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惺窝(1561—1619)是日本近世儒学的开山祖师。他出生于战国时代的播磨国公卿冷泉家,因不是长男,少年时代就被送入京都五山之一的相国寺当和尚。藤原惺窝在修习禅宗的同时对儒学研究倾注了很大热情,下了很多功夫,曾萌生到明朝留学、探求宋儒新注之学的强烈愿望,为此到九州萨摩下坊津寻找赴明船,因遭遇海难半途而废。38岁那年,藤原惺窝在京都邂逅了朝鲜的朱子学家姜沆。他从交流中得知,此时的朝鲜李氏王朝排斥了长期被朝鲜奉为国教的佛教,而代之以朱子学为官学正统。这对藤原惺窝来说极具颠覆性,从此致力于将朱子学摆脱佛学的附庸,使之成为一门独立学问。战国时代后期,藤原惺窝作为“洛中儒学泰斗”(“洛中”是古代京都的雅称)已经名闻海内。
为了封建统治的需要,在战国后期,武家政权里出现了利用儒学的苗头。德川家康虽然是武将出身,崇尚武力,并毕生以重振武家政治统治为神圣使命,但同时也重视文化思想这一软实力,尤其对儒学实现安邦定国的重要意义有着极为深刻的认知。他曾说,在马背上打天下,但今后要以文治天下。他在征战杀伐运筹帷幄之际常常手不释卷,多次邀请藤原惺窝等知名儒学者来帐中讲《贞观政要》和《大学》,颇有汉高祖刘邦遗风。庆长五年(1600),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确立了在日本至强的地位,一个新型的武家政权呼之欲出。当年德川家康就下令刊行《贞观政要》《论语》《武经七书》《吾妻镜》等中日典籍,在伏见城开设学校。同年10月,德川家康班师回到京都,并在二条城接见了藤原惺窝,询问历代治乱兴亡之事。可以说,德川家康已经开始通盘考虑治国之道,并有意邀请藤原惺窝参与指导幕府政务。出于某种深层的考虑,藤原惺窝没有出仕幕府,但他的名声在幕府成立之初,就已经朝野尽知,名动海内了。
几乎与此同时,林罗山通过京都著名汉医吉田玄之的介绍结识了藤原惺窝,刚开始以书信的方式探讨学术问题,切磋治学之道。林罗山对藤原惺窝的学问、旨趣颇有共鸣,但他不迷信权威,在见到藤原惺窝之前,经常与之展开学术交锋,几番纸上血战之后,林罗山才心悦诚服。庆长九年(1604),林罗山在吉田医师的宅邸里拜见了藤原惺窝,首先就被他“温良恭严,威而不猛”的德容举止所折服,当即行弟子之礼,成了藤原门下的弟子。自此藤原惺窝与林罗山师徒过从甚密,共同成为江户时代草创期弘扬朱子学的领军人物,而正是得益于藤原惺窝非凡的影响力,林罗山得以跃上更大的历史舞台,施展平生所学。(www.daowen.com)
庆长十年(1605),在藤原惺窝的推动下,林罗山迈出了进入幕府政权的第一步。这一年的四月,德川家康在京都二条城召见藤原惺窝,垂询安邦治国大计。藤原惺窝将林罗山郑重举荐给德川家康。据传,一生阅人无数的德川家康,初见林罗山时,很难相信眼前这个尚未婚娶的青年竟然就是那个令博士家坐立不安的学者,决定当场面试。家康问:光武帝与汉高祖是何家世系谱?后者不假思索道:光武是高祖第九代孙。家康再问:所谓“返魂香”出自何典?罗山对答如流:《史记》《汉书》不见,《白氏文集》《新乐府》及《东坡诗注》有之。家康又问:《离骚》中兰草种类有几何?林罗山一五一十有根有据和盘托出。家康叹道:天下竟有如此博学的才俊!
1607年,林罗山正式被幕府招聘到江户成为将军政务顾问。一介布衣的林罗山得以进入幕府权力中枢,年仅25岁,可谓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因为家世级别太低,不能出入将军居城,而且侍奉在将军身边的必须是僧人身份。按照幕府的安排,林罗山更换造型为僧侣模样(只是外观上的改变,实质世俗生活不变),名字也按佛教礼俗从信胜更名为道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