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讨论古不墓祭问题的优化

讨论古不墓祭问题的优化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种说法向来为人们所信从。顾炎武认为确是“古不墓祭”。顾氏认为“此纬书之言,不可信”。《成阳灵台碑》的记载,出于后世传说,不能证明尧的时候已有墓祭。按照古代礼制,死者下葬以后,只在墓旁祭祀地神,没有祭墓主的。根据古文献来看,春秋以前确实没有墓祭的礼俗,墓祭礼俗的兴起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这与当时社会发生变革有关。

东汉建宁五年(173年)正月,蔡邕(官为司徒掾)从灵帝“上原陵(光武帝之陵)”,按照元旦公卿百官亲戚会集宫殿朝贺皇帝的仪式,郡的上计吏依次向殿上先帝御座,“具言俗善恶,民所疾苦”(《后汉纪》卷三十三)。蔡邕慨叹说:

闻古不墓祭,朝廷有上陵之礼,始谓可损,今见其仪,察其本意,乃知孝明皇帝至孝恻隐,不可易夺。……光武即世,始葬于此。明帝嗣位逾年,群臣朝正,感先帝不复闻见此礼,乃率公卿百僚就园陵而创焉,尚书陛西祭设神坐。天子事亡如事存之意,苟先帝有瓜葛之属,男女毕会,王侯大夫、郡国计吏各向神坐而言,庶几先帝神魂闻之。……

后来蔡邕见太傅胡广,胡广叫他应该将此盛况记录下来(《续汉书·礼仪志上》刘昭注引谢承《后汉书》)。蔡邕《独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这里明确说明“古不墓祭”,陵墓的祭祀是从东汉明帝举行上陵礼开始的。这种说法向来为人们所信从。魏文帝黄初三年(223年)下诏也说:“古不墓祭,皆设于庙。”(《晋书·礼志》)

但是,清代学者对于这个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顾炎武认为确是“古不墓祭”。《史记·周本纪》:“武王上祭于毕,东观兵于盟津。”《集解》引马融说:“毕,文王墓地名也。”顾氏认为“此纬书之言,不可信”。《礼记·曾子问》记载:曾子问曰:“宗子去在他国,庶子无爵而居者可以祭乎?”孔子曰:“望墓而为坛以时祭(郑玄注:不祭于庙,无爵者贱,远避正主)。若宗子死,告于墓而后祭于家。”顾氏认为“宗子去国,事之变也;将祭而为坛,礼之权也”(《日知录》卷十五“墓祭”条)。顾氏这样把“望墓而为坛以时祭”,看作礼的权变办法,就是坚持“古不墓祭”之说。

阎若璩反对顾炎武主张,认为蔡邕和魏文帝所说“古不墓祭”,并不正确,除了举出《孟子·离娄下》有齐东郭“睩间之祭”的故事以外,还列举了下列证据:

《成阳灵台碑》:“庆都仙殁,盖葬于兹,名曰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祠。”非祭墓之见于集乎?《韩诗外传》曾子曰:“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逮亲存。”非墓祭之见于子乎?《周本纪》:“武王上祭于毕。”毕,文王墓也,非墓祭之见于史乎?《周礼·冢人》:“凡祭墓为尸。”非墓祭之见于经乎?(朱子曰“墓祭《周礼》上已有了”,指此)更可言者,孟子之前,孔子卒,葬鲁城北泗上,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岂非礼之祭而敢辄上圣人之冢者欤。(《四书释地》“睩间之祭”条)

我们仔细考核阎氏所提出的证据,感到理由很不充分,至少从文献上不能证明殷周以前已有墓祭。(www.daowen.com)

《成阳灵台碑》的记载,出于后世传说,不能证明尧的时候已有墓祭。《韩诗外传》卷七记载曾子说:“是故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高九仞(赵本作九尺),榱题三围,转毂百乘,犹北乡(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不逮吾亲也。”曾参讲究孝道,主要意思是说孝子必须亲自侍奉亲长,不能等待亲长死后去尊敬。这段话,和《庄子·寓言》所说“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钟而不洎,吾心悲”的内容基本相同。因此所谓“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亲存也”,不过是假设之辞,至多只能证明春秋、战国之际民间已有墓祭风俗。

《周礼·春官·冢人》记载:“大丧,既有日,请度甫鋄,遂为之尸。”郑玄注:“甫,始也,请量度所始鋄之处也。为之尸者,成葬为祭墓地之尸也。郑司农曰:既有日,既有葬日也。始鋄时,祭以告后土,冢人为之尸。”《冢人》又说:“凡祭墓为尸。”郑玄注:“祭墓为尸,或祈祷焉。郑司农云:为尸,冢人为尸。”从郑玄的注,可以清楚地看到,《周礼》所说“祭墓为尸”,不是祭墓主,而是为了掘地造墓而祭祀后土之神;不是像祭祖那样以子孙为“尸”(“尸”是由活人装扮成受祭的样子),而是以掌管墓地的“冢人”为“尸”。贾公彦疏也说:“是墓新成,祭后土。”孙诒让《周礼正义》也说:“祷祈于墓地之癨,故以冢人为尸也。”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引证《礼记·檀弓》来作旁证。《礼记·檀弓下》记载:“既反哭,主人与有司视虞牲,有司以几筵舍奠于墓主。反,日中而虞。”郑玄注:“所使奠基有司来归,乃虞也。舍奠墓左,为父母形体在此,礼其神也。《周礼·冢人》:凡祭墓为尸。”按照古代礼制,死者下葬以后,只在墓旁祭祀地神,没有祭墓主的。要祭祀刚安葬的死者,必须回到原来所死的“寝”(或称“殡宫”)中举行。这种礼制,春秋战国时代是认真推行的。《春秋·隐公三年》:“夏四月辛卯,君氏卒。”《左传》解释说:“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纎于姑,故不曰薨。”杜预注:“既葬,日中自墓反,虞于正寝,所谓反哭于寝。”

在清代学者对于古代有无“墓祭”的讨论中,顾炎武坚持“古不墓祭”之说,甚至认为《史记·孔子世家》中世代祭祀孔子冢的记载不可信;阎若璩又坚持“古有墓祭”之说,提出了一些不能成立的证据;只有赵翼的论述比较合理,他既驳斥一些不能成立的证据,又确认墓祭起于春秋战国之际。

赵翼说:

按《周礼·小宗伯》虽有成葬而墓祭之文,乃葬日,孝子先归虞祭,而使有司在墓一祭地神,实非祭先祖。《冢人》所云凡祭墓为尸,《檀弓》所云有司设奠于墓左,亦然。其祭先祖于野者,特《曾子问》望墓为坛以时祭耳,然亦以宗子出奔,庶子不敢主祭于庙,故然。……《史记》武王上祭于毕,马融以毕为文王墓地名,其后武王、周公亦皆葬此,然司马贞、林有望以为祭毕星而非祭墓。又按《竹书纪年》:‘纣六纪,文王初馤于毕’,则文王已祭毕,非祭墓可知也。……盖三代以上本无墓祭,故辛有见被发祭野者以为异。……《孟子》东郭睩间之祭,虽属设词,然其时必已有此俗。《史记》:孔子没,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是春秋、战国已开其端。(《陔余丛考》卷三十二“墓祭”条)

赵翼这篇对墓祭的考证,很是正确。根据古文献来看,春秋以前确实没有墓祭的礼俗,墓祭礼俗的兴起当在春秋战国之际,这与当时社会发生变革有关。这点将留待下文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