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没有采用陵寝制度,沿用蒙古族的潜埋的墓葬方式。明代则对陵寝制度作了重大改革。这项改革是从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修建孝陵开始的。改革的重点有下列三点:
第一,陵墓由方形改为圆形,称为“宝顶”。汉代和唐、宋两代的皇陵都是方形的。从明孝陵起,开始改为圆形。这可能和六朝以后南方的帝王坟墓采用圆形有关。六朝陵墓除了那些深藏在山腰里不起坟丘的以外,起坟丘的陵墓都作圆形,不见有方形的。刘敦桢《明长陵》一文①认为明孝陵改方形为圆形,是受了长江流域“无方坟之习”的影响,是很可能的。
第二,取消寝宫(即下宫)的建筑,扩大祭殿(即上宫)的建筑。
与此同时,相应地取消了留居宫人日常侍奉饮食起居的办法。就是顾炎武所说:“明代之制,无车马,无宫人,不起居,不进奉。”(《日知录》卷十五“墓祭”条)在取消下宫之后,只保留了五供台、神厨和神库。
西汉以前的陵寝制度,就是把“寝”和“陵”结合起来,把“寝”建造在陵墓的顶上或边侧。到东汉,由于举行朝拜祭祀的上陵礼,从“寝”中扩建出大殿,称为“寝殿”,或者用石材建筑“石殿”;原来“寝”中供奉日常起居生活的礼俗,开始处于次要地位。到唐代,把献殿(即寝殿)和寝宫(即下宫)分两处建筑,进一步突出了朝拜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更加降低了日常供奉起居生活在礼仪制度中的地位。(www.daowen.com)
到明代,取消下宫设施而扩展祭殿建筑(分建左右两旁的配殿),就废止留宿宫人,废止日常供奉的形式,更加突出朝拜祭祀的隆重仪式。这一改革,说明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陵寝中原始迷信方式也逐渐废止;同时由于统一王朝政治上的需要,进一步讲究上陵朝拜祭献的排场,作为推崇皇权和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三,陵园的围墙从方形改为长方形,分为三个院落。第一院落除陵门外,两旁设有碑亭、神厨、神库。第二院落除殿门外,设有祭殿(或称享殿)和两旁的配殿。第三院落除内红门外,设有牌坊、五供台(一个香炉、两个香瓶、两个烛台)和方城明楼。明楼是方城的城楼,中立墓碑。方城之后是圆形大坟,称为宝顶,周围砌有砖壁,上砌女墙,称为宝城。后来明十三陵和清代东陵、西陵都是依照明孝陵的格局建成,变化不大。
根据上面的论述,陵寝制度的起源及其演变,可以概括如下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