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基督教的传播与弗里斯兰殉道者

基督教的传播与弗里斯兰殉道者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圣威利布洛德,被称为“弗里斯兰人”的使徒早在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基督教的信仰已经传播到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的中间。—675)是墨洛温王朝时期佛兰德斯基督教会的创立者,被称为“佛兰德斯的使徒”。在基督教传播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殉教的事件,上文提及的圣博尼法斯就是在弗里斯兰遇害的,是该地区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

圣威利布洛德,被称为“弗里斯兰人”的使徒

早在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基督教的信仰已经传播到莱茵河流域的日耳曼人的中间。当时,尼德兰地区的一些接受了罗马文化的居民已经成为基督徒。尼德兰地区的传教事业,大致上是由爱尔兰的修道士们以及居住在尼德兰南方的已经接受基督教教义的高卢人开创的。圣阿曼杜斯(St. Amandus, ?—675)是墨洛温王朝时期佛兰德斯基督教会的创立者,被称为“佛兰德斯的使徒”。他出生于今天法国境内的南特附近,以后又去了图尔,最后去了布尔日传教,他在当地主教圣奥斯特里吉西卢斯(St. Austregisilus)的指导下过着苦修的生活。628年,他被祝圣为一个没有主教区的主教,开始非常活跃地在佛兰德斯以及科林西亚等地展开布道活动。633年,他在尼德兰南部的根特建立了圣彼得以及圣鲍勃(St. Bavon)两座修道院,后者是以修道院的赞助者的圣名来命名的。不久以后,他又在今比利时南部埃诺省的斯海尔德河畔的图尔奈附近的埃尔农(Elnon)建立了一座规模更大的修道院,在最后的岁月里他成为该修道院的院长。从那时起,人们称他为圣阿曼杜斯。据说,从649年至652年,他是马斯特里赫特地方的主教。

中世纪埃希特纳赫修道院的细密画

圣威利布洛德(St. Willibrord, 658—739)是尼德兰地区基督教会历史上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物,被称为“弗里斯兰的使徒”(Apostle of Frisia)。他是英格兰北方的诺森布里亚(Northumbria)地方的人,早年在英格兰北约克郡的古城里彭(Ripon)修道院接受僧侣宗教教育,这个修道院最早是由诺森布里亚的国王阿尔德弗里德(Aldfrid)在650年的时候建立的,采用罗马教会而非克尔特的宗教礼仪。当时威利布洛德的灵修导师是圣维尔弗里德(St. Wilfrid, 634—709),后者曾经担任约克的主教,早年因为不满于克尔特的宗教礼仪,要学习罗马教会的礼仪,他曾经去过罗马访问学习。678年,圣威里布洛德去了爱尔兰的拉施梅尔斯格修道院(Irish Abby of Rathmelsigi)继续修行,在那里待了12年以后晋升成为神父。在690年,他率领12名同伴,前往弗里斯兰的西部开辟传教事业。693年,很可能受到老师的影响,他第一次访问罗马,教宗表示支持他在弗里斯兰的传教事业;695年,他第二次访问罗马,当时的教宗塞尔吉乌斯一世(Sergius I, 687—701年在位)祝圣他为弗里斯兰的总主教,当他回到弗里斯兰的时候,在丕平二世(Pepin II or Pepin of Herstal,约687—714年在位)的支持之下,在乌特勒支建立了主教座堂,从那时起,乌特勒支已经成为尼德兰非常重要的基督教传播中心。在丕平二世去世以后的714年,信奉异教的弗里斯兰国王拉德博德(Radbod)开始焚毁教堂,驱逐和杀害教士,圣威利布洛德不得不暂时离开了乌特勒支城,但是他继续在其他地方展开传教工作。719年,在拉德博德去世以后,他又回到了弗里斯兰旅行布道。

698年,圣威利布洛德又在尼德兰地区南部的位于今天卢森堡东部的埃希特纳赫(Echternach)建立了一所很大的修道院,成为当地的一个重要的传教中心。这座修道院位于流经比利时、德国以及卢森堡的风景优美的绍尔河(Sauer River)的岸边,最初这里有一座古代的罗马人别墅,圣威利布洛德在其地基上建立了一座很大的修道院,交由本笃会的修道士建立和管理。700年,这座修道院正式启用,成为远近闻名的宗教中心。714年,后来加洛林王朝的创立者查理·马特让他的儿子矮子丕平在这座修道院里的教堂接受洗礼。矮子丕平在登基以后赋予这座著名的修道院以司法豁免权。这座修道院的创建者圣威利布洛德最后在埃希特纳赫修道院去世并埋葬在当地,他后来被罗马教会册封为圣徒,其遗骨成为被人们不断地朝圣和膜拜的对象。

在圣威利布洛德逝世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乌特勒支地区先是处于弗里斯兰人,后是处于维京人的入侵以及骚扰之中。圣博尼法斯被称为“日耳曼人的使徒”,他的原名叫作威弗里斯(Wynfrith),出生于英格兰德文郡,716年,他第一次进入弗里斯兰进行传教活动,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两年以后,他去了罗马,立即服从教宗的权威。719年,他第二次访问日耳曼地区的巴伐利亚和图林根,在两地的传教活动取得很大的成功,使得许多当地人皈依基督教。722年,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二世(Gregory II, 715—731年在任)将他召回罗马,全力支持他的传教事业。根据教会传说,他在罗马教会殉道者圣博尼法斯的宗教节日当天改名为博尼法斯。不久以后,他再度回到日耳曼,其传教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在741年查理·马特死后他担负起改革全体法兰克教会的重任,他召开了一系列的宗教会议解决当时教会内部的问题。747年,他成为美因茨的大主教。但是,两年以后,他就辞去了这个职务,回到了以前曾经来过的尼德兰地区的弗里斯兰,想再度开辟传教区,不久就在当地遇害殉道。根据后人所写的关于他的圣徒传记记载,他出任过乌特勒支的主教。他忠诚于教宗的权威。他在日耳曼以及尼德兰的传教活动也扩大了教宗的影响。此后,圣博尼法斯的学生格里高利(Gregory of Utrecht, 705—770)也担任过当地的主教,他出身于特里尔的贵族家庭,早年在法尔兹接受宗教教育,后来被博尼法斯接纳为学生并随同老师第三次访问罗马。750年成为乌特勒支的圣马丁修道院的院长,后来长期管理教区的事务,习惯上也被称为主教。在他的努力之下,圣马丁修道院兴办了学校,成为当时尼德兰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www.daowen.com)

教会早期的传教事业并不十分顺利,教义、宗教的礼仪和基督教的伦理思想都需要漫长的时间逐渐使人了解。传教事业的拓展是随着法兰克王国疆域的扩大并行的。随着王国的日益扩大,传教士的活动也遍及帝国的境内。在基督教传播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些殉教的事件,上文提及的圣博尼法斯就是在弗里斯兰遇害的,是该地区早期的基督教殉道者。当时,信奉异教的弗里斯兰人经常袭击教堂。9至10世纪的时候,诺曼人大举入侵这片土地,教会时常受到侵扰,但是依然顽强地存在下去。

在公元800年查理曼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以后,幅员辽阔的帝国境内文化事业一度复兴昌盛,在历史上被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罗马教会担负其文化与教育事业的重责大任。尼德兰各地的修道院里的修道士,与帝国其他地方的一样,在羊皮纸上抄写教会的经典,并且在其文稿上绘制图画。上文提及的由圣威利布洛德创立的埃希特纳赫修道院成为当时尼德兰地区的著名的文化中心。在那里工作的修道士们深受圣威利布洛德所创立的传统的影响,特别强调对于经书的研究以及书写,修道士们不仅用不列颠拉丁字体以及安色尔字体(即4至8世纪希腊以及拉丁手稿中常用的字体)进行书写,而且在经卷的主页以及每一页的边框上绘制精美的《圣经》故事细密画。他们完成了四部重要的经卷的抄写。经过他们孜孜不倦的工作,该修道院成为帝国境内一个重要的经卷书写的中心。他们抄写的经卷非常之多,得到法兰克国王矮子丕平以及查理曼的褒奖以及赞助。由于查理曼大帝及其宫廷对于当时日耳曼人的抄写经书的字体并不满意,他特别派遣“加洛林文艺复兴”的主要人物阿尔昆(Alcuin of York, 735—804)前往埃希特纳赫修道院考察,阿尔昆将该修道院教士的书写经验带回亚琛的宫廷,对于后来著名的“加洛林小写体”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查理曼大帝去世以后帝国的分裂和混战中,埃希特纳赫修道院一度衰落,本笃会的修道士被教区的教士所取代。到奥托大帝(Otto I or Otto the Great, 962—973年在位)时代,又恢复了生机。奥托大帝特别从特里尔的修道院派遣了40名本笃会的修道士接管了这所修道院。

1024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将尼德兰东部地区的德伦特赠送给乌特勒支的大主教阿达尔博德(Adalbod I, 867/869—898),由于维京人的入侵,乌特勒支的大主教有时也会驻扎在德伦特。从那时起直到1528年,乌特勒支成为采邑主教区(Prince-bishopric),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在尼德兰境内的封邑之一,不过管理此封邑的不是贵族而是主教而已。该教区的大主教享有帝国亲王的尊贵的地位以及诸多特权,当神圣罗马帝国的议会开会的时候,大主教必定被召去开会。由于乌特勒支主教区的主教地位显赫,他们在与荷兰伯爵的权力斗争中屡屡获胜,由此,主教区实际上的宗教管辖权覆盖北部尼德兰的大部分地区。该主教区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包括今天的上埃瑟尔、德伦特以及格罗宁根的一部分,下部分则为乌特勒支。由于主教的职位并非世袭,所以王室以及贵族都希望安排由自己信赖的人来担任主教,这样可以便利行事。他们努力地使自己的亲信出任乌特勒支的大主教,于是,包括乌特勒支主教区在内的尼德兰各地的主教区都成为贵族、王室以及地方豪门争权夺利、扩张势力的地方。反过来,主教们也希望从各种势力的角逐中获得利益。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还经常赐予主教们一些司法上的特权。如同欧洲其他地方一样,在中世纪的尼德兰,王室、世俗领主以及主教们维持良好的关系成为当时社会政治以及宗教生活中的首善之事。

在中世纪著名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教廷持续不断的“主教续任权之争”中,作为一种妥协,1122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五世与罗马教宗卡利斯图斯二世(Calixtus II, 1119—1124年在位)签订了历史上著名的《沃尔姆斯宗教协定》。根据此协定,皇帝允许主教以及修道院的院长按照教会法从教士中选举产生,并由教廷任命,赐予象征宗教权力的权戒与牧杖;罗马教宗则承诺主教以及修道院院长的选举,必须在皇帝或者其代表莅临监督之下进行,由此象征皇帝在领地的世俗权力,主教在世俗权力方面也接受王室的监督。在此情形之下,乌特勒支主教座堂的参事会有权选举主教,再报送教廷任命;同时,该城市中另外4座教堂的参事会也有权参与选举的过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乌特勒支主教区的支配力有所减弱,该教区无法再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主教职位的候选人由此也成为地方贵族如荷兰伯爵以及海尔德兰公爵觊觎的对象,处于复杂的政教权力矛盾纠葛之中。但是无论如何,直到宗教改革爆发以前,乌特勒支主教区一直是尼德兰地区最重要和最强大的罗马教会管辖之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