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秦等国已经把先王庙造在王陵附近来看,可知秦代和西汉陵旁立“庙”的制度是沿袭战国时代的。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秦和西汉“陵旁立庙”的制度是沿袭战国时代的,而且陵墓顶上或边侧起“寝”的制度同样是沿袭战国时代的。这从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铜版可以得到证明。
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有两道长方形的宫垣,南边正中设门,宫垣中间并列有五间“堂”,中央为“王堂”,“王堂”左右两侧为“王后堂”和“哀后堂”,都是“方二百尺”。在“王后堂”和“哀后堂”的左右两侧是“□(字不清)堂”和“夫人堂”,都是“方百五十尺”,位置略向后移。现在发掘的中山1号墓和2号墓,都有覆斗式封土,封土下部有平台彼此相连,封土半山腰有一圈方形的回廊建筑遗迹,可知《兆域图》所记的“堂”是建筑在坟墓顶上的。我们把这幅《兆域图》和汉代陵寝制度作比较,可知宫垣相当于汉代陵园的“周垣”,宫垣南边正中的门相当于汉代陵园的“司马门”,宫垣中间的五间“堂”相当于汉代的“寝”。“王后堂”上有记载:“王后堂方二百尺,其葬视哀后。”“□堂”和“夫人堂”上都有记载:“方百五十尺,其蓈棺(按即内棺)、中棺视哀后,其题凑(指一种厚木累积而成的椁室)长三尺。”这些记载,替王后、夫人等三人规定了将来举行葬礼时所用棺椁的规格,说明当制定这幅《兆域图》时,这三人尚健在。现在所发现的中山王陵园中,陵墓确实只有两座,1号墓是中山王墓,东侧并列的2号墓是先于中山王死去的哀后墓。大概后来由于中山灭亡或其他原因,王后、夫人等三人并未葬入这个陵园。这幅《兆域图》之所以要把这三人将来葬入时所用棺椁规格记载在她们的“堂”上,就是因为这些“堂”准备作为死者灵魂安居的“寝”的。
我在1980年版《战国史》(第75页)上把这幅《兆域图》上的五间“堂”说是“享堂”,有些考古学者把这五间“堂”作为“享堂”来作复原的研究。现在从陵寝制度的沿革来看,作为“享堂”来复原是有问题的。古代将祭祀祖先的处所一律叫做“庙”,到战国时代还是这样。《荀子·礼论》说:“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汉代以后,开始把公卿以下祭祖的处所叫做祠堂或祠庙,享堂之名较为后起。从汉代陵寝制度来看,建筑在陵园的周垣以内的,只有“寝”而没有“庙”。这幅《兆域图》上宫垣以内并列的五间“堂”,按照礼制,也只能是“寝”,不可能是“庙”或“享堂”。(www.daowen.com)
古代宗庙中供奉的神主,是一族之长。就一国来说,就是国君或国王。祭祀时,当以国王为主,王后仅属于配合祭享的地位,不可能为国王、王后甚至夫人建立并列的五间享堂而同时祭祀。古代宗庙只有同时祭祀几世祖先的,可以分别建立庙堂,有所谓“七庙”、“五庙”等等,但必须以太祖之庙为主,把其余的庙按照左昭右穆的次序排列。古代国君居住的宫殿的“寝”,确实可以并列建筑许多间,因为国君、夫人及其他家族确实分别各自有居住的“寝”的,国君居于路寝或正寝,夫人则居于小寝①。至于仿照宫殿建筑的宗庙的“寝”以及建造在陵墓边侧的“寝”,国君、后妃当然也是可以分别设“寝”的。因此中山王墓出土的《兆域图》上并列的五间“堂”,只能是“寝”而不可能是享堂。1950年发掘的河南辉县固围村并列的三座战国大墓有类似的情况,除了四周有围墙建筑遗迹以外,中间大墓上有七间建筑遗迹,两侧二墓上各有五间建筑遗迹①。这些陵墓上的并列的许多间建筑,也该和中山王墓出土《兆域图》上的五间“堂”一样,属于“寝”的性质,而不可能是享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