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墓前神道上华表的起源和演变解析

墓前神道上华表的起源和演变解析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表主要的作用,确是“表识”。华表又称桓表或和表,华、桓、和三字,古时音同通用。华表有贯柱两出的,也有贯柱四出的。墓前华表原来也是木柱。可知战国时代燕昭王墓前已有华表,也还是木制的。墓道树立华表,西汉时期已很流行。南朝有十二处陵墓,在神道两旁的石兽之前树立有石柱,大都是梁代的陵墓。兹以萧景墓石柱为例加以说明。北朝陵墓的石柱至今没有发现。桥陵陪葬墓中,太子墓多有石柱和石狮一对,公主墓无石刻。

华表原是用木制成的高柱,它的特点就是靠近柱顶的地方,用短的横木或木板贯穿成十字交叉。它是一种柱形的标志,古时常常被用在宫殿、宗庙、亭邮等建筑的前面,也被用在交通大道上,又被用在坟墓之前。

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所谓尧设诽谤之木,只是一种传说,我们不能认为华表就是起源于传说中的诽谤之木。华表主要的作用,确是“表识”。

华表又称桓表或和表,华、桓、和三字,古时音同通用。《汉书·酷吏传·尹赏传》记载尹赏为长安令,捉来轻薄少年数百人关进称为“虎穴”的监狱,待死后就用车运出,“瘗寺门桓东,螩著其姓名”。颜师古注引如淳曰:“瘗,埋也。旧亭传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余,有大板,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如和,今犹谓之和表。师古曰:即华表也。”华表有贯柱两出的,也有贯柱四出的。

墓前华表原来也是木柱。《周礼·秋官·蜡氏》说:“若有死于道路者,则令埋而置螩焉,书其日月焉,悬其衣服任器于有地之官,以待其人。”郑玄注引郑司农云:“螩,欲令其识取之,今之螩橥也。”前引《汉书·尹赏传》也说“瘗寺门桓东,螩著其姓名”。“螩”是一种木柱,不仅用作标志,还用作布告。汉文帝时,淮南厉王刘长(高祖少子)派大夫但、士伍开章等人出去谋反,事被发觉,官吏往捕,刘长把开章藏起来杀死灭口,用棺椁衣衾葬在肥陵(肥水附近地名),“又佯聚土,树表其上,曰:开章死埋此下”(《史记·淮南王传》)。这样在墓上树表,和墓前置螩的性质相同,当是长久流传的风俗。《太平御览》卷一百九十八“华表”条,记载“燕昭王墓前华表”。梁吴均《续齐谐记》又讲到“昭王墓前华表已千年,使人伐之”。可知战国时代燕昭王墓前已有华表,也还是木制的。

墓道树立华表,西汉时期已很流行。哀帝时,原涉扩大先人坟墓的规模,“大治起冢舍,阖A重门”,“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仟’”。这是因为他的父亲曾为南阳太守(《汉书·游侠传·原涉传》)。

用石柱作华表,到东汉才盛行。根据《水经注》记载,东汉官僚墓前,在陈设石阙、石碑、石兽的同时,常常树立有石柱。例如《清水》所记桂阳太守赵越墓,《洧水》所记弘农太守张伯雅墓,《*水》所记安邑长尹俭墓等,都树立有石柱。石柱被用作神道的标志,《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李贤注:“墓前于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因此石柱上往往题刻有“某某官职某某的神道”字样。山东省博物馆所藏汉琅邪刘君墓石柱,北京石景山出土汉幽州书佐秦君墓石柱,形制和雕刻装饰基本相同,柱身圆形,周围雕刻有瓜棱形直纹,柱顶有方石,方石上有“神道”刻文。刘君墓石柱在刻文方石下,柱上刻有双螭拱蟠的浮雕;秦君墓石柱在刻文方石下,柱上两侧刻有石虎烘托的浮雕,虎尾相交其后,下有垂莲纹饰绕柱一周。

南朝有十二处陵墓,在神道两旁的石兽之前树立有石柱,大都是梁代的陵墓。梁代石柱继承东汉的风格,柱身圆形,周围有瓜棱形直纹,柱上有刻文方石,这和东汉石柱相同,但柱顶有莲花纹圆盖及蹲坐小辟邪,却是东汉石柱所没有的。其中以梁吴平忠侯萧景墓、临川靖惠王萧宏墓、南康简王萧绩墓上的石柱保存较完整,形制基本相同,但柱身瓜棱形直纹,纹数不一,萧宏墓石柱是二十八道,萧绩墓石柱是二十四道,萧景墓石柱是二十道。

兹以萧景墓石柱为例加以说明。石柱通高650厘米,柱身高420厘米,座高98厘米,盖高51厘米,盖上小辟邪高81厘米。柱身圆形,雕着突起的瓜棱形直纹二十道。柱的上端正面有一块刻文方石,刻有反书隶体“梁故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吴平忠侯萧公之神道”。紧接刻文方石之下有较小的横向长方形石,线雕袒肩、赤脚的持花佛像和缠枝纹。小型长方形石下面又围绳辫,绳辫下边刻双龙交首纹,再下便是圆柱的瓜棱形直纹。柱顶有比柱身稍大的盘形圆盖,盖底和周围雕莲花纹。圆盖上蹲着昂首远眺的小辟邪。整个石柱从上至下浑然一体,显得十分庄严肃穆。(www.daowen.com)

值得注意的是,现存南朝陵墓中,除了梁代多数有石柱外,只见齐武帝萧赜景安陵有石柱,其他诸陵都不见有石柱。据《南史·齐豫章文献王嶷传》记载,齐武帝为了改变宋文帝刘义隆长宁陵神道的路线,“徙其表、阙、麒麟于东冈”,足见长宁陵原也有华表。据《宋书·五行志五》记载,“宋武帝大明七年(463年)风吹初宁陵隧口左标折”,“隧口”是说神道的出口,“标”即华表。《建康实录》记这事作“大风折初宁陵华表”,足见宋武帝刘裕初宁陵原来也有华表。当时这种华表还多用木制,所以会被大风吹折,至今都没有保存。

北朝陵墓的石柱至今没有发现。现存河北易县东南的北齐义慈惠石柱,建于北齐大宁二年(562年),是用来代替北魏原来立的木柱的。北魏在镇压杜洛周、葛荣起义军之后,在此地收拾残骨,集中埋葬,建立木柱作为标志。因此这一北齐石柱,性质和墓前石柱相类,我们可以从此看到北朝石柱的形制。

北齐义慈惠石柱,通高665厘米,柱身高450厘米,座高55厘米,柱顶建有小型石屋和佛龛。柱身用两段浅棕色石灰石垒接而成,为不等边的八角形,四个正面宽40厘米,四隅面宽20厘米。柱身自下往上逐渐收小。柱的上部,约通高四分之一部分,南面保留东南和西南的隅角,形成平面,镌刻题字。“颂文”长达四千多字,遍刻柱身各面。柱顶有正面三间的小石屋,四阿顶,前有四柱,正中两柱之间有佛龛,雕有小佛一座,完全模仿木结构刻成。这和南朝石柱顶盖上雕有小辟邪不同,它是北朝强烈信奉佛教的表现。

唐代陵墓神道两旁石刻,到乾陵才有定制,都是一对石柱树立在石刻群之前,作为神道的标志。乾陵的石柱,八棱形,柱身、柱础和柱顶都有卷草纹雕饰。在陪葬的墓中,只有一些皇族嫡系才有石柱。昭陵陪葬墓中,只是新城公主、长乐公主以及一不知名的方形覆斗式墓,有石人、石羊、石虎和石碑、石柱。乾陵陪葬墓中,只是“号墓为陵”的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墓有石柱。桥陵陪葬墓中,太子墓多有石柱和石狮一对,公主墓无石刻。所有陪葬的大臣墓,都没有发现石柱。即使陪葬在昭陵的功臣如李靖、李F,特许墓造成山形,也只有石人、石虎、石羊而无石柱。可知唐代只准陵墓和某些嫡系皇族的墓才能树立华表。

宋陵石柱也都是八棱形。一般为莲花础座。皇帝陵石柱通身刻有各种龙纹。皇后陵石柱刻有丹凤纹、牡丹缠枝纹等。

宋代以后的皇帝陵墓沿用唐制,都在神道前端树立石柱。只有明孝陵的石柱,位置和唐宋以来诸陵不同,不列于石兽之前,而置于石兽和石人之间,这是特例。其用意不明。可能因为石兽用来驱除鬼怪,石人用作墓主的警卫和侍从,认为神道应从陈列的石人开始。但是明长陵仍把石柱建立在石兽之前,成为明代陵园的定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