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东京旅游,搭乘都营地铁大江户线到牛込柳町站出口走出,步行五分钟进入大久保通道,可以看到一座常敬寺。寺庙不大,但颇有历史感,边上有一片用石墙围起来的墓园,占地300多坪(1坪约为3.3平方米)。这片名为“林氏墓地”的墓园里安葬着林罗山一族的族裔,计有81座。
庆长十四年(1609),在出仕幕府两年后,27岁的林罗山与京都出版商荒川宗意之女成婚。林罗山的著作后来广行于世,与妻家实力出版传媒的鼎力支持有很大关系。
林罗山夫妇生有一女三子。三个儿子之中,长子林叔胜和次子林长吉都不幸夭折,三男林鹅峰继承他的事业和家职。林鹅峰生于元和四年(1618),一名春胜,号鹅峰。林鹅峰从小在父亲身边长大,接受学术训练,年轻时长年协助林罗山文字工作,学问为人颇有几分其父之风,他最大的业绩是协助林罗山起草并最后完成《本朝通鉴》。
鉴于林罗山对幕府文教事业的巨大功勋,殁后备极哀荣,谥号“文敏先生”。遵循逝者的平生志业,林罗山的葬礼是严格按照朱熹的《文公家礼》的规制来操办的,墓所也是按照儒家墓制修葺,而不是日本人普遍实行的佛教葬式。这种“儒葬”墓地,整个江户时代非常罕见,同样享受这一殊荣的只有后来客死在日本的晚明遗民朱舜水先生。为了彰显林罗山的功绩,幕府命林鹅峰继承林罗山家督,成了林家第二代。
1680年,德川纲吉就任幕府第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则致力于将“武治”向“文治”转型。他将“元和令”的《武家诸法度》第一条的“专心修炼文武弓马之道”改为“勉励文武忠孝,以正礼仪”。德川纲吉爱好学问,推崇《论语》中的忠孝之道,在他治下,朱子学受到重视,林氏一族的地位不断提高。元禄三年(1690),无论对林家还是对日本教育史,都是值得大书的年头。这一年,纲吉将军下令在神田汤岛大兴土木,建造孔子庙,并将上野忍冈的林家家塾迁到汤岛与孔子庙合并,名为“昌平校”,并任林鹅峰为“大学头”,也就是官学最高头衔,相当于中国明清时代的国子监祭酒,并规定此后幕府大学头一职均由林氏一族的家督世袭,一直延续到幕府灭亡,可以说林罗山及其子孙都执掌着幕府文教。上行下效,全国各地诸藩也开始仿效昌平校,设立藩校,延聘儒者前来讲授朱子学,日本近世迎来了教育繁荣的局面。
1793年,林氏大学头第七代传人林锦峰英年早逝。因为没有子嗣,幕府将军德川家齐命美浓国岩村藩主松平乘蕰的三男松平乘衡继承林家世职,更名林述斋,此后又延续了五代。到最后一代林氏大学头林学斋为止,林罗山及其后裔计有十二代人掌管幕府文教事业。(www.daowen.com)
林复斋、林学斋是大学头林氏一族最后两代传人。林复斋是林述斋第六子,1853年林复斋就任大学头,成为林氏第十一代当家主。这一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官佩里率领四艘铁甲军舰叩开了关闭两个半世纪之久的国门。林复斋因为世代主管幕府的文教和外交事务,也被推到风口浪尖,在日本近代开国史上留下身影。
1854年3月31日,林复斋奉老中阿部正弘之命与佩里在神奈川横滨村交涉开国事宜。佩里随从的记录里对他留下这样的印象记:
(林复斋)年约五十五岁,中等身材,衣着考究,一见就像个严谨而自律的大人物。
这次会晤,日美双方签署了《日美友好条约》,条文以日文、汉文和英语三种语言书写,其中的日、汉文本皆出自林复斋之笔。1981年,由日、美、英三国合作拍摄的《武士道的尊严》影片,再现了日本幕末时期波澜壮阔的开国史。著名硬派演员三船敏郎扮演的林复斋以博学深沉、忠义爱国的形象,定格在昭和电影艺术史上。
林学斋是林复斋之子,是末代大学头。1867年,最后一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在江户无血开城,将大正奉还天皇家,延绵两个半世纪的幕府统治画上句号。幕府垮台后,德川一族移居静冈祖先封地,林学斋忠义,没有接过新政府递来的橄榄枝,而是不离不弃陪同旧主前往贬谪之地。到底是一等文教世家出身,念念不忘教育,10年后出任群马县师范学校教谕。退休后,林学斋居住埼玉县熊谷村,读书静养,安度余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