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特点及源起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特点及源起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发掘的已有成绩,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有下列七个特点:一、陵墓有内外两重城垣,是南北狭长的“回”字形。秦始皇陵园的安置陵寝的小城在西,面向东方,是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按都邑的布局设计的。看来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就是按照国都咸阳设计的,也就是和张仪等人设计的成都城差不多。不仅陵园布局的设计是仿效都城结构的,甚至采用挖掘鱼池来取土的方法也是效法都城的建筑的。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特点及源起

根据目前考古调查发掘的已有成绩,秦始皇陵园的布局结构有下列七个特点:

一、陵墓有内外两重城垣,是南北狭长的“回”字形。外城四角有警卫的角楼。内外城都是狭长的长方形。陵墓近于方形覆斗式,坐落于内城的南半部。内外城的南部,东、西、南三面都有双重城门,陵墓正处于这三个双重城门的交会点上。

二、在陵墓以西墓道的一个配房中,埋有成组的车马,既有髹漆的木车,又有彩绘的铜驭手和铜车马。已经发掘出两组铜车马,都是由铜驭手驾驭的四匹铜马的大型铜车。

三、在陵墓西北角的内外城之间,发现有左右饲官的建筑遗址。出土陶壶盖的陶文,有作“丽山$官”“左”和“丽山$官”“右”的。“$”、“饲”同字。饲官是陵寝中供给饮食的官,包括每天多次供奉墓主的饮食在内。

四、在内城中心,南距陵墓封土150米处,有一组建筑遗址,有讲究的门道和地面,有的用素面石板铺地,有的用很精美的线雕菱纹铺地石铺地,石上还有编号,还出土有直径61厘米的大半圆形瓦当,可以想见当年建筑的宏伟壮观,可能是部分寝殿的建筑所在,至少是寝殿建筑的附属建筑。

五、从上述内城中心的寝殿建筑遗址,向东有一条东西向的长墙,直到东边内城;同时向北有一条南北向的长墙,直到北边内城。这样使内城的东北部隔划成一个长方形的区域,向北有门可以通向外城,向南有门可以通向陵寝和陵墓。这个有隔墙的长方形地区,可能是用来居住管理陵园的官吏和供奉陵寝的宫女的。在内城北部中间南北向的隔墙以西地区,也作长方形,只是南边没有隔墙而和陵墓连通,这该是寝殿以及附属建筑分布之处。

六、在陵墓的内外城的南部以东,有一长条南北向的陪葬墓地区,当是一些亲属和大臣的葬地。

七、在陵墓东边外城以东1000米处,正当东门大道的北侧,有三个放置兵马俑的从葬坑;南边是个东西向的长方形大坑,现已建成兵马俑博物馆的陈列室;北边有和南边长方形大坑并行的两个东西向的坑,东面的坑有点像矩尺形,西面的小坑作西向的凹字形。三个坑大约埋葬有步兵、车兵、骑兵等俑近万件,马五百多匹,木质战车一百三十多乘,组成了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在兵马俑坑以西800米处,还有马厩坑。

整个陵园规模很大,坐落在丽山北麓,面向东方,形势雄伟。西部为陵寝所在,陵寝外围筑有狭长的双重长方形城墙。陵墓在内城的南部,占有整个陵园的西南角。寝殿及其附属建筑在内城中心及西北边。陵园中部的南方,正当狭长“回”字形城的南部(陵墓所在)以东,有南北向的长条陪葬墓区。陵园东部的东门大道以北有三个兵马俑坑,排成庞大军阵而面向东方。在兵马俑坑以东的东门大道上,还该有门阙的建筑。(www.daowen.com)

秦始皇陵园的安置陵寝的小城在西,面向东方,是按“事死如事生”的礼制,按都邑的布局设计的。就是《吕氏春秋·安死篇》所说:“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都城,都是由小城和大城结合组成的。建置宫廷的小城,都筑在都市人民居住的大城西边。齐国都城临淄,长方形小城和大城的西南角连接。赵国都城邯郸,平面成“品”字形的小城也在大城的西南角地方。郑、韩先后建都的新郑,近于方形的小城和大城的西北角连接。秦国都城咸阳,虽然发现了宫殿遗址,但是由于留存的遗迹不多,整个咸阳城的布局不清楚。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秦国在灭亡蜀国之后,张仪等人设计所修建的成都城,也是小城和大城相连接的。《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惠王二十七年仪(张仪)与若(张若)城成都,周回二十里,高七丈。”又说:“成都县,本治赤里街,若(张若)徙置少城城内,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闾,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用以养鱼,今万岁池(当作万倾池)是也。”这个成都城的重新修建,是按国都咸阳的布局规模的。不仅“修整里闾,市张列肆”,是“与咸阳同制”的;而且设置少城,把官吏治所徙置少城城内,“营广府舍”,也是“与咸阳同制”的。成都的少城也接连在大城的西边。左思《蜀都赋》说:“亚以少城,接乎其西。”《读史方舆纪要》更有具体的解释:“成都府城,旧有大城、少城。大城,府南城也,秦张仪、司马错所筑。……少城,府西城也,惟西、南、北三壁,东即大城之西墉。昔张仪既筑大城,复一年又筑少城。《蜀都赋》‘亚以少城,接乎其西’,即谓此也。晋时两城犹存。”根据这个说明,成都的少城在大城之西,少城只西、南、北三面有城墙,东城墙即利用大城的西城墙。这种建筑方式,和郑韩古城、临淄古城相似。既然成都是“与咸阳同制”的,那么,秦都咸阳的布局结构,也该是小城接连在大城西边的。

看来秦始皇陵园的布局,就是按照国都咸阳设计的,也就是和张仪等人设计的成都城差不多。把双重围墙的陵寝造在陵园的西部,陵墓造在陵园的西南角,就是按照咸阳和成都的小城(即宫城)造在大城西边的布局的。不仅陵园布局的设计是仿效都城结构的,甚至采用挖掘鱼池来取土的方法也是效法都城的建筑的。修筑成都城的时候,从“去城十里”地方取土挖成鱼池。建筑秦始皇陵园的时候,同样从东北五里地方取土挖成鱼池。《水经注·渭水》说:“水(指鱼池水)出丽山东北,本导源东流。后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污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在秦始皇陵东北五里,周围四里,池水西北流,径始皇冢北。”鱼池在今陵园东北五里吴家寨子附近的低洼地带。

为什么都城中建置宫廷的小城要筑在大城的西边呢?为什么秦始皇陵园中建置陵寝的长方形小城要筑在陵园的西部呢?因为按照当时的礼制,以西方为上,尊长应该居住在西方。《风俗通义》(《艺文类聚》卷六十四、《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天中记》卷十四引)说:“宅不西益。俗说西者为上,上益宅者,妨家长也。原其所以西上者,《礼记》‘南向北向,西方为上’,《尔雅》‘西南隅谓之釽’,尊长之处也。不西益者,难(一作恐)动摇之耳。”以西方为上,以西南角作为尊长之处,是当时流行的习俗。《论衡·四讳篇》驳斥当时“讳西益宅”的风俗说:“夫西方,长老之地、尊者之位也。尊长在西,卑幼在东。……夫墓,死人所藏;田,人所饮食;宅,人所居处。三者于人,吉凶宜等,西益宅不祥,西益墓与田,不言不祥。”从这里,可知东汉初年人们对“西益宅”认为不祥,对“西益墓”不认为不祥,对墓葬的吉凶已不那么讲究了,王充就用这一点来提出反驳;但是他也还确认尊长应居西方,卑幼应居东方,说明这种习俗在当时还很流行。

这种以西方为上的习俗,历史悠久,是沿袭古代礼制的。《礼记·曲礼上》说:“为人子者,居不主奥。”郑玄注:“谓与父同宫者也。不敢当其尊处,室中西南隅谓之奥。”古代宫室的建筑,前面是“堂”,方向朝南,以居于北方而南向为尊。后面是“室”和“房”,则以居于西方而东向为尊。室中西南角叫“奥”,是尊长居住之处,小辈是不能居住的。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通例上》有一条通例:“凡室中、房中拜以西面为敬,堂下拜以北面为敬。”他列举例证来证明这条通例,解释说:“盖堂上以南乡(向)为尊,故拜以北面为敬;室中以东乡(向)为尊,故拜以西面为敬。”从宫廷的建筑来看,前面是“朝”,“朝”有朝见臣下、举行朝议、处理政务的“堂”,“堂”是方向朝南,以居于北方而南向为尊的。从宗庙的建筑来看,前面是“庙”,“庙”有举行朝拜祭祀的“堂”,同样是方向朝南而以南向为尊的。至于“朝”和“庙”后面的“寝”,主要作为内部饮食、生活、安息之处,就以居于西方而以东向为尊了。陵寝的“寝”,也该相同。秦始皇陵园以西方为尊,当是沿用古代礼制的。

秦始皇陵园的布局,把陵墓安置在整个陵园的西南角,是按照古礼以西南隅作为尊长之处的;把建置陵寝的长方形小城筑在陵园的西部,是按照礼制以西方为尊的;把陪葬墓区放在陵园的中部南方,正当陵墓的东方,因为按照礼制是“尊长在西,卑幼在东”的。陵园整个朝向东方,在东方正中设有大道和东门阙,因为按照礼制以东向为尊的。陵园的东门大道,相当于后世陵园的“神道”,是整个陵园的主要通道。在东门大道以北布置有三个兵马俑坑,排列成面向东方的庞大军阵,是有其用意的:一方面用来表现东向为尊的礼制,一方面又是用来表现秦朝威镇东方的形势。秦始皇在完成全国统一以后,把注意力集中于东方地区。他五次大规模地出巡,三次到了东方的海滨;他七次刻石歌功颂德,都安置在东方,除碣石刻石在东北沿海地方和会稽刻石在东南近海地方以外,其余五块刻石都在今山东,峄山刻石和泰山刻石分别在峄山和泰山,琅邪台刻石在海滨的琅邪台,之罘刻石和东观刻石在海边的之罘山。还值得注意的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史记·秦始皇本纪》),就是在今连云港西南的朐县建造了“秦东门阙”。东汉熹平元年《东海庙碑》说:“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隶释》卷二)按地球的经纬度来看,这个“秦东门阙”的位置,正好对准国都咸阳和秦始皇陵园的东门大道。秦始皇这样重视东方,并且针对国都咸阳和自己陵园东门大道,在东方海滨建造石刻的“秦东门阙”,无非用来表示自己是坐镇西方、面向东方的最高尊长,也就是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值得我们特别重视的是秦始皇陵园的位置,正居于国都咸阳以东的正东方向,而朐县的“秦东门阙”又正居于咸阳和丽山园以东的正东方向,说明丽山园位置的设计是有用意的,用来表示墓主坐镇西方、面向东方的最高尊长的地位的。

与这个秦始皇陵园有关的,还有祭祀秦始皇的宗庙。陵园是秦始皇初即位时亲自开始营建的,宗庙是在统一六国以后一年由秦始皇亲自建造的。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二十七年)秦始皇在渭水以南造了信宫,不久改名极庙,说是“庙象天极”,并且“自极庙道通郦山”。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又命令群臣讨论始皇庙的尊号,于是尊称极庙为“帝者祖庙”(《史记·秦始皇本纪》)。从秦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来看,这座称为极庙的秦始皇庙是设有“庙”和“寝”的,既用牺牲来祭祀“庙”,也还用全国各地山川的特产来奉献“寝”。所以群臣在上奏建议始皇庙尊号时说:“今始皇为极庙,四海之内,皆献贡职,增牺牲,礼咸备,无以加。”

为什么秦始皇造好自己的宗庙又要使这所宗庙“道通郦山”呢?看来和当时的宗教迷信有关。因为他们迷信死者灵魂保藏在陵墓的墓室中,陵侧设“寝”是便于灵魂用作饮食起居之所。秦始皇所以要在陵寝和宗庙之间造好通道连接起来,就是为了便于陵寝中死者灵魂到宗庙里去接受祭祀的典礼。这种由皇帝自己预先造宗庙的制度,为西汉皇帝所沿袭。这种在宗庙和陵寝之间筑通道相连接的办法,也为西汉皇帝所沿用。自汉惠帝听从叔孙通的建议,在渭水以北重建一座高庙,称为“原庙”,使之靠近高祖的长陵,便于每月把高祖衣冠从陵寝中搬出到原庙去接受祭祀。此后西汉作为定制,在每个皇帝陵园的附近都建设宗庙,在陵园和宗庙之间都筑有通道,叫做“衣冠所出游道”或“衣冠道”,都要“月一游衣冠”。西汉在陵园和宗庙间建筑通道的办法,很明显,是沿袭秦始皇“自极庙道通郦山”的设施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