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古巴奇迹:上网卡藏内裤;绝密揭秘:国事机密档

古巴奇迹:上网卡藏内裤;绝密揭秘:国事机密档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古巴,上网卡藏在内裤里即使连不上网,古巴人照样能刷美剧、上“淘宝”。在古巴全国有35个这样的W i f i热点,由古巴国营电信公司在2015年7月之后设立。目前,古巴政府仍禁止个人安装家庭网络。半个世纪后,35岁的巴布罗就站在这座凝聚了古巴革命历史的大楼下,向每个看起来像外国人的路过者兜售上网卡。在网点,每个人限购3张卡,但巴布罗的内裤里却藏了厚厚一叠。和古巴所有的国营部门一样,电信网点也存在顺手牵羊的情况。

在古巴,上网卡藏在内裤里

即使连不上网,古巴人照样能刷美剧、上“淘宝”。腐败的国营电信公司、倒卖上网卡的法外之徒,信使、“包裹”与“喧嚣”,共同组成古巴人魔幻的互联网世界

记者/吴如加(发自哈瓦那

“在这里,没有人投降。”

2015年3月,哈瓦那出现了首个提供免费无线网络的公共场所,Wifi密码就是这句革命口号。在此之前,互联网是一项特权,被给予几个特定人群:医生、官员、工程师、大学教授,还有外国游客。

这个由一名古巴雕刻艺术家自费设立的Wifi热点,最多只能满足几十人同时上网,网速通常很慢。同年7月,国营电信公司才首次在古巴设立付费Wifi热点。昂贵的上网费用使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在古巴,官方试图控制一切的努力在当下显得不合时宜,却又难以舍弃。和计划经济下的所有国家一样,这样的控制通常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一切新生和稀缺的事物,都伴随着国营部门的腐败与地下经济的繁荣。

腐败的国营电信公司、倒卖上网卡的黑市商人,以及靠原始手段传递海量信息的“信使”,共同构建了这个国家独特的互联网生态。

人们在哈瓦那市区街头,利用公共Wi f i热点上网,摄于2016年3月16日。在古巴全国有35个这样的W i f i热点,由古巴国营电信公司在2015年7月之后设立。每小时的上网费用是2美元,如果从“黄牛”手中购买上网卡,每小时的价钱是3美元。目前,古巴政府仍禁止个人安装家庭网络。能够自由访问互联网的古巴人只占全国人口的5%。

法外之徒

自由哈瓦那酒店矗立在繁华的23街上已经58年了。它的前身是1958年3月开业的希尔顿大酒店,当时这座26层大楼是拉丁美洲最高最大的酒店,赌场、酒吧、游泳池、娱乐中心、游乐场,应有尽有,成为巴蒂斯塔政权末期的奢华象征。

仅仅8个月之后,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的起义军便攻入了哈瓦那,这座酒店成了他们的临时指挥部。又过了一年,在美古关系急剧恶化的背景下,古巴将所有美国投资的酒店收归国有,其中就包括这家酒店,从此它更名为自由哈瓦那酒店。其中2324号房间一度成了菲德尔的私人办公室,许多抨击美国的演讲都出自这里。

1966年,菲德尔在这里对82个来自亚非拉的代表团——其中大部分是各国的游击队地下党成员——高喊:“三大洲的游击队员们,联合起来”。

半个世纪后,35岁的巴布罗就站在这座凝聚了古巴革命历史的大楼下,向每个看起来像外国人的路过者兜售上网卡。

“Internet Card?”他声音不大,却能准确地传递到每个潜在顾客的耳中。如果路过的人长着一张亚洲面孔,他还会说一句“你好”或“konnni qi wa”(日语的“你好”——编者注),尽管他从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不管对方究竟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

从自由哈瓦那酒店出发,沿着23街,很快就会到达海边的马列贡大道。这条1公里左右的路段是巴布罗的世界,他游走在看不见的Wifi信号中,赚取生计。

因往来呼啸的老爷车而显得聒噪的大道两旁,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坐在路边的花坛或台阶上,低头看着手中的电子屏幕。

到目前为止,古巴政府仍禁止个人安装家庭网络。能够自由访问互联网的古巴人只占全国人口的5%。在街边的热点成了人们上网的主要途径。

对于大多数古巴人而言,互联网是一个新鲜的奢侈品。在1100万人口的古巴,只有35个公共Wifi热点。而想上网的用户需要购买古巴唯一的电信公司ETECSA发售的上网卡,官方价格是每小时2美元,相当于一个古巴普通家庭全天的开销。

ETECSA作为这个市场唯一的垄断者,其网点数量十分有限。运营公共Wifi热点并不是这家国营公司唯一的业务,它还同时出售手机、电话卡,运营固话通信。所有人,无论来办理什么业务,都排在同一条队伍中,这条队伍通常会延伸到网点外头,未必很长,却往往需要排一两个小时。至于排到柜台前,还有没有上网卡,就得看运气了,售罄是常有的事。

人们还有另一个选择——去找巴布罗这样的“黄牛”。

这可能是世界上最容易找到的黑市,在ETECSA网点门口排队的人们只要侧过脸,5米之外,就有“黄牛”在叫卖,只不过价格比网点里更贵,每小时3CUC。

哈瓦那街头的一家手机服务店,摄于2016年1月。20 08年3月,古巴取消了对手机的购买限制。古巴一直是西半球手机拥有率最低的国家。过去,只有政府官员、国企工作人员和外国人能享受到移动通信服务。普通民众只能通过其在国外的朋友,以“外国人”身份在国内注册一台手机。大部分古巴民众只能买得起样式陈旧的功能机,也有人用着亲友从国外带回来的苹果手机。

在网点,每个人限购3张卡,但巴布罗的内裤里却藏了厚厚一叠。和古巴所有的国营部门一样,电信网点也存在顺手牵羊的情况。有“黄牛”坦承,那些把卡卖给了他们的人,往往有亲戚在ETECSA里工作。人们也曾看见网点的工作人员将大量上网卡,通过第三者转交给“黄牛”。

但巴布罗在网点里没有朋友,他解释道,这些卡是他从不同的网点分别买来的,“比如每天五六点卖完卡,就赶在电信公司关门前一个小时再去买卡,一个网点没有就去别的网点,如果哈瓦那没有,就去郊区买,到处找。第二天拿这些卡去卖。”

他不否认他还有另外一个货源,有人会以2.3CUC的价格将卡出售给他。但他不知道这些人的卡是从哪儿来的。“就像有人卖的东西比市场价便宜,你会问他从哪儿搞来的吗?”

巴布罗的“黄牛”生涯始自去年11月,在此期间他曾经被警察抓住过一次。“警察骑着自行车过来,看见你正在卖卡,就会来查身份证,搜身。”巴布罗被罚了1500比索,大约60CUC,这意味着好几天都白干了。

“那有什么办法呢,女人比男人安全。”他感慨。做“黄牛”的女人会把卡藏在乳沟里,而警察不会搜那里。

巴布罗对靠此营生并未感到不妥,“很多事都需要冒险,冒险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吃想吃的、贵的东西,可以买10CUC、15CUC的衣服。”他每个月能赚110CUC,在古巴,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收入了。(www.daowen.com)

许多古巴人对他所从事的行当嗤之以鼻。对此,巴布罗泰然处之,“我不理会那些人的评论。古巴从1959年革命胜利以来都没有什么变化。救死扶伤的医生,他们二三十年来一直拿着很低的工资。我的阿姨教书多年,许多学生考上大学成了医生和工程师,她每个月赚300比索。这很不公平。卖卡和卖面包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维持生计,给家里的孩子买吃的。”

“相比那些在夜里抢人项链的勾当,卖卡要好得多。我宁愿只吃不夹肉的面包,也不愿意去抢别人。”

巴布罗的一生,是挖社会主义墙角的一生。读高中时,他为了照顾患病的母亲而辍学。从那时起他便常去国营农场里偷水果,然后在街头倒卖。除了偷来的水果,他还倒卖过香水、甜点、除汗剂、杯子等。当时的古巴禁止私自贩卖东西,被警察抓住时,他只能求饶。“当时年龄小,我跟警察说,我妈妈病了,我要维持生计,警察就不管我了。”

倒货生涯一直持续到巴布罗被关进监狱。2002年,他在舞厅外与人斗殴,双方都受了伤,各自在医院缝了几针。他为此在监狱里呆了13年,2014年才重获自由。“监狱的条件很糟,犯人们互相打架,狱警对犯人差别对待,对有钱的人好,对没钱的不好。”

无法判断巴布罗是否对这段历史有所隐瞒,因为这样的刑罚重得让人惊讶。根据古巴刑法,故意伤人的刑期是1至8年,而故意伤人致死的刑期则是4至10年。一位哈瓦那大学法学院的学生表示,如果一个人在监狱呆了13年,那么他可能还犯有其他前科。

刚出狱时,巴布罗游荡在马列贡,做着无证导游的生意,看见外国人便上去搭讪。“带他们去教堂景点海明威的故居。他们会给我一点钱。”除此之外,如果巴布罗把这些外国人带到特定的餐厅里,老板还会按每个人头5CUC给予他回扣。

同时,巴布罗还兼任“皮条客”的角色,他为游客物色合适的女孩。“床伴”,这是巴布罗的用词。一般游客会给他10至30CUC作为中介费。不过,“皮条客”的生意没持续太久,巴布罗就放弃了。“有些游客喝多了会打女孩。”他说,“我觉得这样不好,毕竟我也是古巴人。”

他脱去外套,身上只穿着一件背心,文身爬满了他裸露的肌肤。在他的一只手臂上,文着一个硕大显眼的英文单词:Outlaw。

信使,“包裹”与“喧嚣”

在美古建交之前,年轻的调酒师路易斯经常往美国办事处去。“那里提供免费上网,给那些反革命分子。但那也不是简单的事,很多人想去那儿上网,你得提前打电话问那里面有没有空位,还得申请。我有认识的朋友在那儿。”

考虑到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路易斯的邻居总劝他不要去那儿上网,但是兼职做导游的路易斯需要在网上查询一些资料。“这是职业需要。”他说,“我既不反对政府,也不支持政府,我去那里只是为了蹭网。”

在古巴上网,除了购买上网卡,也可以在国营电信公司注册一个账号,直接往里充钱即可。“我注册了一个,我在国外的朋友可以给我充值。充的钱不够用的时候,才买卡。”路易斯说。

昂贵的网络催生了许多生意。一些有笔记本电脑的年轻人,会把电脑带到公共热点处,以2CUC一小时的官方价格登陆Wifi,然后在电脑上开启热点分流,再将热点密码卖给其他想上网的人,一个小时卖1CUC。

一台电脑往往可以分流十几台手机,而成本只需要2CUC,这无疑是一门好生意。在公共Wifi覆盖的地方,这样的私人热点很多。有的热点直接命名为“快来,只要1CUC”。

当然,分流那么多人之后,网速就成了问题。通常只能看看facebook和whatsup(类似微信),但顾客仍旧络绎不绝。

另一项生意就是“包裹”服务,由于古巴网速仍停留在拨号上网阶段,网速奇慢无比,而且网费昂贵,几乎无法提供下载或在线视频观看。于是便有人专门搜集整理了各类互联网新闻、图片、美剧、电影,用人传人的方式,通过移动硬盘,向广大客户提供此类服务。

目前这项服务已经日趋成熟,每周都有1000G的更新包,热门图片、经典电影、电脑游戏、纪录片、报纸、杂志,应有尽有,连最新的美剧剧集也能第一时间跟进,并且附带一个名为“字幕”的文件夹,提供西语字幕。

“包裹”里甚至还有古巴版的“淘宝”,这是一个名叫“Revolico”(喧嚣)的网站。它一开张就被屏蔽了,在通常情况下,古巴人只能离线访问它。

就像“包裹”里的其他内容一样,Revolico上的内容每周更新,人们可以在上面找到成百上千的商品,从汽车轮胎到房屋租赁。人们通过卖家留在上面的联系方式,线下联系,当面交易。Revolico也因此成了古巴最受欢迎、也最为知名的黑市。

每周,“信使”们都会将包裹送货上门,让顾客拷贝。“他们一天送两家,早上7点到下午3点照顾一个客户,3点之后把盘给另一个客户,第二天再去取。”24岁的个体户阿方索说,他是“包裹”的忠实用户。

路易斯钟爱美国探索频道(Discovery)的节目,“我不看带字幕的版本,因为我想学习英语。”

没有人知道“信使”的网络有多大,但只要一天之内,“包裹”的内容就会传遍古巴的每个角落。

这样的服务,每周只需要1美元。由于古巴的网速无法承担如此海量的内容下载,人们猜测,“包裹”里的内容来自迈阿密的入境者,他们用最原始的方式——走私——带着移动硬盘经过海关,运送到这个对信息充满渴望的岛上。

对于这项处于灰色地带的互联网服务,政府至今未采取强硬措施。这道古巴的独特景观,得益于该国滞后的互联网生态。当未来网络服务普及时,依靠人力运作的“包裹”业务将不可避免地消失,而美古建交正在加快这一进程。

奥巴马在访问古巴之际向媒体透露:“谷歌已经与古巴达成协议,将开始为古巴人提供更多宽带和Wifi接入服务。改变将从这里开始,我认为劳尔·卡斯特罗肯定理解这一点。”

谷歌古巴业务负责人布莱特·珀尔姆特亦表示,谷歌正在与古巴电信公司ETECSA合作,展示谷歌产品,“我们希望这些努力能够帮助古巴人访问更多网页,找到更多信息”,珀尔姆特说。

路易斯一直以来的梦想便是建立一个自己的博客,“写一些关于体育和古巴现状的文章。”昂贵的网络是他最大的障碍。“现在的网络状况不允许。当我告诉外国人古巴的网每个小时两美元,他们都很惊讶。”(实习生刘瑞祺、侯雪琪、赵乾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