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耳曼人原来居住在多瑙河以北和莱茵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当公元58年恺撒征服高卢的时候,已经有几支日耳曼部落渡过莱茵河的下游侵入高卢人居住的区域。高卢人既被罗马人征服,莱茵河下游西岸的日耳曼人也臣服于罗马,其所占之狭长地带被罗马人划分成为“上日耳曼尼亚”与“下日耳曼尼亚”两部,都属于罗马人的高卢省。这两郡之地又称为“罗马的日耳曼尼亚”。至于莱茵河东岸未归属罗马的日耳曼尼亚则被称为“大日耳曼尼亚”(Germania Magna),在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中被特别称为“未被划分的日耳曼尼亚”。
日耳曼民族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向西逐渐迁徙,到公元3至4世纪的时候达到迁徙的高峰。莱茵河流域是罗马人与日耳曼“蛮族”的分界河。莱茵河在当时区分了欧洲这两大民族的文化以及语言。由于历史上的尼德兰地区正好位于这两个文化的分界地区,这正可以解释现今尼德兰地区的语言上的复杂与差异。南部瓦隆地区属于罗马语系,而佛兰德斯地区与邻近的尼德兰北方,则属于日耳曼语系。
西移的日耳曼人,不断地越过莱茵河进攻罗马人沿河建立的堡垒与防线。由此,罗马的疆域与边界,也逐渐地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诸日耳曼部落中,法兰克人主要居住在尼德兰的南部地区,撒克逊人与一些弗里斯兰人则居住在北部。历史学家认为,在尼德兰地区凡是以“thun”为字尾的地名,都属于撒克逊人曾经活动的地区。撒克逊人大多定居于尼德兰的北部,弗里斯兰人则居住在沿海地区的土岗上。德伦特地区的居民很早就已经从事贸易活动,他们变卖自己的家畜和毛皮,与其他西欧和北欧的民族交换货物。
日耳曼部落之间,经常发生大大小小的战争,一些较小的部落,往往被一些较大的和较强悍的部落吞并,从而形成更大的部落。其中,法兰克人中的一支名叫萨利安人(Salians)的部落逐渐击败并驯化了其他法兰克部落。随着法兰克人的南移,巴黎逐渐成为他们的权力中心。406年冬天,日耳曼人冒着严寒越过冰雪封冻的莱茵河,入侵高卢-比利时地区(Gallia Belgica),大肆劫掠;居住在较北地区的法兰克人,也沿着须德海沿岸前进,于430年占据了图尔内(Tournai)和康布雷(Cambrai)等地。
476年,西罗马帝国终于因为“蛮族”的不断入侵以及西部的基督教会的日益强大而走向灭亡。法兰克人的势力,在莱茵河、马斯河与卢瓦尔河流域之间逐渐扩张,并进据塞纳河流域。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家族在克洛维(Clovis I, 466—511, 481—509年在位)的统率之下于486年统一了高卢以及尼德兰地区的低地国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的墨洛温王朝。496年,克洛维在战胜了另一支日耳曼部落阿勒曼尼亚人以后,宣布放弃法兰克人的传统信仰,改信基督教。这一年的圣诞节,他在兰斯率领3000名将士正式接受基督教的洗礼,也正是这个原因,兰斯后来在法国的政治史以及宗教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克洛维的王国在诸多蛮族王国中引人瞩目,关键的原因之一就是该王国的缔造者在所有的蛮族入侵者中率先带领他的继承人皈依正统的罗马教会,而当时其他各部族在皈依基督教的时候都选择了异端的阿里乌派——这就使得克洛维及其继承人的统治对于其所统治下的罗马-高卢人民具有毋庸置疑的合法性。他赢得了罗马教会以及全体信仰正统教义的基督徒的全力支持,从而使得他在与其他蛮族部落以及蛮族王国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511年,克洛维下令召开奥尔良宗教会议,会议将教会的法规提高到与国家法律具有等同的权威性,用基督教堂取代了法兰克传统神庙的神圣地位,并且制定了教堂避难法。不久以后,基督教就成为全体法兰克人必须信奉的国教。
墨洛温王朝统治下的地域,生活着不同的民族,由不同的日耳曼部落以及罗马高卢-比利时人融合而成。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习惯法,平时的日常事务以及罪犯的处罚,都是依据有久远以来形成的习惯法而行。与罗马的文明相比较,日耳曼人社会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文化水平当然也比较低下。不过,由于法兰克人逐渐皈依了基督教,他们与已经基督教化的罗马文明有了相互融合的前提,两种文化也就能够融合并存。当时的社会,大致上分为贵族、自由民以及奴隶三个阶层。墨洛温王朝的贵族阶级,包含了日耳曼的贵族以及罗马人的贵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逐渐与自由人通婚。奴隶则被视为个人的财产以及商品。在宗教信仰方面,日耳曼人原先有自己的自然宗教,即将自然的事物人格化——如云雨雷电之神、农作物之神、爱情之神。日耳曼人在膜拜神祇的时候,往往在自然界中建造的简单的石头神庙中进行。4世纪的时候,已经有部分日耳曼人在罗马教会派出的传教士的影响之下皈依了基督教,但是日耳曼人大规模的集体皈依,则发生在墨洛温王朝的统治建立以后。(www.daowen.com)
克洛维去世以后,按照法兰克部族的萨利安法律,由他的四个儿子分别继承其领土。最初的时候,由于王国持续不断的扩张,尚未出现分裂的危机。他的儿子们甚至将领土向南推进到邻近地中海的地区。之后不久,王国的扩张以及分裂同时进行。在克洛维的子孙当中,克洛达里乌斯一世(Chlotarius I, 511—558年在位)和达戈贝尔特一世(Dogebert I, 629—639年在位)分别建立了两个小国即位于卢瓦河流域的纽斯特里亚(Neustria)和位于莱茵河以及马斯河之间的奥斯特拉西亚(Austrasia),这两个小国的领土都包含了部分的尼德兰地区。达戈贝尔特一世后来征服了弗里斯兰的大部分地区,并在位于今天荷兰乌特勒支省西南部的多里斯塔特(Dorestad)的附近建立了一个重要的贸易据点,它就是位于今天荷兰中部的迪尔斯泰德附近的韦克(Wijk bij Duurstede)。该城市的名称就是“临近多里斯塔特的地方”的意思。这座城市在6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它位于一座罗马人建立的古代要塞之上,由于这里既可以通海,又位于莱茵河的支流下莱茵河(Nederriji)的最北的河口上,众多的商人沿着不同的路线来到这里。到7世纪的时候,这里形成了中世纪早期欧洲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的商业定居点,是西北欧的贸易中心,呈现出商业以及航运的繁荣迹象。从这里出发的船只,也可以通往尼德兰的南部、今天法国的北部以及尼德兰的北部地区,从北方的口岸出海以后,可以通往英格兰、地中海、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以及远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区,还可以远至拜占庭帝国以及穆斯林哈利法统治下的中近东地区。最近的考古发现,这座城镇分为港口、贸易区以及农业区三个部分,还有基督教教堂以及墓地,可以想见在当时必定相当繁荣。由于这个贸易中心的存在,北海与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往来变得频繁了,这条海上的商路是日后尼德兰商人经常行走的传统的线路。当时,许多域外的商品如锡器、毛皮、鲸油、葡萄酒以及琥珀等都在这里出售,从美因茨运来的葡萄酒是大宗的商品,当地考古发现有许多莱茵河谷的装葡萄酒的木桶。840年以后,这里因为维京人的入侵和劫掠而衰落下去了。
在墨洛温王朝的后期,在奥斯特拉西亚的宫相家族中,具有胆识以及财力的矮子丕平(Pepin the Short,Pepin III, 714—768)于751年废黜了国王,并自行称王。从此法兰克王国进入加洛林王朝统治时期。丕平是著名的查理·马特(Charles Martel, 688—741)的儿子,早年接受位于巴黎附近的圣丹尼斯修道院的僧侣的宗教教育,具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并了解基督教在普通民众中的影响。为了赢得信奉基督教的人民对于此次政权易手合法性的认同,他的篡位之举得到了罗马教宗扎迦利亚斯(Pope Zacharias, 741—752年在位)的认可,后者还派遣享有“日耳曼使徒”声誉的当时任美因茨大主教的圣博尼法斯(St. Boniface, 675—754)大主教为他举行涂抹膏油的祝圣礼仪。754年,新即位不久的罗马教宗史蒂芬二世(Stephen II, 752—757年在位)亲自来到巴黎的著名的圣丹尼斯修道院为丕平举行了第二次涂抹膏油的加冕典礼。此种涂膏油的仪式取自《旧约》,教宗就如同古代犹太人中的为弥赛亚(王)加冕的祭司,以天主的名义赋予丕平登基的合法性,从而用天主拣选国王的新的形式取代了以往日耳曼各部族由各部落首领选举国王的旧传统。作为回报,756年,矮子丕平则进军意大利北方,为教宗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教廷的伦巴第人的威胁。丕平还将意大利中部的拉文纳地区以赠献的形式交给罗马教宗,是为“丕平赠土”,这就是后来自中世纪至1870年长期存在的“教宗国”的开端。
768年,丕平逝世,他的儿子查理(Charles,约742—814, Charles the Great, Charlemagne)继承了阿基坦和尼德兰地区的领土。查理的兄弟卡洛曼(Carloman)则获得今天法国的东部地区。在卡洛曼去世以后,查理兼并了他的领土,并向所有的方向扩张其领土。774年时,他率领军队先是为教宗哈德良一世(Hadrian I, 772—795年在位)彻底征服了伦巴第地区,教宗则赐予他罗马贵族的称号。从772年至785年,查理通过一系列艰苦的战争征服了撒克逊人,778年征服巴伐利亚,791年至796年征服阿尔瓦王国以及潘诺尼亚地区。他的军队还越过比利牛斯山脉与摩尔人的军队打仗。查理还征服了弗里斯兰人,将整个尼德兰地区纳入他的帝国的版图,由此,他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800年圣诞节,罗马教宗利奥三世(Leo III, 795—816年在位)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祭坛前为查理曼举行了加冕典礼,将一顶以前是罗马皇帝的冠冕放置在查理的头顶之上,并称他为“罗马人的皇帝”(Imperator Romanorum, Emperor of Romans),此举表明罗马教廷意欲与远在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王室分庭抗礼的意愿。查理大帝将他的宫廷迁移到位于奥斯特里西亚的亚琛(Aachen),“亚琛”在德语中意谓“水”或者“泉水”的意思,因为这里自罗马时代以来就以拥有众多的含丰富的矿物质的温泉疗养地而闻名遐迩。这是一座在今天德国西部边境上的城市,它在地理位置上靠近今天的比利时与荷兰,也就是历史上的尼德兰地区。由于它在莱茵兰和法国北部地区之间拥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丕平曾经在这里建立过一座要塞。查理曼大帝将宫廷移到这里以后,修建了著名的王宫和教堂,它们是加洛林文艺复兴建筑的代表作品。幅员辽阔的查理曼帝国,从比利牛斯山脉到多瑙河流域,从弗里斯兰到意大利的中部,全部囊括在其版图之内,亚琛位于帝国乃至欧洲的中心,马斯河流域也就成为核心的区域。
814年,查理曼逝世了。他的后裔为争夺王位而爆发了旷日持久的“加洛林内战”。为了解决接踵而来的领土继承问题,交战各方在843年签订了《凡尔顿条约》(Treaty of Verdun),将整个帝国分为三个部分。这个大帝国的分裂不仅对于欧洲的政治产生明显的影响,对于尼德兰地区也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分裂出来的三个部分中,相当于今天德国的东法兰克王国(Eastern Francia)由日耳曼的路易(Luis of German, 805—876)继承,隶属于今法国的西法兰克王国(Western Francia)则由秃头查理(Charles the Bald, 823—877)统治,而位于东西法兰克王国中间的中法兰克王国(Middle Francia)则由洛泰尔一世(Lothair I, 817—855年在位)继承,这些地区介于莱茵河到马斯河、罗纳河谷、须德海沿岸以及意大利的北方一带,包括低地地区即尼德兰、阿尔萨斯、洛林、勃艮第、普罗旺斯、意大利王国(意大利北方)以及两座帝国城市即亚琛和罗马。在名分上,洛泰尔一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名义。在今天荷兰境内的马斯河东岸的马斯特里赫特以及比利时的列日地区,还可以看到洛泰尔时期的一些历史建筑的遗迹。
在《凡尔顿条约》建立之下的东、西法兰克王国,后来都逐步走向强大。而夹在它们中间的由洛泰尔一世继承的包含尼德兰地区的中间地带,在后来一直成为东、西法兰克王国互相争夺的对象。历史上的尼德兰地区始终处于被左右邻居的强大势力所威胁的境地。875年,秃头查理夺得控制帝国的权力。880年,洛泰尔王国的北部,逐渐遭到东法兰克人的入侵,终于在925年被亨利(Henry the Fowler, 919—936年在位)兼并。959年,这片区域又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分割成上、下洛泰尔两个部分,上洛泰尔包括今天法国的洛林地区,下洛泰尔则包括了大部分的尼德兰地区。严格说来,在中世纪的时候直至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为止,尼德兰北方的大片领土一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不过,由于神圣罗马帝国经常处于所谓的“既不神圣又不罗马”的尴尬局面,尼德兰各个地方的诸侯国的伯爵和公爵就伺机而动,成为强大的地方政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