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文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写给元微之①的信中,说到他自己:“仆②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谓‘之’字、‘无’字示仆者,仆口未能言,心已默识,后有问此二字者,虽百十其试而指之不差,则知仆宿习之缘,已在文字中矣!”
这个所谓的缘,也就是书墨之缘,文字之缘了。
对知识分子来说,读书是一种乐趣,读好书,读有价值的书,读那些于身心有裨(bì )益,能够怡情悦性的书,则尤其是近乎享受的乐趣。宋代的尤袤(mào)③谈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西谚称“书籍为人类之友”“书籍是人类智慧积累的长明灯”,这些至理名言,是一点也不错的。白居易能在襁褓(qiǎng bǎo)④时期就如此热爱一文一字,过目不忘,那真称得上早慧了。
但读书也是一种性格和精力的磨炼,得有时间,得有空间,得有最基本的条件,那就是可以阅读的书,而且得有视力,这四者缺一不可。但是,时间可以忙中偷闲,空间可以马虎将就,书呢,也可以不拘一格,独是视力,是一点也差池不得的。
原来,不大懂得保护眼睛的道理,有点浪费自己宝贵的视力。这也不光是我一个人如此,很多人都这样大手大脚惯了的。年轻时,看书不觉累,好书在握,若不读完的话,总觉得好像一件事未竟,心中怅然。常常彻夜不眠地看书,哪怕灯光微弱,也不肯罢休,必读完后才放下书,于是造成眼睛过度疲劳。久而久之,视力便下降了。后来,我去编刊物时,一看小五号字就相当吃力了,得戴老花镜,看久了便头脑发晕,摘下眼镜则是懵(měng )然一片。等到明白应该爱护视力的时候,其实视力已不很灵光了。所以,像普洛斯特的长篇巨著《似水流年》那七大本小说,我直到今天尚未下定决心来读,也得考虑到我视力负担的问题。我也并不失悔这种视力的减弱, 无论如何,现在稍稍能够体味一些人生,懂得一些事理,倒大部分获益于书籍的赐教。
近读《旧唐书·白居易传》,才知道读书多了有伤视力的事,非是现在这样一个信息社会中的事,而是古已有之的。我一直以为古代书籍出版的总量,是无法和现代社会相比的。加之木版刻印,字体较大,看起来要省劲些。其实不然,读得太多的书以后,同样也会伤害视力,贻患不浅的。
白居易在信中说:“及五六岁,便学为诗,九岁谙识声韵,十五六始知有进士,苦节读书。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忆,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从这里,就可以知道白居易是如何下功夫读书为文的了。《旧唐书》里载了诗人的一段轶事,很足以说明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
居易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⑤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能文而性浮薄,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他能够使得这么一位自视甚高的前辈破格相待,也正是诗人厚积薄发、有了太多的创作准备之故。要是腹中空空,墙头竹笋,那是糊弄不了明白人的。而真正的学问,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披星戴月,不知要比常人多费若干心血,方可得来。
他自己感叹过:“仆又自思关东一男子耳,除读书属文外,其他懵然无知,乃知书画棋博可以接群居之欢者,一无通晓,即其愚拙可知矣!”旁无所好,唯有痴心读书和忘情写作,正是这样的全神贯注,悉心投入,“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zhī)⑥。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mào)然⑦如飞蝇垂珠在眸子者,动以万数,盖因苦学力文之所致”。
这种眼球里结晶体的疵(cī)裂,完全是眼睛长期极度疲劳所造成的。
但他也并不后悔,虽然他读了许多的书,写了许多的诗篇,他也因此获罪于朝廷和达官贵人,以致贬到江州。但他很想得开,无懊无怨,他说:“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亦其宜也。”继续读他的书,写他的文章。就在江州,他还写了他的名篇《琵琶行》呢!(www.daowen.com)
读书是一种文明体现,一间没有书的屋子,正如一个没有窗子的房间。只有提倡愚昧的人,才去鼓吹读书无用的谬论。其实,就在那个以交白卷为光荣的时代,青年一代又何尝放下书籍呢!后来涌现出来的许多知青作家,不都是在那个时候如饥似渴地从古今中外的名著中,汲取营养嘛!有的人还为此付出了岂止是视力的代价呢,不也不曾后悔嘛!
明代的陈继儒说过:“吾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这大概也就是从人生识字开始和书籍的缘分了。读书无悔,无悔读书,因为这是真理追求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所以,手不释卷,那就该是我们每个人永远的箴言了。
注释
① 元微之(779—831):即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朝诗人,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② 仆:我。
③ 尤袤:南宋诗人。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
④ 襁褓:襁,指背婴儿的带子。褓,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后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⑤ 袖文:短文。
⑥ 手肘成胝:手肘长茧。
⑦ 瞀然:目眩,眼花。
“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和古人所说的“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意思是一样的。作者如此推崇读书,因为读书不仅是一种精神营养,更是一种精神追求。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有精神方面的意识。同学们,无论你们做什么,干什么,如果能从阅读中吸取营养,读好书,读喜欢的书,必能受益匪浅。
● 作者在谈到“读书也是一种性格和精力的磨炼”时所说的“四者缺一不可”,是哪四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