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是指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在别人的头脑中所留下的概念化痕迹。印象的最基本特征是带有一定的“评定性”。社会心理学家奥斯古特指出,印象的评定可分为三个方面:①评价方面,好与坏;②力量方面,强与弱;③活动方面,主动与被动。其中“好与坏”的评价系统是对一个人形成印象的最为重要的依据,而且是最具区别性的。一旦对某人的判断有个或“好”或“坏”的确定,则其它方面也就差不多确定了。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必然会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并在此印象的基础上,决定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将同对方保持怎样的交往关系;同时,自己也必定给他人留下一定印象,这印像也影响到对方将对自己采取的交往态度与交往关系。因此,人们在交往中,总要选择一定的装束、言辞、表情与动作,以期给对方一个“好”的印象。心理学把这种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叫“印象整饰”。印象整饰是日常生活中习见的社会心理现象。譬如:会客、访友、上班之前要打扮修饰一下;有人来访时把屋子收拾得干净些;与陌生人交谈常表现得彬彬有礼;当自己言行不当时向对方说声“对不起”;当发现别人言行失当时装假不在意,以解除其难堪等。
这些都是自我印象整饰或帮助别人进行印象整饰的表现。(www.daowen.com)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活动是以师生相互交往为基础而展开的。在这一交往中,教师不仅作为认知者来认识学生,获取学生的印象,同时他又作为被认知者,给学生留下自己的印象。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师的职业比其它行业更具强烈的示范性,他留给学生的个体形象,往往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参与他的整个劳动过程,并影响到劳动后的过程,甚至在学生的心灵中储存终生,以致融进学生的个性特征中。因此,教师的印象整饰是为人师表的特殊需要,其意义是明显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