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合作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合作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的参与机制。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值班制度。目前,法律诊所与武汉市洪山区司法局、洪山区残联建立精准的合作法律助残服务模式,共同建立法律诊所平台,三方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同意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互聘。此外,强化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湖北审查协作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3~5个,探索并规范校政合作和校企合作等知识产权高端实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促进人才培养与合作

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的参与机制。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吸收社会优质学习资源,实现从单纯校内教师教学培养模式向引进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模式转变。为开拓学生视野和接受社会名家教育,可以进一步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名家论坛”“法官论坛”“律师论坛”“博士论坛”“名案论坛”等多种形式,大力引进社会课程资源,拓展法科学生的培养渠道。

加大实习实训与实验室建设。一是积极争取学科发展经费,建设现代化的模拟法庭,确保“模拟法庭”活动开展的经常性和参与的广泛性。二是依托我校三大行业背景办学,新增法学专业实践基地5~7个。三是积极推进“社区法律诊所”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开展法制宣传,免费提供法律咨询。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落实值班制度。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周至少两天轮流到社区开展接诊、出诊、会诊、辅诊、义诊的“五诊”服务。目前,法律诊所与武汉市洪山区司法局、洪山区残联建立精准的合作法律助残服务模式,共同建立法律诊所平台,三方已经达成合作意向,同意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互聘。

探索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路径。以知识产权法为突破口,在本科阶段增设“知识产权”双学位,以《知识产权法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为基础,建设“知识产权”公选课/个性课系列课程群。在本科阶段,提高具有理工科背景学生的培养比例,在管理学经济学汽车运用工程等学科下设知识产权研究方向,每年联合培养3~5名本科生。此外,强化与湖北省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湖北审查协作中心等单位合作,建立联合人才培养基地3~5个,探索并规范校政合作和校企合作等知识产权高端实务人才联合培养模式。(www.daowen.com)

[1]何平,湖北潜江人,现为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法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