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经注》描写的东汉官僚墓地上石刻群的情况来看,有下列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墓地上的石刻群往往布置在祠堂或祠庙的前面①,说明石刻群的出现该与当时盛行的上墓祭祀的礼俗有关。尽管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墓前已有石刻群,但在当时是个特殊的例子,是为了表彰霍去病的武功而特别设置的,它和后世墓前石刻群的性质不同。到西汉、东汉之交,由于上墓祭祀礼俗的盛行,豪强大族纷纷在墓地上建筑祠堂或祠庙,石刻群也开始普遍设置了。光武帝的原陵,在开始建立供上陵朝拜祭祀用的寝殿和钟?的同时,开始在陵前大道上陈列石象、石马等石刻群,决不是偶然的。
第二个特点是,墓地上石刻群往往成对布置在墓前大道的两旁。古时墓前开筑的大道叫做“神道”,一般又称为“隧道”。“隧道”有两个意义,一是指地下挖掘的通道,有时用来指坟墓中通向地下墓室的通道;另一是指宫室门前中央的大道②,也用来指墓前开筑的大道。《水经注·易水》说:“其东谓之石虎冈,范晔《汉书》云:中山简王焉(光武帝之子刘焉)之窆也,厚其葬,采涿郡山石,以树坟茔,陵隧碑兽,并出此山(按指郎山)。”所说“陵隧碑兽”,就是指陈列在陵墓前大道两旁的石刻群。《水经注· 禲水》记载东汉熹平年间(172—177)某君在襄阳坞建立浮屠(佛堂),死后就葬在附近,“隧前有狮子、天鹿”,就是说墓前大道两旁陈列有石狮和石天鹿。《水经注·阴沟水》说“光武隧道所表象马”,就是指光武帝陵前大道上树立的石象和石马。这样在陵前大道两旁布置成对的石刻的方式,为后世长期沿袭应用。
虽然西汉时期有些大官僚在墓前开筑神道①,但并不普遍,还被作为“奢僭逾制”的例子。到东汉时期情况就不同,所有高官的大墓都开筑神道,树立石柱(或称为“表”)作为标记,并在石柱上刻有题署“某某官职某某君神道”的字样,《隶释》中就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李贤(即章怀太子)说:“墓前于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注),就是依据这种情况说的。
这时普遍在墓前开筑神道,也该和当时盛行上墓祭祀的礼俗有关。自从东汉明帝把元旦举行的朝贺皇帝仪式,搬到光武帝的原陵举行,成为上陵朝拜祭祀的仪式,把寝殿造成朝拜用的宫殿式样,就当然要在陵园大门之前,如同宫殿一样开筑便于群臣朝拜的大道了。皇帝为了表示威武和加强警卫,在宫殿门前大道两旁布置有警卫人员。胡广《汉官解诂》(孙星衍辑校本)说:“诸门部,各陈(阵)屯,夹道其旁,当兵以示威武,交戟以遮妄出入者。”皇帝宫殿门前既然设有“夹道其旁”的警卫人员,那么,按照宫殿式样建筑的寝殿门前大道上,当然也要为已故皇帝布置“夹道其旁”的警卫了。陵园门前神道两旁陈列的石刻群,就是属于警卫性质。至于官僚墓前陈列的石刻群,同样是模仿官署门前设置警卫的式样。尽管墓前布置警卫的方式,是模仿宫殿和官署的,但是因为古人迷信鬼神,具体的布置就很不同。宫殿和官署门前的警卫只有官吏士卒,而墓前的警卫除了官吏士卒的形象以外,还需要象征吉祥和驱除鬼怪的动物和神奇动物的形象。(www.daowen.com)
过去出土的东汉乐安太守墓前的两个石人像,胸前都有铭刻,一个铭刻作“汉故乐安太守?君亭长”,一个铭刻作“府门之卒”①,很明显是用作墓前警卫的。“亭长”原是驻在乡亭(乡、亭是当时最基层的行政区划)的警卫之长,同时守在太守的官衙门前的警卫之长也叫“亭长”,又称为“门亭长”。《续汉书·百官志五》:“(郡之)正门有亭长一人。”《后汉书·儒林·周泽传附孙堪传》记载:“尝为县令,谒府(指太守的官衙),趋步迟缓,门亭长谴(谴责)堪御吏(指随从孙堪的县的小吏),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可知汉代守卫太守官衙的门亭长,不但负责警卫,还要纠察前往拜谒太守的属官的礼仪。
东汉大臣的墓前,除了骆驼、狮、虎、牛、马、羊等石刻以外,还配列有神兽的石刻。州辅和宗资的墓前,都有两件石兽,一件膊上铭刻作“辟邪”,另一件铭刻作“天禄”②。
从这些石兽的名称,便可以知道这是用来象征吉祥和驱除鬼怪的。《三辅黄图》记载五柞宫(汉代的离宫名)的青梧观中,“有石麒麟二枚,刊其胁文字,是秦始皇骊山墓上物也,头高一丈三尺”。这种石麒麟,未必真是“骊山墓上物”,可能也是东汉的制作。所谓麒麟、天禄、辟邪,无非是神话中象征吉祥和能够除去灾祸的一种神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