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宋以后陵园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唐宋以后陵园建筑的演变与发展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已在上编说明从唐、北宋陵园建筑到明清陵园建筑有很大的变迁。而明陵的石象生制度也受到北宋陵的影响。我们认为,陵园建筑格局的变化主要该是适应礼制改革的需要,不能单纯地从建筑排列形式的变化来分析。北宋陵园在南神门内约10米处,即筑有宏伟的献殿。所以这样把明清陵园恩殿和明楼宝顶的组合,看成是出于南宋陵园上下宫串联一起的演变,显然是不确当的。十分明显,明清陵园建筑是以宫殿建筑作为其模式的。

我们已在上编说明从唐、北宋陵园建筑明清陵园建筑有很大的变迁。所以会产生这样大的变迁,主要是由于明太祖改革了礼制,废止了留宿宫女、在“寝”中日常供奉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因而取消了寝宫(即下宫)的建筑,扩展了祭殿的规模,造成了三进院落的格局。

近读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其第六章第五节有关北宋和南宋陵墓部分,对于这点另有看法,认为转折点在于南宋采用权宜之计,把北宋时分离的上下宫串联在同一轴线上。他说:

南宋诸帝死后,为了日后归葬中原,仅在绍兴建临时性质的陵墓,虽有上下宫,但无石象生(按即石刻群),且将棺椁藏于上宫献殿后部的龟头屋内,以石条封闭,称为“"宫”。这种权宜方式,把北宋时分离的上下宫串联在同一轴线上。后来明、清陵墓的#恩殿(相当下宫)和明楼宝顶(相当上宫)纳于同一组群内,即由此演变而成。而明陵的石象生制度也受到北宋陵的影响。所以,宋代陵制是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一个转折点。(第222页)(www.daowen.com)

这一说法是可以商榷的。我们认为,陵园建筑格局的变化主要该是适应礼制改革的需要,不能单纯地从建筑排列形式的变化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史》认为宋代把“陵的本身称为上宫”,这是沿用《河南巩县宋陵调查》(《考古》1964年第11期)的看法。《河南名胜古迹丛书》之一《北宋皇陵》(中州书画社1981年出版)又另作解释:“上宫,由鹊台、乳门、神道及石刻群等部分组成。”看来两种解释都不确切。“上宫”是对“下宫”而言,“下宫”是沿用唐代名称,即是寝宫,是供墓主灵魂居住、游乐、休息的地方,也是宫女日常供奉起居饮食的地方。“上宫”当即指献殿,是举行隆重的朝拜献祭典礼的殿堂。北宋陵园在南神门内约10米处,即筑有宏伟的献殿。现在宋太宗永熙陵的南神门内还保存有献殿遗址,有一“神台”,用青石做成,长6米,宽4米,厚0.5米。我们以《政和五礼新仪》所载《奉告诸陵上宫》(或作《进献诸陵上宫仪》)以及《宋史·礼志》所载“上陵之礼”来作比较研究,可知“上宫”是用“牲牢、祝册”祭祀的宫殿,“设神御座于殿上”,决非指陵墓中的皇堂(即地宫)而言。《中国古代建筑史》认为明清陵园的´恩殿相当于“下宫”,明楼宝顶相当于“上宫”,也是错误的。明清的´恩殿即是唐宋的献殿,用于隆重的朝拜献祭,这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恩殿决不相当于“下宫”,应该相当于“上宫”。至于明楼宝顶,当然不能和“上宫”相当。所以这样把明清陵园´恩殿和明楼宝顶的组合,看成是出于南宋陵园上下宫串联一起的演变,显然是不确当的。宝顶就是指陵墓,´恩殿相当于唐宋的献殿。唐宋的献殿就造在陵墓之前。明代陵园依然把´恩殿作为陵墓前建筑的主体,基本布局还是沿袭唐宋的,只是按照当时的宫殿建筑扩展成三进的格局,用来增强皇帝的威严而已。

唐宋以后宫殿建筑,都是把大小不同的殿堂集结在一条从南向北的中轴线上,明清北京城中宫殿的建筑,就是继承过去传统方式而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天安门、端门进入宫城,沿着中轴线就有多进的宫殿,宫城之后矗立着高起约五十米的景山,成为中轴线部署的最高峰,成为全城突出的制高点。明清的陵园的建筑,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从大金门,经过神道,进入文武方门,所有主体建筑,包括享殿、方城明楼,都排列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明楼之后矗立的圆形“山陵”,即所谓“宝顶”,成为中轴线部署的最高峰,成为居高临下的突出的制高点。十分明显,明清陵园建筑是以宫殿建筑作为其模式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