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墓上建筑的用途问题及优化方案

墓上建筑的用途问题及优化方案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认为这一推论,并不确切:墓上有建筑、有殿堂,并一定用于举行祭礼。我们不能看到墓上有建筑,就推定它是享堂。至于建立宗庙,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用作团结宗族和进行统治的手段,该是奴隶主贵族建立政权以后兴起的。大规模地在陵园的“墓侧”造寝殿等建筑,确是从秦始皇开始的。秦和西汉的陵园中,只存在寝和便殿等建筑,用于日常供奉,不用于举行祭礼。

墓上建筑的用途问题及优化方案

根据现有史料,最早提出“古不墓祭”之说的是东汉蔡邕。他是在建宁五年(172年)参加原陵(光武帝陵)的“上陵礼”以后,所发议论中谈到的,见于谢承《汉书》(《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和《后汉纪》卷二十三。蔡邕说:“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所谓“古不墓祭”,不是别的,就是指西汉以前没有“上陵礼”,没有像宗庙中那样隆重的祭礼。西汉诸帝陵园中虽有寝殿、便殿等建筑,只有“日上四食”,即每天如同侍奉活人一样进献四次饮食,并无祭祀典礼(《汉书·韦玄成传》)。西汉诸帝另有宗庙造在陵园附近,祭祀仍在宗庙中举行。直到东汉明帝在光武帝原陵举行上陵礼,陵园中才开始举行隆重的朝拜献祭典礼。徐乾学《读礼通考》卷九十四,辑录历代上陵礼的资料,有按语指出:西汉“实祭庙,非祭陵也”,“其率百官特祭于陵,实自明帝始也”。这是不错的。自从东汉推行上陵礼,要在陵园中举行隆重的朝拜献祭典礼,寝殿建筑以及陵园整个布局就发生重大变化。西汉和东汉虽然在陵园中都设有寝殿,但是由于礼制变化,用途很不相同,规模布局也不一样。这种用途不同的殿堂,直到唐宋时代的陵园中,还同时并存,唐宋的陵园,既设有献殿(或称上宫)用于上陵朝拜献祭之礼,同时建有寝宫(或称下宫),寝宫中设有小规模的殿堂用于日常供奉,并不举行隆重祭礼。

鸿勋同志说:“殷代也罢,战国也罢,在陵墓上设置建筑的同时,墓前、墓侧并未发现祭祀活动所需的其他建筑遗存;《兆域图》更证明了仅此而已。则与墓祭有关的建筑设置,显然是墓上的殿堂。”我们认为这一推论,并不确切:墓上有建筑、有殿堂,并一定用于举行祭礼。我们不能看到墓上有建筑,就推定它是享堂。关于这点,我们通观陵寝制度发展的历史,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我们探讨古代礼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处于原始阶段的礼俗来作比较研究。云南省的基诺族人于解放前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农村公社发展阶段,他们的墓上建筑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每个村社都有自己的公共墓地。人死后,……把棺木抬至村社的公墓里挖坑深埋,不留坟冢,……墓表搭一小竹房,内置竹桌,以供祭献食品,死者亲属一般每天要到墓地竹房内献食三次,大多数村寨有献食数月至一、二年的习惯,有些人家还要守墓数月,以示悼念。但一二年后即不再对死者表示敬畏,甚至为了后死者安葬的需要,另一家人不仅可拆除原有的竹房,而且还可将下面埋着死者的棺木尸骨挖出。①

基诺族人的墓上建筑的位置,不是和商代及战国时代墓上建筑相同么?都造在下有墓穴的墓表之上。基诺族人所造的墓上建筑,用来每天献食三次,不是和古代陵寝“日上四食”一模一样么?所不同的,基诺族人在墓上建屋每天献食,只有几个月到一、二年的时间,不像陵寝那样成为经常性的。很明显,陵寝制度就是起源于这种原始宗教迷信。因为当时人们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于是在墓穴之上的墓地上,建起房屋,以便死者灵魂起居生活,每天要和活人一样按时供给饮食。(www.daowen.com)

至于建立宗庙,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用作团结宗族和进行统治的手段,该是奴隶主贵族建立政权以后兴起的。但是在先秦时期,统治的贵族在重视宗庙祭祀的同时,也还保存了这种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的陵寝制度。蔡邕《独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的确,“古不墓祭”,不在陵园中举行祭礼,只设有供死者灵魂起居生活的“寝”或“寝殿”。大规模地在陵园的“墓侧”造寝殿等建筑,确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秦始皇陵园的内城中心,南距陵墓封土150米处就发现有规模很大的建筑遗址,当即寝殿所在①。秦始皇陵园只在墓侧起建有寝殿,西汉诸陵仍然这样,“园中各有寝、便殿”(《汉书·韦玄成传》),所以陵园就称为“寝园”,《西汉会要》卷十九有“寝园”一个条目,列举西汉诸帝后的寝园。所以蔡邕说:“汉因而不改”。秦汉陵园明明只有“寝”或“寝殿”,现在鸿勋同志另外作出解释,说是“秦开始才在陵墓原有的‘堂’之外,又添置了‘寝’。这样堂是为前朝,寝是为后寝。先秦陵墓只有堂而没有寝”。这是不符合蔡邕的原意的。

秦和西汉的陵园中,只存在寝和便殿等建筑,用于日常供奉,不用于举行祭礼。但是“寝”并不是仅仅有卧室,也还有日常生活用的殿堂。《三辅黄图》载:“高园(指高祖陵园)于陵上作之,既有正寝以象平生正殿路寝也,又立便殿于寝侧,以象休息闲晏之处也。”陵上的“寝”,确是仿效宫中的“寝”的,所谓“事死如事生”。宫中的“寝”,设有正寝,亦称路寝,是有殿堂的,至少春秋以后就有这样的设置。路寝有“廷”有“堂”,《左传·成公六年》:“献子从公立于寝庭。”杜注:

“路寝之庭。”《仪礼·士相见礼》讲“燕见于君”的礼节,说:“君在堂,升见。”寝中设有殿堂,作为处理日常生活和接见宾客之处,是必要的。同时这种正寝也用作斋戒、疗养疾病和寿终之处。《左传·成公十八年》:“公薨于路寝,言顺也。”秦和西汉的陵寝,无疑是设有仿效宫中那样的正寝的,正寝是有殿堂的。但是必须指出,这种殿堂只用于供奉日常生活,“日上四食”,并非是举行祭礼的地方。扩大寝殿、设置钟?而举行上陵朝拜祭祀之礼,是从东汉明帝开始的。我们认为,秦和西汉的陵寝制度是沿袭战国的,战国和秦汉的“寝”中都设有殿堂,而并不是先秦陵墓只有“堂”而无“寝”,也不是秦开始在“堂”外添置了“寝”。《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篇》讲到当时富贵人家墓地,“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这种“若都邑”的“宫室”,就是用来供死者灵魂生活居住的“寝”,“其设阙庭”而“造宾阼”,说明“寝”中设有接见宾客和处理日常生活的殿堂。秦汉陵寝就是沿用战国末年富贵人家这种礼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