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墓祭的起源及祭坛设置探析

墓祭的起源及祭坛设置探析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些突然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灾难,也有向宗庙报告的。至于到墓地向祖先报告的,都是发生的紧急事故。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墓祭开始推行,就开始出现长久祭墓用的祠坛。“墓祭”的起源,如同坟丘式墓葬的起源一样,是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的结果。此礼无墓祭,墓祭变礼也。原来祭祠孔子冢是在祭坛上进行的,后世才移到孔庙中举行。“卿”是对县丞和府丞的尊称,宋洪适已作出正确解释。

墓祭的起源及祭坛设置探析

上文第三节已经谈到,从文献上看,墓祭开始于春秋战国之际。

春秋时代国君有大事,除了到宗庙向祖先请示和报告以外,也有到墓地向祖先请示和报告的。但是,他们到宗庙和到墓地去请示报告是有区别的。到宗庙去请示和报告的,大体上都是正常行动,如为了朝聘、会盟、出征而出行,或者出征之后凯旋、出行之后有功劳回来等等。有些突然发生的重大事故和灾难,也有向宗庙报告的。至于到墓地向祖先报告的,都是发生的紧急事故。或者因为国都被攻破,将要亡国;或者因为国家将被强迫迁移;或者因为在国内斗争失败,将要出奔。详见拙作《试论西周春秋间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一文的第一、二节(收入拙著《古史新探》,1965年北京中华书局版)。在发生紧急事故的情况下,他们向祖先的墓请示和报告,是不可能有什么祭祀仪式的。《礼记·檀弓下》记述颜渊说:“吾闻之,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反其国,不哭,展墓而入。”郑玄注:“展,省视之。”可知“去国”之后,得到“反其国”,也只是“展墓而入”,没有祭墓的。

原来祭墓只是特殊情况下采用的礼仪。根据《礼记·曾子问》孔子对答曾子的话,祭墓只有在宗子出国的时候,庶子因无爵不能到宗庙祭祀,而临时采用的一种补救办法,用来代替宗庙按四季的祭祀。如果宗子在国外死去,这种临时办法就得取消。正因为这样的祭墓是临时性质,所以没有建设祭祀用的建筑,只是在墓地前面“望墓为坛而时祭”。这种祭坛也只是供临时祭祀之用。

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墓祭开始推行,就开始出现长久祭墓用的祠坛。《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安葬以后,“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集解》引《皇览》说:“孔子冢去城一里,冢茔百亩,冢南北广十步,东西广十三步,高一丈二尺,冢前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与地平,本无祠堂。”“瓴甓”是一种狭长的<砖。《尔雅·释宫》:“瓴=谓之甓。”郭璞注:“<砖也,今江东呼瓴甓。”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六引《通俗文》:“狭长者谓之<砖,江南言令甓。”孔子由于其弟子和鲁人尊敬的特殊地位,世代相传,对孔子冢按时举行祭祀,也只有用<砖铺成的“与地平”的祠坛,“本无祠堂”。由此可见,从春秋晚期到秦汉之际,虽然已经逐渐流行“墓祭”,但墓地上也还没有祠堂的建筑,即使像孔子那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冢墓之前也只有用<砖铺成的祠坛。

到战国时代,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发生变革,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地主阶级和富商大贾出现,家族私有财产的继承制逐渐代替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制,人们的家族观念加强,重视已故家长的丧葬,普遍地开始建筑坟丘式的墓葬,同时祭墓的礼俗也开始流行。《孟子·离娄下》所讲齐人有一妻一妾者,到东郭“睩间之祭”的地方乞讨酒肉的故事,说明齐的国都临淄的东郭以外有个墓葬区,经常有人在冢墓之间用酒肉致祭,往往在祭祀以后把酒肉送给乞食者。赵岐注:“睩间,郭外冢间也。”“睩”是指比较高大的坟丘。焦循《孟子正义》引程瑶田《沟洫疆理小记》和王念孙《广雅疏证》两书,都曾对“睩”解释。程瑶田说:“睩之言坟也。”王念孙又说:“《释邱》:睩,冢也。《说文》:冢,高坟也。睩之言般也,《方言》云:般,大也。”这样在坟丘之间举行的祭祀,该是规模不大的,大都不可能建有祠堂。

“墓祭”的起源,如同坟丘式墓葬的起源一样,是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的结果。关于这点,清代学者也已有看到的。宋翔凤《孟子赵注补正》说:

按阎氏(指阎若璩)以此(指东郭睩间之祭)为古有墓祭之切证。《曾子问》:“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时祭,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此礼无墓祭,墓祭变礼也。战国无世禄,宗子多在他国从政,祭墓遂成于此时。后乃浸成风俗,岂可据此而谓古有墓祭乎?

宋氏的解释,虽然不够全面,不够确切,但是他指出祭墓的风俗是由于经济和政治制度发生变革而出现,这是正确的。

顾炎武为了尊重古代礼制,坚持“古不墓祭”主张,否认春秋、战国之际礼制发生变革,甚至认为《史记·孔子世家》所说世代祭祀孔子冢,出于司马迁的误会。他说:(www.daowen.com)

夫礼教出于圣人之门,岂有就冢而祭?至乡饮、大射,尤不可于冢上行之。盖孔子教于洙泗之间,所葬之冢在讲堂之后,孔子既殁,弟子即讲堂而祀之,且行饮射之礼。太史公不达,以为祭于冢也。(《日知录》卷十五“墓祭”条)

顾氏这一推论,只是为了维护“圣人”的“礼教”。这样以“礼教出于圣人之门”为理由,推定司马迁的记载出于误会,显然是武断。司马迁曾到过曲阜,参观孔子庙堂及其中所藏车服礼器,还看到“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他的记载当出于实地考察的结果。他所说鲁人世代祭祀孔子冢、诸儒讲礼于孔子冢,是指孔子去世之后,世代相传的事。他说:孔子“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就是说,孔子的家原有“堂”和“内”,“堂”由孔子自己居住,“内”由弟子居住,后世把它改为“庙”,用来保藏孔子生前所穿的衣冠和所用的琴、车、书。这个所谓“庙”,实际上就是陵寝的“寝”。原来祭祠孔子冢是在祭坛上进行的,后世才移到孔庙中举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设坛祭墓的礼俗,到汉代还很流行。宋赵明诚《金石录》著录有居摄二年(公元7年)坟坛刻石两件:

祝其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

上谷府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

这两块刻石出土后,藏于曲阜孔庙。祝其是东海郡属县,在今山东临沭东。上谷是郡名,郡治沮阳在河北怀来东南。“卿”是对县丞和府丞的尊称,宋洪适已作出正确解释。《隶释》卷十五《广汉属国辛通达李仲曾造桥碑跋》说:“隶刻有《武开明碑》终于吴郡府丞,其子荣碑中书为吴郡府卿,《沈子琚碑》有云县丞犍为王卿,讳某,字季河,据史及碑,则汉人盖有称其丞为卿者。”

关于坟坛,赵明诚说:“坟坛者,古未有土木像,故为坛以祀之,两汉时皆如此。”从东汉墓碑来看,有的特设祭坛,如延熹元年(158年)《郎中郑固碑》载:“先君大男孟子……年七岁而夭,大君夫人所共哀也,故建□共坟,配食斯坛。”(见《隶释》卷六)配食就是配合享祭,“配食斯坛”就是配合享祭于这个墓前的祭坛。也有同时设祭坛和祠堂的。如元嘉元年(151年)《从事武梁碑》载:“孝子仲章、季章、季立,孝孙子侨、躬、子道,竭家所有,选择名石,南山之阳,擢取妙好,色无斑黄,前设>?,后建祠堂,良工卫改,雕文刻画,罗列成行,摅骋技巧,委蛇有章,垂示后嗣,万世不亡。”(见《隶释》卷六)“>”即是“坛”的异体字,“?”即“@”的异体字,该是因为用石建成而字都从“石”。说明武氏在造讲究的石祠同时,还造了讲究的石坛,可知祭坛在东汉还很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