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日师徒关系:淹蹇长崎的恩如父子

中日师徒关系:淹蹇长崎的恩如父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长崎是唯一允许对荷兰、中国和朝鲜贸易的港口。经过守约多方斡旋,长崎当局终于破例为其签发定居许可,舜水得以永住下来。1663年,长崎发生大火灾,舜水的寓所被烧毁,只得在寺庙屋檐下栖身。舜水颠沛流离半生,饱尝世态炎凉,深知这位小自己20岁的日本弟子情谊无价,“恩如父子”,所以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海外遗民意不归,老来东望泪频挥,终身和食兴朝粟,更胜西山赋采薇

1877年,前大清王朝派遣的首任驻日公使赴日,参赞黄遵宪在水户拜谒朱舜水墓,感慨之余,赋诗礼赞前朝这位“不食周粟,蹈海全节”而流亡日本余姚人。

1658年,郑成功在思明州(今厦门)誓师北伐,舜水赶来参加,北伐军兵败南京,舜水逃往舟山。其后郑成功撤往台湾清军已经在中国大陆获得压倒性胜利,眼看复国无望又拒当清朝顺民,翌年舜水亡命长崎,这是他最后一次赴日,从此“不食清粟”一直到去世。如果说,朱舜水在祖国度过的大半壮绝生涯,因颠踬丧乱,著作佚失没有留下多少痕迹的话,那么晚年他在日本所历,无论是他个人还是门生故旧都留下了相当清晰生动的记载。

朱舜水流亡日本时,幕府统治日本近半个世纪。为了应对越来越频繁的西欧海洋国家势力进入东亚,同时防备东北亚的“鞑靼”(清朝)来袭,日本施行锁国政策,不和外国订交,日本人不得出国,已经出国的不得回归,更禁止外国人定居日本。长崎是唯一允许对荷兰、中国和朝鲜贸易的港口明朝灭亡后,大量江南商人前往长崎想居留下来,都没有成功,舜水淹蹇长崎进退两难。

转机在第二年出现。1660年起,舜水的寓所频频出现一个叫安东省庵的武士。安东省庵号守约,是俸禄200石级别的福冈柳河藩武士,虽出身武家,却志在圣贤学问,常常四处访师求学。舜水初来乍到,无人赏识,门庭冷落,日子非常困顿。守约在一连几次的访谈之后对舜水的学问及其人格钦佩备至,同情他的遭遇,故请他留在日本传道授业,并自投门下,当舜水第一个日本弟子。经过守约多方斡旋,长崎当局终于破例为其签发定居许可,舜水得以永住下来。(www.daowen.com)

舜水身无长物,孤悬海外困顿不堪,守约拿出俸禄的一半供养老师。守约家有老小,又经常远道前来,看望求教,路费和慰问品都要靠食禄变现,生计十分窘迫。据说他身穿破旧和服,日常餐饮十分清简,通常只有一饭、一菜、一汤,下层贫民才吃的沙丁鱼对他来说已是奢侈食品,家里一口铁锅因不常用都生锈了。守约虽然经常受到同僚亲戚的嘲讽,但他不以为意,孜孜为学安贫乐道。

1663年,长崎发生大火灾,舜水的寓所被烧毁,只得在寺庙屋檐下栖身。守约听说后不顾胞妹病重,赶来长崎探望,倾其所有为他另建居所。他说:“我供养老师四方俱知,老师饥寒交迫,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呢。”(松野一郎《安东省庵·西日本人物志之六》西日本新闻社1999)舜水颠沛流离半生,饱尝世态炎凉,深知这位小自己20岁的日本弟子情谊无价,“恩如父子”,所以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

教学相长,守约学问长进很快,后来成了九州卓有建树的知名学者。舜水逝世后,水户藩邀请他参加《舜水先生全集》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为其作序。随着前来舜水门下求学的门生越来越多,舜水先生声名远扬,甚至引起江户幕府高层的注意。定居长崎的第六年,舜水先生的状况柳暗花明,命运和事业为之一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