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环境治理模式是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粗放型经济向节约型经济变迁、管理型政府向治理型服务型政府转变、人治向法治过渡、单一文化向多元文化变动等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深度改革过程中的产物,因此,无论其成功之处、也无论其缺憾之处,其深层次的原因都和这种历史的大转型紧密相联。思考我国环境治理模式的缺陷,以对其形成改造和发展,必须深入到这种大的背景当中去反思和创新。
模式 (pattern),简单地说就是基于生产和生活经验而形成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是针对某一类问题解决方案设计的方法论体系。模式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或社会分析层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就方法论的内涵而言基本一致,事物模式指涉内容的变化主要是随着分析或认识对象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指。诸如,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管理模式、计算机系统模式等。环境治理模式则是环境治理过程中形成的方法论核心知识体系,一定意义上特指环境治理核心策略或核心驱动力的选择和依靠,即是以人为核心的随机性的治理还是稳定的制度性的治理、是传统的管制还是现代的引导、是事后的惩罚还是事先的预防;一个完整的环境治理模式应包括环境治理的全部体制和机制要素,既是制度性的、又是非制度性的,但其根本则是制度性的,因为作为现代社会的治理模式,制度要素事实上产生和型构非制度要素。
正如上述理论上的诉说,中国过去以国家、政府为主导的环境治理模式基于现代性的深刻原因产生了危机,一种新的国家-社会互动型的公共治理模式已经并将必然地发生,那么这种崭新的治理模式如何在实践中获得内在的发生,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获得不断地创新发展,真正实现治理实践的转型,要求我们必须把目光转向这种制度实践本身。(www.daowen.com)
中国现行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十分庞大,但就基本的框架而言,是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到现在所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八项制度[1]。围绕上述制度,笔者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社会调研和理论分析,具体发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