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菲律普二世的高压政策及其优化方案

菲律普二世的高压政策及其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菲律普二世肖像继查理五世后统治庞大的哈布斯堡帝国的是菲律普二世,他是查理五世及其妻葡萄牙的伊丽莎白所生的儿子,出生于西班牙中北部地区的巴利亚多利德。菲律普二世从小就接受了虔敬的天主教宗教教育以及良好的宫廷文化的教育,在礼仪、音乐以及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菲律普二世常常被他的敌人描绘为冷酷、偏激、阴郁和具有野心且行事果决之人。菲律普二世亲自监督建造工程。

菲律普二世的高压政策及其优化方案

菲律普二世肖像

查理五世后统治庞大的哈布斯堡帝国的是菲律普二世,他是查理五世及其妻葡萄牙的伊丽莎白所生的儿子,出生于西班牙中北部地区的巴利亚多利德(Valladolid)。西班牙王室指定他的导师以及监护人是胡安·马丁内斯·斯里索(Juan Martínez Silíceo, 1486—1557)枢机主教,这位德高望重的高级神职人员也是一名学者,早年在巴黎大学就读,后来曾经在萨拉曼卡大学教授神学以及伦理哲学,而且精通数学,他还是菲律普二世的私人忏悔神师。菲律普二世从小就接受了虔敬的天主教宗教教育以及良好的宫廷文化的教育,在礼仪、音乐以及艺术方面都有很高的修养。长大以后,他曾经大力赞助意大利著名的艺术家提香的绘画创作,还支持当时的一些音乐家为教会创作圣乐以及为宫廷举行的音乐典礼谱曲。

菲律普二世常常被他的敌人描绘为冷酷、偏激、阴郁和具有野心且行事果决之人。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勤勉刻苦,处理国务亲力亲为,批改公文,视治理国家为神圣的义务;更为特别的是,他在宗教信仰方面表现出来的虔诚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父王,他对于天主教会的热爱到了异常固执的地步。他定期前往修道院避静与退省,对神职人员表现出极大的热忱,极力提高当时已经非常强大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地位和功能,对异端和异教徒表现出毫无余地的不宽容。比如,在1561年3月,他带领第三任妻子瓦洛的伊丽莎白(Elizabeth of Valois, 1559—1568)参加了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在马德里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火刑宣判仪式,在这次宣判中有24人被处决,然后他观看了盛大的宗教游行。他以强烈的使命感自视为天主教会的捍卫者,极力要挽救当时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威胁以及风起云涌的新教改革两面围攻下摇摇欲坠的罗马教会。在他晚年的1588年,他还策划“无敌舰队远征英国,企图一举消灭伊丽莎白一世统治下的英国的信奉新教的政权,重新建立罗马教会在英格兰的统治地位。与父王不同的是,菲律普二世在处理政治外交问题的时候,经常会掺入自己的宗教感情,常常被他所信奉的天主教信仰以及宗教伦理所左右。他的政治以及外交顾问中不乏天主教会的神学家与教士。

埃斯高里亚尔宫历史建筑

菲律普二世在有生之年集全国的财政力量,包括从美洲运回西班牙本国的大量黄金,修建了集皇宫、修道院、教堂图书馆和王家陵墓于一体的著名的埃斯高里亚尔宫(San Lorenzo de El Escorial)。它位于马德里西北45公里处,于1563年4月28日奠基,最后落成于1584年9月13日。这个巨大的四方形要塞一般的历史建筑群的中央庭院中坐落着有高大圆顶的教堂,体现了菲律普二世要效仿所罗门王在耶路撒冷圣山上建立膜拜上帝圣殿的宗教思想。它的修道院中居住着圣热罗尼姆修会的僧侣。它一共有9座钟楼、2600 余个窗户、86道阶梯以及许多条走廊。菲律普二世亲自监督建造工程。他本人所居住的卧室和工作室非常简朴,但是从其中的一个门洞就可以进入恢弘壮丽的大教堂的祭坛一侧,这位自命为“新时代的所罗门王”就可以看见并参加在那里举行的辉煌的弥撒礼仪。这座巨大的建筑物奉献给圣劳伦佐(San Lorenzo, 258),这位圣徒是罗马主教(教宗)西克斯图斯二世(Sixtus II, 257—258年在任)期间罗马教区的七名执事之一,在罗马皇帝瓦勒里安(Valerian, 253—260年在位)统治时期殉道。根据米兰的主教安布罗斯(St. Ambrose, 340—397)等人的记载,当时罗马的市政官要圣劳伦佐交出教会的财产,但是他拒不服从,将财产分给了穷人。恼羞成怒的市政官下令将他放置在铁制的炉架上烤死了。自中世纪以来,劳伦佐是罗马教会重要的圣徒之一。1557年8月10日,西班牙军队在佛兰德斯的圣昆廷战役(the Battle of St. Quentin)中击败了法国的军队,当天正是圣劳伦佐的主保节日,于是菲律普二世将此次战役的胜利归功于圣劳伦佐的庇佑,这也是他决定将埃斯高里亚尔宫奉献给圣劳伦佐的理由。菲律普二世聘请了当时西班牙最负盛名的建筑师胡安·包蒂斯塔·德·托雷多(Juan Bautista de Toledo, 1515—1567)主持了建筑工程,其巨大的建筑群的平面呈现出圣徒劳伦佐殉道时躺着的铁架的网格状。由于建筑工程费时甚久,托雷多没有活着见到它的完工。他的徒弟、另一位西班牙著名建筑师以及数学家胡安·德·埃雷拉(Juan de Herrera, 1530—1597)继续负责工程直至最后落成。菲律普二世是极为崇尚圣物崇拜的,他对于收集圣徒的遗骨以及遗物怀有极大的热忱,据说埃斯高里亚尔保存了7000多件圣物,包括《圣经》里记载的耶稣为门徒倒酒的6个水罐、耶稣荆冠上的9根刺以及“一万一千童真圣女”中的24名圣女的头颅骨等等。这座巨大的建筑工程对于西班牙后来的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耗尽了西班牙从美洲运回国内的黄金和白银。1602年,西班牙人若泽·德·西古扎(Fray José de Siguenza)估计整个建筑费用为5701955达克特。

菲律普二世虽然被人认为具有极其强烈的雄心或是野心,他却自认为自己没有真正发动过战争,他确信自己就代表着天主,“天主与朕”是完全一致的。他的个性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带有偏执狂的倾向,但是他并非不懂权谋。他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以及宗教信仰,与欧洲其他国家的王室成员多次联姻。他结过四次婚,第一次是与他的表妹葡萄牙公主玛丽亚(Princess Maria of Portugal, 1534—1545),并生下儿子堂·卡洛斯(Don Carlos, 1545—1568);在玛丽亚去世以后,为了使英格兰不干预西班牙在尼德兰地区势力的发展,他迎娶了都铎的玛丽公主(Princess Maria of England, m.1554—1568);在第二位妻子去世以后,他又为了拉拢法国,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 of France, 1547—1559年在位)和美第奇的凯瑟琳(Catherine of Médicis)所生的女儿瓦洛的伊丽莎白(Elisabeth of Valois, m.1559—d.1586)结婚;在伊丽莎白去世以后,他为了维持哈布斯堡王室在中欧的地位和影响,又与奥地利公主安娜(Anna of Austria, m.1570—d.1580)结婚。(www.daowen.com)

菲律普二世自幼接受的是西班牙宫廷的教育,对于天主教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他不擅长尼德兰地区经常使用的法语,更不通晓荷兰语。由此,他不像出生在根特的父王那样熟悉和了解尼德兰当地的情况,当然对于尼德兰地方的绅士以及人民也没有很深的感情。而且,他的行事作风也不像父王那样有亲和力。相应地,尼德兰的贵族以及一般人民也都认为他高傲自大、保守固执以及不易沟通。相比于查理五世,人们对他的印象都比较负面。总之,由于菲律普二世对于尼德兰地区以及人民的认识并不深刻,也就经常忽略该地区贵族以及人民的需要以及他们要求沟通以及协商的意愿,也有意无意地忽视该地区人民要求经济自主、贸易自由以及宗教信仰上实行宽容政策的诉求。

菲律普二世对于尼德兰地区的政策,主要有两个重要基点。第一,他要继续扩大对于该地区的经济上的控制与压榨,让尼德兰承担西班牙帝国金库的角色。他在即位以后就发现,他那热爱战争与冒险的父王留下了一些严重的问题需要处理,最重要的就是财政上的缺口。当时西班牙帝国每年的税收为100万荷兰盾,但是政府的债务高达700万荷兰盾,利息的支出也极为沉重。菲律普二世必须筹钱,而富裕的尼德兰是他首选的对象。1556年3月,他第一次向联省议会提出筹钱的要求,开出的要钱数目是闻所未闻的300万荷兰盾,包括向全体尼德兰人民征收1%的不动产税以及2%的动产税。尼德兰人民极为不满,他们将自己与同样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意大利的一些地区人民所交纳的税相比较,发现自己缴纳的实在太多了。布拉班特省的贵族和人民带头反对,事情就这样拖着。直到1558年,联省议会才作出了妥协,提案同意向人民征税,在未来的九年里为国王筹款300万荷兰盾。但是联省议会设有附加条件,那就是由联省议会与各省协商决定何时分配税金。菲律普二世对于这个附加条件非常愤怒,但是考虑到这份巨额税收可以帮助他缓解帝国政府财政的矛盾,只得暂且忍耐。从那时起,国王对尼德兰再没有好感,同时他也失去了尼德兰人民的民心。由此,国王和联省议会似乎再也没有对话的基础了。第二,出于强烈的天主教信仰,菲律普二世绝对不能容忍新教思想在尼德兰地区任意泛滥。他已经注意到新教的各种流派的思想不仅在尼德兰人民中广泛地普及开来,而且德意志、尼德兰、瑞士以及丹麦等地的亲王贵族甚至主教当中的许多人都已经受到蛊惑,由此放弃了天主教的正统立场,他们中有人容忍新教的传播。加上当时英格兰的亨利八世已经开始在当地改革教会,冲击英格兰的天主教会。这股汹涌而来的浪潮,在菲律普二世看来就是洪水猛兽,他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天主教国家的国王,应当作中流砥柱,力挽狂澜,以最强硬的手段予以遏制。

正是在此情形之下,菲律普二世针对尼德兰做出了两个重要的决定:第一,他下令由3000名士兵长期固定驻守尼德兰地区。这支部队本来是准备与法国作战时进入尼德兰的,属于防御战略的一部分。现在国王要求这支部队驻扎在当地以防出现不测的情况。第二,他取得了罗马教宗庇护五世(Pius V, 1556—1572年在位)的同意,在新教思想已经蔓延开来的尼德兰新设立了11个天主教会的主教区,并且准备将臭名昭著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引入尼德兰。他希望通过这些举动能够整顿尼德兰地方教会,去除新教思想的影响。在他看来,许多尼德兰地方上的修道院院长甚至主教们都可能感染了“异端”思想,他要委任罗马教廷或者是他本人信任的高级神职人员担任这些地区的宗教领袖。

1559年4月3日,菲律普二世在为解决西班牙与法国之间为争夺意大利的战争中产生的利益问题,与法国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 1547—1559年在位)签署了《卡多-康布雷斯条约》(Treaty of Cateau-Cambresis),西班牙与法国的战事告一段落。这一年7月,菲律普二世出席在根特的尼德兰诸省的代表会议,宣布他将离开低地国家,将宫廷迁移到西班牙,并让士兵驻守尼德兰诸省,执行对当地的“保护”。尼德兰诸省的代表,在休会的时候拟定了一份应答书,他们告知国王,除非西班牙国王撤回军队,否则他们将暂停缴纳9年的税款。菲律普此时异常愤怒,但是他也面临严重的困难。因为就在最近,西班牙的海军在远征的黎波里的战役中受到土耳其舰队的袭击,有数十艘战舰沉没,1万名士兵投降,经费严重短缺。所以,对于他所看来的尼德兰人的要挟只得妥协。不久以后,西班牙的士兵就离开了尼德兰。菲律普这一年离开尼德兰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从那时起,菲律普二世对于尼德兰只心存恶感。他不断重用西班牙人出任尼德兰的总督或者顾问,一切事务都要听从马德里的指挥。在查理五世时期作为尼德兰首府的布鲁塞尔,此时已经不再是中心了。菲律普二世在离开尼德兰回国时,先是安排自己的异母妹妹“帕尔玛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Parma, 1522—1586)担任总督,她是菲律普二世的父亲查理五世与尼德兰的佛兰德斯一名地毯商人的女儿私通以后生下的女儿。查理五世勇于承担,承认她是自己的后代,让她在宫中长大成人。18岁的时候,她嫁给另一名血统也不纯正的王室成员帕尔玛公爵,这位公爵是罗马教宗保禄三世(Paul III, 1534—1549年在位)的私生子的儿子,也就是教宗的孙子。玛格丽特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她的才干和能力显然不足以应对当时尼德兰风雨欲来的那种错综复杂的局面。菲律普二世让她监国,实际上只是名义的,具体事务仍然由他自己决定。不久以后,菲律普二世又任命格兰维尔枢机主教(Antoine Perrenot de Granvelle, 1517—1586)来到尼德兰,要求联省议会让这位枢机主教监国。格兰维尔为勃艮第著名的高级教士以及政治家,也是当时著名的艺术品收藏家。他出生于当时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帝国城市奥尔南,该城市周围地区也是帝国的领地弗朗什孔泰(Frenche-Comté),他的父亲是查理五世时代帝国议会的议长,位高权重,是查理五世在日耳曼的亲信,对于尼德兰地区也拥有影响。格兰维尔早年在帕杜瓦大学学习法律,后来又到鲁汶大学学习神学。1540年在晋升神父以后立即被罗马教宗任命为阿拉斯的主教,当时他才23岁。他一直是帝国议会的列席代表,也作为查理五世的代表出席过特兰托大公会议的开幕式。他随同查理五世参加了许多政治活动以及与撒克逊的战争,也帮助菲律普二世处理政治以及外交事务。菲律普二世将他派遣到尼德兰就是要让他成为该地区诸多教区的总管。在此之前,尼德兰的宗教事务是由阿夫利赫姆修道院(Affligem Abbey)的院长统辖的。该修道院位于布鲁塞尔西北19公里的地方,最初创建于1062年,由本笃会管理,是布拉班特公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修道院。菲律普二世的这个决定,自然引起了尼德兰地区高级教士的不满。在尼德兰当地的许多倾向新教的神职人员以及贵族看来,菲律普二世在北方设立的新的教区以及格兰维尔的任命不仅具有宗教压迫的含义,也是政治压迫的一种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