体成长、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何推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一)国家发展需要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创新。2015年3月25日,李克强组织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通过10年的努力,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如何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发展的关键就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多次强调,“要把创新摆在第一位,是因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反观我国现状,近年来我国发明专利数逐年攀升,但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毕囡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称,数量上的优势,并不意味着质量上也占优势,我国目前在核心技术领域上还存在短板,与国外差距明显,芯片技术等都包括在其中。2018年的中兴事件再一次让国人警醒,国家的发展需要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提高创新质量,增强创新人才的培养,但如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回看中国近些年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的成绩,2000—2009年:共获得8次团体第一,2次团体第二;2010—2018年:共获得4次团体第一,3次团体第二,2次团体第三,可以称得上成绩斐然,其他学科中也是硕果累累!然而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却仅有屠呦呦一位。问题似乎出现在了大学的人才培养上,但是根据高考网提供的数据,我国大学生有75%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非常不满意或勉强接受,每年大学退学人数高达18万,而毕业之后3年内频繁换工作,从事与学习专业不相关的人数高达65%。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专业投入是创新的基石。问题看似是出现在大学,实则是出现在高中的教育中。在我国的教育背景下,生涯规划教育匮乏,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只注重学校排名,不注重专业,对专业的了解程度非常低,盲目地选择专业,进而造成了进入大学对专业的不喜欢。

创新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近年来,国家提出的高考改革以及“双一流”工程,将专业发展推上了主舞台。2017年国家发布“双一流”高校名单,突出以一流学科建设带动一流学校建设,“一流”学科建设成为亮点,同年12月,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成,突出学科排名,引领大学发展,高考志愿填报从大学为先向专业为主的转变。

但是如何实现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正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由此可见,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是国家发展大计。

(二)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考是学校教育的指挥棒。为适应国家发展需要,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其指导方针就是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有力保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落实到具体行动中,2014年浙江、上海率先开始新高考改革,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新高考改革在全国各省市逐步推开。(www.daowen.com)

“六选三”“一科多考”“综合评价”这些新高考的关键词成为学校改革的依据,“走班教学”“分层级课程”对学校硬件和教学管理提出了新要求,然而新高考真正的考验在于学校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变革。新的高考改革方案核心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增加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

然而学生选择权的增加,学生该选什么,怎样更好地选择迫在眉睫

(三)个体成长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于工作,个体不再只是追求一份稳定的收入,而是更多地追求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感,但怎样才能更幸福?这个答案似乎很多人并不清楚,有的人频繁地换工作,试图找到那个满意的工作,但是当面试官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工作时”却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的人心有所属,但面试时却发现自己的能力与求职的工作要求相去甚远,所以每年毕业季一方面新闻报道大学生求职难,而另一方面却又是很多岗位、职业人才短缺。在个体选择权逐步增加的教育模式下,对于每个个体,学会自我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生涯规划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应对高考改革,更是促进个体成长、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