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墓碑的起源与演变:从古至今

墓碑的起源与演变:从古至今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墓碑起源于下葬时用来牵引放下棺椁的丰碑。而碑刻的出现,却要迟到东汉。季禹墓前的刻石。但是我们认为,东汉的墓碑还是起源于下葬时用以拖鹿卢、引以下棺的丰碑。东汉是墓前石碑广泛风行的时期。墓碑有家属或宗族中人设立的,又有弟子、门人设立的,更有友人、故吏、地方官设立的。可能梁的陵墓制度有树立石碑的规定。据记载,昭陵在宋时尚有石碑八十多座,可知损失很多。可以说,这是碑刻中巨大的制作。

墓碑的起源与演变:从古至今

古代宫殿和宗庙的庭中有碑,用来牵住祭祀用的牲,并用来观察日影,推断时间。《仪礼·公食大夫礼》:“庶羞陈于碑内,庭实陈于碑外,牛、羊、豕陈于门内。”《礼记·祭义》:“祭之日,君牵牲,……既入庙门,丽于碑。”《仪礼·聘礼》郑玄注:“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引阴阳也。凡碑引物者,宗庙则丽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古代举行葬礼,用有圆孔的碑施以鹿卢(滑车),用绳索牵引,把棺放下墓圹。《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郑玄注:“丰碑,斫大木为之,形如石碑,于椁前后四角树之,穿中,于间为鹿卢,下棺以H绕。”《礼记·丧服大记》:“凡封用I去碑负引。”郑玄注:“凡柩车及圹,说(脱)载除饰而属绋于柩之缄,又树碑于圹之前后,以绋绕碑间之鹿卢,挽棺而下之。”

墓碑起源于下葬时用来牵引放下棺椁的丰碑。《释名· 释典艺》:“碑,被也。此本葬时所设也(今本“葬”误作“王莽”,从毕沅据《广韵》等书改正),施鹿卢,以绳被其上,引以下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无故建于道之头(毕沅云无故即物故),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后人都有相同的说法。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二“碑表”条,引用封演《封氏闻见记》、孙宗鉴《东皋杂录》、李绰《尚书故实》等书,认为“古碑皆有圆孔”,“汉去古未远,犹有丰碑之遗像”。这一说法是可信的,现存一些东汉的石碑如曲阜孔庙的孔谦碑等,不但碑身有“穿”(圆孔),碑头还有凭以栏绳索使之易于滑动而又不致外脱的槽,称为“晕”。

从石刻的历史来看,刻石自颂,开始于秦始皇。而碑刻的出现,却要迟到东汉。欧阳修《集古录》说:“至后汉以后始有碑文,欲求前汉碑碣,卒不可得。”现存东汉石碑,碑的上端(所谓碑额)有圭形、半圆形、方形三种,圭形和半圆形的大都在上部或中部有一圆孔。

现在发现的墓地刻石,以河北平山中山王陵墓地的守丘刻石为最早,见张守中《中山王J器文字编》(中华书局1981年版),当是守墓者的题记。西汉霍去病墓地的一石兽上发现“左司空”题字,大石块上发现“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孟”的刻字,当是题名性质。至于居摄二年坟坛刻石两块,又是坟前祭坛建筑上的题字,这些都和后世墓碑的性质不同。

在西汉刻石中,只有?季禹刻石、莱子侯刻石和河平元年左元异墓石,可能是墓前的刻石。?季禹刻石:“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八月丁亥平邑(?)□里?季禹。”从内容来看,可能是?季禹墓前的刻石。莱子侯刻石:“始建国天凤三年(公元16年)二月十三日莱子侯为支人为封,使K(?)子食等,用百余人,从子孙毋坏败。”“支人”是指宗支之人,“封”指封墓,“K”有人识“储”,“用百余人”是谓使用一百多人建造冢墓,这也该是墓前的刻石。河平元年左元异墓石有两件,一件作“河平元年西河中阳光里左元异造作万年庐舍”,当时西河郡中阳即今山西省中阳县,所谓“万年庐舍”,当即寝和祠堂等建筑;另一件作“使者持节中郎将莫府奏曹史西河左表字元异之觶”,“觶”即是“墓”的异体字。这些都应是墓前的刻石。这些西汉墓前刻石,就是东汉设置墓碑的先声。

但是我们认为,东汉的墓碑还是起源于下葬时用以拖鹿卢、引以下棺的丰碑。这种丰碑原来都用木制。前引《周礼》郑玄注说:“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该是有依据的。最初的墓碑,只是这种引以下棺的木制丰碑留放在墓前,写上墓主姓名、爵里和行事。在东汉以前,皇帝和官僚的坟墓之前,所有祠堂、阙、表、碑之类都是木材制成的。到东汉时,由于豪强大族重视上冢礼俗,讲究建筑坟墓,再加上由于炼钢技术的进步,锋利的钢铁工具便于开凿和雕刻石材,于是在建筑石祠、石阙、石柱的同时,更流行雕刻石碑了。(www.daowen.com)

东汉是墓前石碑广泛风行的时期。不仅达官贵人都树立墓碑,就是没有官职的庶民也立墓碑,如《隶释》卷九有《故民吴仲山碑》。不仅成人都有墓碑,甚至幼童也多有墓碑,如《蔡邕集》有《童幼胡根碑》。墓碑有家属或宗族中人设立的,又有弟子、门人设立的,更有友人、故吏、地方官设立的。因此在《隶释》、《金石录》等书中,记载有大量的东汉墓碑刻文。

南北朝隋唐,虽然流行埋在圹中的方形墓志铭刻石,但是树立在墓前的石碑仍然流行。南朝陵墓在神道两旁陈列石兽、石柱的同时,还树有石碑。如梁始兴忠武王萧辵墓、梁安成康王萧秀墓、梁临川靖惠王萧宏墓,都至今保存有石碑,梁文帝萧顺之建陵也残存石碑座。可能梁的陵墓制度有树立石碑的规定。

唐代皇帝陵墓和许多陪葬墓,都有石碑。至今保存的,计有献陵两座、昭陵四十一座、乾陵两座、桥陵五座。据记载,昭陵在宋时尚有石碑八十多座,可知损失很多。其他陵园虽然陪葬墓不多,石刻也有不少损失。现存最重要的石碑是乾陵二碑,一为无字碑,碑首作半圆形,刻有八条蛟龙纹,碑侧绕雕云龙纹,碑高6.30米,宽2.10米,厚1.49米。碑座长方形,也绕雕花纹。另一为述圣记碑,碑通高7米左右,由七大块石累砌而成。最上一层为屋顶形盖子,最下一层为方形碑座,每边宽2.97米。中间五层为碑身,平面方形,每边宽1.86米。

其中自上而下的第一层原无字,仅四角雕一力士像,其余四层的南面刻有《述圣记》全文,共四十六行,每行一百二十字,约共八千字左右,文为骈体,书法工健。碑文为武后撰,中宗(李哲)书。据说“石来自于阗,填以金屑,照耀陵园”(清代林侗《来斋金石刻考略》)。可以说,这是碑刻中巨大的制作。现在除第三层石字迹模糊外,第一、二、四层石尚有许多字可辨认。

关于臣下的墓碑,唐代规定五品以上螭首龟趺,七品以上圭首方趺。明代规定一品以上螭首,二品碑盖用麒麟,三品碑盖用天禄辟邪,七品以上圆首,所有墓碑都用龟趺而尺寸有高低。八品以下限用墓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