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井白石(1657—1725),一名君美,是日本江户时代中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学问家,无论事业还是学术思想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浓重一笔。他出身于武士之家。明治三十九年(1907)新井白石后裔编撰出版的《新井白石全集》六卷,开篇的《白石新井先生传》载,其先祖上野国新田郡新井村(今群马县太田市)的大豪族源氏,后因变故削发为僧,流亡到上总国,在荒野居住下来,从此改姓新井,据说是日语中“新井”与“荒居”同音,可能是为了警示后人不要忘了这段历史。新井白石的父亲新井正济是上总国久留里藩主土屋直利的目付,也就是类似监察官的家臣,父亲在白石心目中是标准的武士风范,浓眉大眼,短噄浓须,内敛自律,节操自守,他毕生视其为楷模。可以说,白石出身根红苗正的武士阶层世家,这一背景对他的人生价值取向影响深远。
非常之人必有非常之事,传说白石命里带火,生来就不同凡响。明历三年(1657)一月十八日,正月新年的节庆余韵还没散尽,一场空前大火灾几乎将江户城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火灾因寺庙做法事引发,借助大风迅速蔓延,把整个江户城外壕以内几乎2/3的区域全部烧成灰烬,死伤超过10万人,更多的人流离失所。新井正济一家逃往朋友内藤正亲府邸寄居。火灾翌日,惊魂未定的妻子在内藤正亲家的别墅分娩,呱呱坠地的孩子就是日后在日本历史上大放异彩的近世杰出政治家、学问家新井白石。白石长相奇特,皱眉时眉宇紧缩,就会形成一个天然草书“火”字,藩主亲切叫他“火儿”。他三岁就能写字,表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10岁随父母亲外出观看演剧,回家时将台词背出给仆人听,一无所漏,父亲感叹道:“此儿秉异超常,日后必复兴门楣者乎”,从此悉心培养。12岁就能为藩主协助文书工作,十五六岁就常跟随藩主视察藩内领地,为今后从政打下基础。
1675年,藩主土屋直利病逝,长子土屋直树世袭。直树患有癫狂症,时常发作,底下动辄得咎,正济和白石被赶出门。在江户时代,武士职业是世袭的,一门只能侍奉一主。一旦失去主君或被放逐,不但失去生活来源,而且备受歧视和唾弃,处境形同丧家犬。现代日本社会中上班族对企业忠诚的所谓操守,其实就是历史上武士社会价值观的积淀。被赶出藩府,父子都成了无依无靠的浪人,一家人备尝心酸与窘困。但白石胸怀大志,拒绝平庸,曾经豪言:“大丈夫,生不能建功封侯,死也要当阎罗。”即便在颠沛流离中,他也勤学不辍,以儒家标榜的圣贤和中国史书为楷模,砥砺学问和品格,几乎通读了当时日本所能找到的中国经典。《白石新井先生传》里还写了这么一件事:在几乎断炊的浪人生涯中,白石安贫乐道,表现了一个武士应有的自尊和节操。当时江户城大富豪河村瑞贤欣赏他的才学和品行,希望他与守寡的女儿成婚,作为回报将赠予三千两银子买地产供养他读书治学。白石委婉回绝了。五年后,土屋直树因为狂乱不治,失去藩主资格,领地被没收,家臣出路被重新安排。新井正济父子得到平反后,白石致仕幕府老中堀田正俊。
白石在堀田正俊府上干了近10年,后来堀田被家臣刺杀,其子堀田正仲继业。其间因为财政困难,大量削减家臣俸禄,白石最终不得不离开堀田家,再次沦为浪人。他带着父母搬到浅草庶民街区租房,与底层平民工匠比邻而居。
贞享六年(1686),白石投到当时著名朱子学者木下顺庵门下,成了他一生学问和事业的转折点。(www.daowen.com)
木下顺庵是出身京都的儒学者,京都朱子学派大师松永尺五的门人,在白石求学时代已经是日本国内最著名的学问家,培养了室鸠巢、雨森芳洲等才俊。
天和二年(1682),木下顺庵受江户幕府聘请,成为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的儒学教师。此前,白石经过长期的自学,已经打下扎实的学问基础,入顺庵门下后,受其指导点播,白石学业大进,很快成为远近闻名的年轻学者,又品行端正、修为自律,深受顺庵期许。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人,元禄六年(1693),甲府藩主德川纲丰招聘儒学讲师,木下顺庵将门下最出色的学子白石举荐给德川纲丰,白石成了甲府藩的儒师,讲解朱子学同时辅助藩主理政。1705年,德川纲丰继任第六代幕府将军,改名德川家宣。他与深受信任的新井白石一同前往江户城将军府,成为深受倚重的侧用人(近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