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海牙判决公约》草案和最终文本规定了若干声明机制,而没有提到保留的相关内容。这体现了公约的协调作用:
第一,保持与2005年《公约》相同的做法。以前的海牙公约也明确规定不得提出保留。例如:2006年《海牙关于中间人持有证券特定权利的法律适用公约》第21条;2007年《扶养义务法律适用议定书》第27条。但是,2005年《公约》对保留问题保持沉默。同为解决国际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公约,判决公约从始至终都以2005年《公约》为起点。
第二,保留制度极其复杂。谈判中,虽然有国家提出在公约中明确规定保留问题,如外交大会期间,欧盟代表团提议新增条文,规定不得对本公约提出保留。而我国相反地建议,公约明确规定允许保留。[10]但这些提案最终没有获得通过,这是由于保留制度的复杂,公约不愿意增加谈判难度。(www.daowen.com)
第三,调和公约普遍性和公约完整适用之间的矛盾。公约的保留有利于实现公约的普遍性,但与公约的完整适用相矛盾,影响公约的充分目的和宗旨的实施。一方面,公约规定声明机制而不是保留机制,这使得支持保留的国家可以通过声明实现保留的目的,而反对保留的国家,在声明机制的语境下,也会大大降低对保留的警惕。“公约不鼓励任何保留,对是否允许保留保持沉默,这似乎有意避免将声明解释为保留。”[11]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公约。另一方面,作为重要国际司法协助条约的判决公约,显然不希望出现太多的保留,但也难以禁止保留。因此,公约对此进行灵活化处理——对保留保持沉默。虽然对保留进行沉默处理意味着允许保留,但是如果有缔约国作出保留,必须遵守习惯国际法的规则,不得与公约目的和宗旨相冲突[12]。而且相比于直接规定保留,缔约国在声明机制以外再进行保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总之,公约仅规定声明机制,从效果上看,这些声明机制实际上起到了保留的效果。这种机制可被视为排除在范围之外的一种替代办法,或是扩大与某些事项有关的范围的一种手段。[13]2005年《公约》也规定了相似的声明机制,有学者指出“这也符合条约保留的当代实践,因为上述条款中的声明制度本质上就属于条约的保留,是对条约保留的发展”。[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