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园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创立以后的产物。但是它还是有来历的,它是在战国时代各国君王的陵寝制度的基础上创设的。
原来殷周君王的墓葬是没有坟丘和陵园的,即《易·系辞传》所说“古之葬者……不封不树”。按照目前已有考古资料,结合文献来看,中原地区的墓葬兴建坟丘,起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代,随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阶级关系的变动、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的创立、封建的等级制度的推行,坟墓的等级制逐渐形成,坟墓的形制、高低大小以及所种树木的多少,都成为坟墓等级的主要标志。其中高大的就可以和山陵相比,《吕氏春秋·安死篇》说:“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续汉书·礼仪志》刘昭注引作“若山陵”、“若林薮”。
随着坟丘式墓制的推广,名称也发生变化。春秋以前,墓葬一般称为“墓”。“冢”原是指高起的山顶,“坟”原是指高起的土堆,“丘”原是指高起的土丘。到战国时代,由于坟丘式墓制的推广,就通称为“丘墓”、“坟墓”、“冢墓”了。“陵”原是指山陵,从战国中期起,君王的坟墓造得“高大若山”,就开始称“陵”了。公元前335年赵肃侯“起寿陵”(《史记·赵世家》),这是我国历史上君王坟墓称“陵”的最早记载,也是活着的君王起建“寿陵”的最早记载。秦国是从秦惠文王开始称“王”的,同时他的坟墓也开始称“陵”。《史记·秦始皇本纪》末段依据《秦纪》,记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惠文王卒于公元前311年,秦武王卒于公元前307年,时间较赵肃侯“寿陵”略迟。现在赵肃侯所建的“寿陵”,已不可考。秦惠文王和秦武王的两个陵,还完整地保存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以北的周陵乡所在地。秦惠文王“公陵”的形制是长方形覆斗式。秦武王“永陵”在“公陵”以北二百米处,形制略呈圆形。过去曾经长期被误认为周文王陵和周武王陵。此后秦国君王坟墓就沿用“陵”的名称,例如秦孝文王“葬寿陵”(《史记·秦始皇本纪》末段)。秦始皇即位以后,立即营建陵园,就是沿袭这种建筑“寿陵”的制度的。
然而秦始皇没有沿用战国时代赵、秦、楚等国把君王坟墓称“陵”的礼制,把自己的坟墓称为“山”,定名为“丽山”,把自己的陵园称为“丽山园”。这从出土的铜钟铭文作“丽山园”和出土陶壶盖的陶文作“丽山$官”,可以得到明证。他之所以不称陵而称山,可能用来表示皇帝陵墓的等级要高出于战国时代各国君王之上。《水经注·渭水》说“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是有根据的。他之所以把自己陵墓定名为“丽山”,就是借用附近丽山原有的“美名”。《水经注·渭水》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丽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丽山之或作郦山,或作骊山,都是后起的写法。
帝王陵墓之所以称为“山”或“陵”,不仅因为它造得高大如山陵,更重要的是,借山陵之名用来表示墓主属于封建等级制中的最高级。战国时代统治阶级已用山陵比作最高统治者,常常隐讳地称最高统治者去世为“山陵崩”;同时君王为了避免不吉利,把生前所造坟墓称为“寿陵”。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把他葬到丽山,“树草木以象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明秦始皇尊称自己陵墓为“山”,确是要比作山陵,用来表示他的最高等级地位的。(www.daowen.com)
附带要指出的,就是汉魏之际的坟墓,称“陵”的不限于皇帝,王公也可称“陵”。《风俗通义》卷十“陵”条说:“陵有天生自然者(“生”原作“性”,从《水经注·渭水》引改正),今王公坟垄,各称陵也。”《后汉书·明帝纪》和《章帝纪》有祭祀东海恭王陵、东平宪王陵等记载。汉魏之际王公坟墓确实有称“陵”的。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有“上下相通”条,引用许多史料,断言“陵之施称于尊极,不属王公以下,此自南北朝以后然尔”。他还引用《水经注·河水》有子夏陵、《西京杂记》称董仲舒墓为下马陵等,推定南北朝以前“人臣得称陵”。刘宝楠《汉石例》有“墓域称陵”条,依据《水经注·汾水》有晋襄公陵,《水经注·河水》引《十三州记》讲到雷首山南的夷齐墓“陵柏蔚然”等等,断言“似商周之际,已通名陵”。其实,所谓子夏陵、下马陵、晋襄公陵,都出于民间流传的俗称,不足为凭。汉魏之际皇帝以下,只有分封的藩王和三公之类的大臣可以称墓为“陵”,“陵”依然是少数高级封建统治者坟墓特有的称呼,并不是臣下都可以随便称墓为陵的。“陵”并非古代君臣上下的通称。
秦始皇创设第一个皇帝的陵园,并不是凭空设计的。他有战国时代各国君王的陵寝作为蓝图,如同他“写放”各国的宫殿式样在咸阳兴建一样。东汉蔡邕《独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汉官仪》(《后汉书·明帝纪》注引)、《续汉书·祭祀志》都有相同的记载。墓侧起建大规模的寝殿,是从秦开始的。而墓地起“寝”是起源很早的。在“寝”中布置饮食生活用具,像活着一样供奉,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先秦的墓上建筑,就是陵寝的“寝”的性质。不仅河南辉县固围村魏王陵和河北平山中山王陵的墓上建筑,属于“寝”的性质。就是河南安阳的小屯5号墓以及大司空村的11、12、301、311、312等号商代墓葬上的建筑,也是属于“寝”的性质。请参看前文《先秦墓上建筑和陵寝制度》。这种原始宗教信仰,还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例如在云南省基诺族人农村公社的公共墓地上,就可以看到,人死后,把棺木抬到墓地上挖坑深埋,不留坟丘,墓表搭起一所小竹房,内设竹桌,以供奉食物,死者亲属一般每天要到墓地竹房内献食三次。大多数村寨有献食数月至一、二年的习惯(见易谋远《基诺族人的农村公社及其历史略探》,刊《魏晋隋唐史论集》第一辑)。基诺族人埋葬后不留坟丘,这不是和殷周人墓葬不起坟丘相同么?基诺族人在墓表搭起竹房,不是又和商代以至战国的墓上建筑相同么?基诺族的死者亲属每天要到墓地竹房内三次献食,不是又和古代帝王陵寝中每天要多次奉献饮食相同么?说明陵寝制度该是起于原始的宗教信仰。
陵墓设“寝”的制度历史悠久,战国时代各国君王普遍推行。《吕氏春秋·安死篇》在叙述“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的同时,还说:“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就是指“寝”而言。因而秦始皇可以在集大成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