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十八陵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十八陵区: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历代封建王朝建设陵区,往往在离京都不远的地方,是为了便于保护、管理、供奉以及朝拜、祭祀。北宋陵区的范围较小,八陵集中在今河南巩县伊洛河东南地区,它们之间相距不过二十里左右的范围,各个陵园的规模也较唐陵为小,但是这种集中陵区的设置,更便于造成“威严”的声势,所以为后代帝王所效法。

战国中期国君开始兴建陵墓起,同时就有陵区的设置,往往用两个以上的陵墓排列成一个陵区,这也是用来显示君王“威势”,作为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的。

战国中期秦惠文王的公陵和秦武王的永陵,都造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以北的周陵乡,形成一个陵区。两陵南北直列,永陵在公陵正北的二百米处。看来方向都是坐西朝东的。后来秦昭襄王和秦庄襄王都葬在#阳(《史记·秦始皇本纪》末段),#阳一作芷阳,在今西安市东北。《史记·秦本纪》说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归葬芷阳”。说明芷阳又是一个陵区。《水经注·淄水》所说的四豪冢,或称四王冢,是齐威王、齐宣王、齐盡王、齐襄王的陵墓,“东西直列”,在今山东临淄东南淄河村西南,东南离胶济铁路只有100多米,在四王冢以北50米处,还有东西相连的几座小墓,当是陪葬墓。这是齐国的陵区。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北的丘陵地区有五座赵王陵,两座在永年县的温窑村,三座在邯郸县的陈三陵村和温窑村,均在小山顶上修筑成长方形的陵台,封土堆四个近方形,一个长方形,分别高3 米、5.5 米、6米、12米、15米不等。陵台四围原有围墙,有一座尚存残墙,陵台东边有东西笔直的大路,作斜坡形,说明陵园都是坐西朝东的(河南省文管处等《河北邯郸赵王陵》,刊《考古》1982年第6期)。在今湖北江陵以北的楚都纪南城周围的纪山、八岭山、雨台山、马山和长湖边上,分布的楚墓很多,也有陵区存在。在今湖北宜昌附近,被秦将白起烧毁的夷陵,当是楚国的陵区。

西汉帝陵,除了文帝霸陵和景帝杜陵位于渭水之南以外,其余九个帝陵就横排分布在渭水之北咸阳五陵原上,按地势从东北偏向西南,形成一个陵区。西汉帝陵都坐西朝东,整个陵区也是坐西朝东。这和秦始皇陵坐西朝东是一致的。因为按照当时礼制,居于“寝”内,以坐西朝东为尊。最先建置的高祖长陵,是坐西朝东的,陪葬墓都在东方,陵园前的大道也设在东方。《东观汉记》载:“萧何墓在长陵东司马门道北百步。”(《史记·萧相国世家》集解引)所谓“东司马门道”,就是陵园东方大门口的大道。茂陵也是坐西朝东的,请参看下编的《秦汉陵墓考察》第二节。其他诸陵也都是一样的布局。西汉在陵园附近还有设置陵邑的制度,从高祖长陵起,到昭帝平陵为止,先后迁移东方豪富居住到陵园附近,建成陵邑。每个陵邑有五千户到一万多户。不仅使用这些人来保卫、保养、供奉陵园,还借此推行强本弱末、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陵邑归九卿之一的太常管辖,不属于郡的范围,这是封建王朝着手建设陵区的开始。此后历代王朝虽然没有设置陵邑,但是对于陵园的建设始终是十分重视的。

历代封建王朝建设陵区,往往在离京都不远的地方,是为了便于保护、管理、供奉以及朝拜、祭祀。西汉建都长安,它的陵区,主要在长安东北到西北的五陵原上,也有少数在长安的东南地区。东汉建都洛阳,它的陵区,分布在洛阳的西北和东南两个地区。据《帝王世纪》(《续汉书·礼仪志》注引)记载,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和灵帝文陵是一个陵区,都在洛阳西北,原陵、恭陵、宪陵都在洛阳西北十五里,文陵在洛阳西北二十里。现在洛阳以东汉魏故城西北有四个东汉大冢,最远的靠近黄河,在孟津老城西北七里铁树村附近,如今定为原陵,是正确的。在原陵以南十里,三十里铺东南,有三个大冢南北直列,如今定为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显然和记载不合。当是恭陵、宪陵、文陵之所在。《帝王世纪》说原陵“去洛阳十五里”。实际不止十五里,当有脱误。东汉开始举行“上陵”的朝拜祭祀典礼,在殿堂上举行朝拜的礼仪,是以坐北朝南为尊的。该是由于这个缘故,从东汉起,陵园的布局改为坐北朝南了。现在三大冢以南的象庄上有一头大石象(据说另一头已全陷入泥中),当是向南伸展的神道两旁的石刻。据《帝王世纪》,东汉多数帝陵在洛阳东南三十多里,目前还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魏晋是陵寝制度的衰落时期。到南北朝时期,北魏冯太后开始营建永固陵,接着孝文帝又以洛阳西北邙山一带兴建陵区,以孝文帝长陵为中心,宣武帝景陵和孝庄帝静陵在长陵西南,向东为鲜卑族的集体墓地。南朝各代在国都建康(今南京)附近,也都选择山地作为陵区。例如齐梁两代陵区的总入口处在今江苏丹阳以东的陵口镇,那里就陈设有比一般陵墓前形制较大的石麒麟一对作为标志。南朝各代选择山地建设陵区,陵墓都背依山麓或山腰,面临平原,在平原上设置祭享用的建筑以及长距离的神道和石刻,从而造成气势雄伟的格局。(www.daowen.com)

唐代陵区设置在关中盆地北部,即在渭北第二道黄土高原北山各岭。这是因为咸阳五陵原早已成为汉代陵区,同时要采用“依山为陵”的建筑方式,就不得不把陵区向北推展,东西绵延近三百里,分布成为扇面式。其中除四陵建筑在平地的以外,其余十四陵分别建筑在山岭的顶峰之下,居高临下,造成“南面而立,北向而朝”的形势。

日常侍奉的“寝宫”(即下宫)设于山下,上陵祭祀用的“献殿”建于山上陵墓之前,并在长距离的神道两旁陈设一系列的石刻群,以壮大“威势”。例如乾陵神道上共有三道门,从第一道门到地宫墓门约长八里。

北宋陵区的范围较小,八陵集中在今河南巩县伊洛河东南地区,它们之间相距不过二十里左右的范围,各个陵园的规模也较唐陵为小,但是这种集中陵区的设置,更便于造成“威严”的声势,所以为后代帝王所效法。北宋八陵可以分为四组:最先建置的永安陵(太祖之父)、永昌陵(太祖)、永熙陵(太宗),在巩县(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的西村以北,以永昌陵为中心,东南为永安陵,西北为永熙陵。其次建置的永定陵(真宗),在前三个陵以北的蔡庄北面。再次建置的永昭陵(仁宗)和永厚陵(英宗),又在永定陵以北的巩县城区西南。最后建置的永裕陵(神宗)和永泰陵(哲宗),则在永昌陵西南的八陵村以南。值得注意的是,每个陵都建有寺院,有相当的规模。为真宗建置的罗汉寺,在永定陵东南较远的罗汉寺村。为仁宗、英宗合建的昭孝寺,在永昭陵、永厚陵西北的康店村寺沟。为神宗、哲宗建立的宁神寺,在永裕陵、永泰陵的东北地区。陵园旁边设置寺院,是从东汉开始的。《洛阳伽蓝记》说:“明帝崩,起癨洹(禅院)于陵上。自此以后,百姓冢上或作浮图焉。”宋代继承了这个风气而又有扩展。宋陵因为离开国都开封较远,为了便于皇帝祭祀,还在陵区设有三个行宫孝义宫在永昭陵、永厚陵以北的孝义镇。永安宫在永定陵西南的芝田镇,而宋仁宗起建的会圣宫,离开陵区较远,在陵区西北伊洛河以北的凤凰山上,山下有温泉,当是取其自然环境比较优美。现在仅存大石碑一通,高9.2米,宽2.19米,厚0.55米,立于宋仁宗景元年(1034年)。由此也可见其陵区建筑必然十分巨大。

明十三陵就是一个以明成祖(年号永乐)长陵为中心的集中的陵区。在陵区南北长达十四里的中轴线上,有一条显示帝王“尊严”的神道,正门前竖立有五门六柱十一楼的白石大牌坊,大宫门黄瓦红墙而有三大门洞,门内设有碑亭,碑亭四角有白石华表,从碑亭往北,两旁排列有石兽二十四、石人十二,石刻尽处便是棂星门(或称龙凤门),进门后便见丛山环抱中一处处山坡下、一片片密林中,掩映着一座座金色殿顶,这便是各个帝陵之所在。整个陵区全景便展现在眼前。唐和北宋诸陵,在每个陵的中轴线上建有门阙、神道和石刻群,自成体系。而明十三陵不同,十三个陵只有公共的牌坊、碑亭、神道和石刻群,成为一个统一的陵区。至于各个陵的享殿、方城明楼等建筑,又自成一个独立单位。陵与陵之间的距离,少到一里,多到十多里。长陵位于中轴线北端,其他十二陵分布东西两侧。各陵格局基本一致,但规模差别很大,其中以长陵最大,明世宗(年号嘉靖)永陵、明神宗(年号万历)定陵次之,其他的较小。清代的东陵和西陵基本上沿用明代制度,变化不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