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不受欢迎的人:批评别人的危害

不受欢迎的人:批评别人的危害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那个人通常是个阴沉、言而无信,又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人。生活中对陌生人的印象会反映在人性中的先入为主的偏见。任何一个愚蠢的人,都会批评人,斥责人,抱怨人。其次,批评的话应该就事论事。如果猛然一句“你这人太差劲了”,对方一定莫名其妙,无所适从;后者的说法不那么抽象,相对来说容易被对方接受。即使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也必有所不知。最后一点是批评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

不受欢迎的人:批评别人的危害

一、不要总是批评

在日常生活里,常会发生此种情形——你觉得和某个人说话很无聊。那个人通常是个阴沉、言而无信,又喜欢说别人坏话的人。此种芥蒂只会使彼此处得更不融洽。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没有内涵的人,不管你是否将此事说出,都会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狭窄起来。

例如,你和某陌生人闲聊,提起他人并不怎么样,对方虽未必会反驳你,但实际上他心里却别有反应。首先他会想:你为什么老喜欢让自己看起来那么了不起?老是以说别人坏话,来提高自己的形象。第二,他会觉得你缺乏体贴他人的心胸。任何人皆有优、缺点,与其揭人之短,何不提出对方的优点,给予适当的肯定呢?第三,他会对你产生不信任,谁知自己在什么时候也被他批评一番呢?

二、出现批评不恰当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有个大思想家庄子,也曾经被人欺骗过:有一天他经过一个集市,看见有人钓了一条大鲤鱼准备杀,由于他动了恻隐之心就买下了那条鲤鱼,另外还给那个人钱,叫那个人不要杀鱼帮他养着。那个人收了钱之后,等庄子一走就立刻做了“红烧鲤鱼”吃了。隔了半个月过后,庄子回去看那条鲤鱼,那个人就急忙间找了另一条鲤鱼来冒充,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条鲤鱼大了很多。因为庄子有了先入为主的想法,他认定这条鱼就是以前的那条。所以他觉得自己是做了好事,鲤鱼越长越大是应该的,而他的功德也应该越来越大,所以他就继续给那个人钱,叫那个人继续替他养那条鱼。

为什么一个大思想家也会被一个贩夫走卒骗呢?

道理很简单,这纯粹是因为偏见的问题。当一个人全心全意地想一件事的时候,他的潜意识就会有一种倾向;如果一个人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就会影响他客观的想法,从而产生错误的评判。

生活中对陌生人的印象会反映在人性中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好的先入为主的偏见给人机会,让人进步,而往往坏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却严重地打击人的积极性。让人可能永远无机会改变这种状况,从而沉沦下去。我们应该尽量减少对陌生人的这些武断的观念,从而营造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我年轻的时候,就很想让人家知道我,我曾写过一封信,给美国文坛上一位极负声誉的作家,他叫台维斯。那时我准备给一家杂志社,写些有关文坛作家的文章,所以我请台维斯告诉我,有关他写作的方法。

数星期后,我接到一封信,信上附注着这一句:“信系口述,未经重读。”这两句话引起我的注意,相信写这信的人,一定是位事务繁忙的大人物,而我却一点也不忙。可是我急于引起这位大作家台维斯的注意,我在写了一封简短的回信后,后面也加上这样几句:“信系口述,未经重读。”

台维斯不屑再给我回信,只是把我那封信退了回来,可是下面潦草地写着几个字:“你态度之不恭无以复加。”

是的,我做错了,或许我应该得到这样的斥责。可是,人性使然,这使我深深地痛恨,对他怀着极度的愤恨。甚至十年后,我知道台维斯去世的消息时,我心里还深深恨着他。而我却羞于承认,就是他给了我伤痕。(www.daowen.com)

如果你明天要激起一股愤恨,使人痛恨你十年,一直到死,我们可以放任一些对人具有刺激性的批评。当我们要应付一个人的时候,应该记住,我们不是应付理论的动物,而是在应付感情的动物。而且批评是一种危险的导火线——一种能使自尊的火药库爆炸的导火线,这种爆炸,有时会置人于死地。

苛刻的批评,曾使敏锐的哈代——英国文坛上最好的小说家之一——永远放弃了执笔写小说的勇气。

任何一个愚蠢的人,都会批评人,斥责人,抱怨人。同时,也是绝大部分愚蠢的人才会这样做的。但若要宽恕和了解,那就须在人格、克己上下功夫了。卡莱尔曾经这样说过:“要显示一个伟大人物的伟大之处,那就要看他如何对待一个卑微的人。”正如强森博士所说的:“上帝在末日之前,还不打算审判人!”你我又为什么要批评人呢?

三、要么不批评,要么请学会批评的方法

首先,不能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评判别人。倾听他人说话,不要打断他的发言,并让他把话说完,你对他会有意想不到的新认识。要知道,我们从任何人的谈话中都会有收获的。其次,在和同事沟通当中,也常会发现别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社会上有许多人是无法以你的尺度去衡量事务的。

其次,批评的话应该就事论事。俗话说:话不要说得太绝。所谓“太绝”,就是太抽象,太绝对。抽象也有程度之分,比如“你这人太差劲了”,比起“你这个人老是不守约,真是太差劲了”,显然前者抽象一些。如果猛然一句“你这人太差劲了”,对方一定莫名其妙,无所适从;后者的说法不那么抽象,相对来说容易被对方接受。因此,向别人提意见时,应尽量具体点,对方才容易接受。话越抽象,越容易使对方糊涂。他会一直想着你话中的含意,甚至不知如何作答。反之如果想故意引起他人生气,抽象点容易奏效。

再次,如果听了对方说话之后,真的发现其中有一点与自己原则相背离,也不能立刻就提出异议甚至批评。在这种场合,我们一定要记得预先说明哪一点,或者哪几方面,自己是完全同意了;然后指出自己与对方意见不同的,只限于某一点。这样,对方很容易地就接受了你的批评或修正,因为他知道双方对于主要的部分意见是完全一致的。可能你所不同意的地方却是对方意见的主要方面,但是你最好仍能预先表示对方意见中你所同意的各点,即使它是最不重要的一点。这样,谈话就可以很融洽地进行下去了。

还有一点是在浩渺无边的谈话题材中,也有一些小小的礁石,要留心避免它。对于你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这是一种不老实的自欺欺人的行为,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没有人要求你做一个百科全书。即使一个最有学问的人,也必有所不知。所以,坦白地承认你对于某些事情的无知,这绝不是一种耻辱。相反的,别人会认为你的谈话有值得考虑的价值,因为你没有虚伪,没有吹牛。别对陌生人夸耀你的个人生活,例如你个人的成就,你的富有,或是你的儿子怎么怎么了不起。不要在一般的公共场合把朋友的缺点和失败当作谈话的资料,不要老是重复同样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诉苦和发牢骚并不是一种良好的争取同情的手段。做人的基本态度,也应该是这样的。

最后一点是批评别人,要具有极大的同情。这样的你不仅不会犯吹毛求疵的毛病,而对对方所犯的错误也必能加以谅解。你要时常想着,你是设法和他站在一边的,不是和他对立的。说话要温婉和蔼,不可用刺激的或使人听了不舒服的字眼。说话时先要表示同情对方所犯的错误,使对方减少恐慌,同时也减少羞愤之心,然后再用温和的方法把错误指出来,指正的话越少越好,能用一两句就使对方明白了。这时就可转到别的地方,不可啰唆不绝,使对方陷于窘境,致生反感。对方不妥当之处,固须加以指正,但妥当部分亦须加以显著的赞扬,这样就易于使对方心悦诚服。改变对方的主张时,最好能设法使自己的意思暗暗转移给他,使他觉得是他自己修正的,而不是由于你的批评。对于那些无可挽救的过失,站在朋友的立场,你应当给予恳切的正确的指正,而不是严厉的责问,使他知过而改。纠正对方时,最好用请教式的语气,像命令的口吻效果则不好。要注意保存或激励对方的自尊心。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无论领导、同事、朋友还是家人,你所接触到的每一个人都与你有着不一样的思想、个性和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和生命节奏,求大同、存小异,寻求“和而不同”的乐趣,为自己、家人、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