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的崩溃和它的兴起一样迅速,其统治期只维持了不到100年。大明王朝建立起来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的科学文化交流进入了新的阶段。
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为讨论和制订天文历法,将元朝的司天监、回回司天监的人员与典籍都征召至都城南京。这些人员和书籍后来也成为明代钦天监建立的基础。朱元璋本人对伊斯兰的天文星占知识十分推崇,对于元朝回回司天监中的西域书籍也比较关心。1382年,朱元璋下诏命翰林李翀(读chōng)、吴伯宗协同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马沙亦黑和马哈麻是兄弟,明代初年,他们跟随父亲马德鲁丁从西亚阿拉伯地区来到中国。马氏父子都精通天文历算,先后在明初的钦天监中工作)等人在右顺门附近开局翻译西域书籍。历经数年的翻译工作,形成了两部译著:关于星占学的《回回天文书》和关于伊斯兰历法的《回回历法》。
《回回天文书》的底本是伊斯兰天文学家阔识牙耳所著的《星占学导引》,该书分为四卷,体例与托勒密的星占学经典《四门经》类似,内容大致也是经过了伊斯兰文化改造的古希腊星占学体系。在古代,星占学是以天文学为基础的,因而尽管《回回天文书》总体是一部星占学书,但它所涵盖的天文学内容也相当丰富。比如,古代星占学十分关注的各大行星的相对位置和运行情况,在《回回天文书》里就能找到非常详细的介绍。《回回天文书》中还有大量的医学星占内容,反映出伊斯兰黄金时代的医学水平,其中记录的每个月里胎儿的发育情况与现代医学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而地理经纬度等中国人所不熟悉的概念,也在《回回天文书》中得以体现。
古代阿拉伯天文著作的一页。阿拉伯人从其他民族那里学到了很多天文知识
《回回历法》的翻译工作比翻译《回回天文书》用时更长,而且更大程度上是以编译的形式完成的。根据钦天监监正元统的记载,1385年,朝廷指派了三位汉族历算官员向马沙亦黑等回回历官学习伊斯兰历法,前后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学习,编成了《回回历法》。《回回历法》系统地介绍了伊斯兰历法的数据和体系,还附上了伊斯兰历法中常用的算表。
《回回历法》汉译本问世后,总体来说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影响。因此,汉译《回回历法》就几乎失去了实用价值,虽然不久后还有刘信汇编的《西域历法通径》,但到了明朝中期,《回回历法》还是面临失传的危险。
《四库全书》所收《七政推步》中所载《黄道南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立成》表
明朝成化年间,南京钦天监监副贝琳已经发现了这一情况,他担心《回回历法》就此被埋没,花了七年时间整理并重修了《回回历法》。我们如今能看到的《回回历法》,正是经过贝琳重新整编过的版本。贝琳重修的《回回历法》在清代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中,书名也被改换成了《七政推步》。
在《七政推步》中刊载了一份《黄道南北各像内外星经纬度立成》表,这是一张包含了277颗恒星的黄经、黄纬和星等数据的星表。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这份星表的数据很可能是明初回族天文学家们的观测结果。
《七政推步》的编修,使得原本限制于专业人员内部的伊斯兰历法体系开始流传于汉族学者之中。到明代中后期,汉族学者如唐顺之、袁黄、周述学等人也在钻研《回回历法》,但基本上还是不得要领(中国传统天文学家对伊斯兰历法中的行星运动的几何模型非常陌生,《回回历法》又欠缺对几何模型原理的讲解,导致中国天文学家即使面对着汉译的《回回历法》也很难通晓其义)。
到了17世纪,随着伊斯兰文明自身的逐渐衰弱,也随着欧洲耶稣会传教士带来了经过文艺复兴时期发展的欧洲新天文学,伊斯兰天文学的重要性也日趋淡化,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间的科学文化交流,也至此告一段落。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阿拉伯文带座铜炉
《回回药方》书影。明代初年出现的《回回药方》是唐代中叶伊斯兰医药传入中国后,中国人编撰的一部伊斯兰医药百科全书(作者不详),原有三十六卷,少数残存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www.daowen.com)
延伸阅读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吗
世界各个地区的人类社会在演进时,都会碰到“数字”这个问题。最初人们可能是用小石子或结绳的方法来计算,但随着人类物质生产的丰富,小石子或结绳的方法就不适用了。所以,创造出一些符号来代表数字,就成为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了。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元代幻方铁板。幻方铁板是中国数学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记录
各民族在自己的文明发展史中,都会创造出一些符号来代表数字。而今天世界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它采取位值法,高位在左,低位在右,从左往右书写。借助一些简单的数学符号(小数点、负号、百分号等),这个系统可以明确表示所有的有理数。为了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字,人们在阿拉伯数字的基础上创造了科学记数法。
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大约到了7世纪的时候,这些数字传到了阿拉伯地区。到13世纪时,意大利数学家斐波纳奇写出了《算盘书》,在这本书里,他对阿拉伯数字做了详细的介绍。后来,这些数字又从阿拉伯地区传到了欧洲,欧洲人只知道这些数字是从阿拉伯地区传入的,所以便把这些数字叫作阿拉伯数字。
与阿拉伯数字传入阿拉伯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印度数字随着佛学东渐也曾传入过中国,但并未被当时的中文书写系统所接纳。大约在13-14世纪,阿拉伯数字“卷土重来”,由伊斯兰教徒带入中国,由于中国古代可以用“算筹”方便地计算,阿拉伯数字当时在中国没有得到及时的推广运用,同样又以销声匿迹而告终。
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对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中国人对于阿拉伯数字的了解日渐加深,它们的便利性也得到了认可。进入20世纪,随着中国对外国数学成就的吸收和引进,阿拉伯数字在中国才开始慢慢使用。时至今日,阿拉伯数字已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交往中最常用的数字了。
(本章执笔:潘钺博士)
中外科学技术对照大事年表
(1912年到2000年)
医学、生物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