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有西方天文学内容的印度天文学于六朝隋唐时期主要是随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国的。有些佛经内容中富含天文学知识,或者是来华传教的僧人本身就精通天文学。(东晋末年的何承天跟随精通印度天文学的僧人慧严学习,作《元嘉历》,掀起了一次历法的改革。)另外,也不排除印度天文学的传入与佛教无关的可能。与天文学相关的佛经中较重要的文献有刘洪所译《七曜(读yào)术》、竺律炎与支谦共译《摩登伽经》、西天竺僧真谛《立世阿毗昙论》、北天竺那连提耶舍《大方等大集经》、不空《宿曜经》、金俱吒《七曜攘灾诀》等。在随佛经输入的印度天文学中,我们首先能清晰辨认出巴比伦天文学的痕迹,它们包括黄道十二宫、白天最长最短比,以及行星历表和行星运动理论。
黄道十二宫是西方天文学和星占学中的基本概念,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在印度天文学的巴比伦-希腊影响时期传入印度。汉译佛经中,那连提耶舍的《大方等大集经》(550—577年)卷五十六最早明确而且完整地记载了黄道十二宫的概念。其中以梵语发音记载了十二宫的名字:书里所说的辰(这里把它们称为“辰”,是因为中国古来就有十二辰的概念,黄道十二宫初次传入很自然地被称作“十二辰”)有十二种。一名弥沙(白羊宫)、二名毗利沙(金牛宫)、三名弥偷那(双子宫)、四名羯迦吒迦(巨蟹宫)、五名呵(狮子宫)、六名迦若(室女宫)、七名兜逻(天秤宫)、八名毗梨支迦(天蝎宫)、九名檀尼毗(人马宫)、十名摩伽罗(摩羯宫)、十一名鸠槃(宝瓶宫)、十二名弥那(双鱼宫)。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唐建中二年(781年)由波斯传教士伊斯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大秦寺,是研究中西交通交流的珍贵资料
此后黄道十二宫又在多部引进经典中出现,名称也不再随梵语音译,而是开始根据意思翻译。其中有些与现在通行的名称稍有差别,如阴阳宫或男女宫指双子宫,双女宫指室女宫,弓宫指人马宫,摩羯鱼宫就是摩羯宫。其中的缘由可以从当时的十二宫的图像窥见一斑。
古人仔细研究天体和黄道来安排仪式的具体内容和时间
摩羯鱼这个名称的背后和一段中东古代神话有关:一次诸神在尼罗河岸设酒宴,突然出现了一个怪物,诸位天神纷纷化形遁入尼罗河中,半人半神的潘恩由于过度惊慌,无法完全变成一条鱼,就成了摩羯鱼。又传说古代巴比伦有一位名为依亚的神仙,是“深海中的羚羊”,这就是摩羯座的星神是羊首鱼身的原因。
黄道十二宫随佛教经典输入中国,主要传递了一种西方的生辰星占学(从人出生时刻的天体位置可以预测出他们的命运,有时用以消灾祈福),它的起源地正是古代巴比伦。可能是经过了古印度的消化吸收,传到中国的生辰星占学,除黄道十二宫外,往往还配合七曜、二十八星宿一起来消灾祈福。
在西方和印度天文学中,黄道十二宫又被用作一个基本度量概念,即从白羊宫为起点每宫30度,这样把黄道平分为十二等份,分别以黄道十二宫的名字来命名。印度接受黄道十二宫坐标系统时,还将它与自己原有的星宿坐标系结合使用。为了方便换算,有些人还直接将二十八宿改为二十七宿,如此每一宿占黄道上的13°20′范围。在中国虽长时间只用于星占和民间小历里面,但到明代《大统历》中,黄道十二宫也成了中国官方历法采用的一种天文坐标系。总而言之,黄道十二宫由西向东的传播,是东西方天文学交流与传播的一个具体例证。
该星占图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占星象用的图,是目前所见具有中国风格的年代最早的黄道十二宫图形
《周谛示》里说,印度古代把一昼夜均分为30须臾,一年中白天极长时为18须臾,极短时为12须臾,两者相差6须臾,其比为3∶2(意思是昼夜最少各自有12须臾,6须臾则随昼夜长短变化分配入白天或是夜里时刻)。另外,还给出折线函数公式,可以计算任意一天的昼夜长短。这里采用的长短比的数值和折线函数很有可能是从古巴比伦那里而来。此外,《周谛示》里还有一种外泄型漏壶用来计量时间。这种漏壶也见于公元前700年左右巴比伦楔形文字泥板中。
许多汉译佛经也叙述了这件事,如真谛《立世阿毗昙论》卷五《日月行品》中说“其六牟休多(须臾)恒动,二十四牟休多不动”。可见,古代印度在测定日长方面承袭了巴比伦天文学的做法,汉译佛经中出现的日最长与最短之比3∶2亦可追溯到巴比伦天文学。
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的西汉计时仪器铜漏壶,是迄今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古代天文学器物
汉译佛经中有关行星运动理论的描述最详细的是《七曜攘灾诀》中的五星历表。特别地,对其中五大行星与太阳的会合周期数和恒星背景下的周转周期数有如下表所列的数量关系及公式所示的一般关系。
《七曜攘灾诀》行星历表
也就是说,如果行星经过整数P个会合周期,同时也完成了整数S个恒星周期,那么必定也经历了整数Y个回归年,且年数等于会合周期数和恒星周期数之和:Y=P+S。(年数是太阳的周转数,因此可以想象太阳和行星都在圆轨道上绕地球转动,会合即是太阳追赶超越了行星。)
这个周期关系在古代印度天文学文献里也能找到,如6世纪彘日编撰的《五大体系汇编》中所记载的周期数,如下。
虽然火星的恒星周期数有误(应为151),但《七曜攘灾诀》和《五大体系汇编》显然使用了同一种风格来描述行星运动的规律,不同的只是数值的大小。
有趣的是,印度行星历表所示的周期数在塞琉古时期(公元前4—公元前1世纪)的巴比伦天文学那里早有描述。
塞琉古时期巴比伦天文学行星历表(www.daowen.com)
除会合周期外,不仅木星、土星的数据与《五大体系汇编》中的完全一样,火星的数据也完全正确,可以肯定这两者间存在有某种渊源关系。塞琉古时期巴比伦天文学曾以希腊为中介传入并影响了印度天文学,而通过《七曜攘灾诀》五星历表传入中国的印度行星运动理论就这样溯源到了巴比伦天文学。
五大行星再加上太阳和月亮,这就是天空中最为显著的七个天体。在中国古代把它们称作“七政”,大约在东汉又出现了“七曜”的叫法,“曜”就是光明照耀(《诗经》中有“羔裘如膏,日出有曜。岂不尔思?中心是悼”的诗句,意思是:羊羔皮袄色泽如脂膏,太阳一照闪闪金光耀。怎不叫人为你费思虑?心事沉沉无法全忘掉)。《后汉书·律历志中》载东汉永元元年(89年)“常山长史刘洪上作七曜术”,是史书中首次出现“七曜”一词。汉译佛经中七曜最早出现在三国时竺律炎与支谦共译的《摩登伽经》中:“今当为汝复说七曜,日、月、荧惑、岁星、镇星、太白、辰星,是名为七。”这里的“荧惑”“岁星”“镇星”“太白”“辰星”就是古人所说的火星、木星、土星、金星和水星。
西方及印度的天文星占学给这七颗天体赋予了主管日期的使命,用它们进行星占及择吉推卜,称为“七曜术”或“七曜历”。唐朝天竺僧人不空所译《宿曜经》(《宿曜经》是古代印度、欧洲及中亚、西亚星占学的集大成之作)中说:“其精上曜于天,其神下直于人,所以司善恶而主理吉凶也。其行一日一易,七日一周,周而复始。”意思是七曜神通,每日由一颗星来掌管人间,一日一换,七日七星轮值一次,这就是一周。这便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值日”和七日为一星期的由来。(星期日为日曜日,星期一为月曜日,星期二为火曜日,星期三为水曜日,星期四为木曜日,星期五为金曜日,星期六为土曜日。)唐代中西交通发达,《宿曜经》及西方星期制度传入中国后,随即又东传至日本,后者至今仍在沿用唐代的星期叫法。
因为与汉译佛经的传入关系密切,七曜术在中国最为盛行的时候是六朝至唐宋时期,这一点可以从历朝史书记载中看出。从东汉刘洪第一次引入七曜术以来,魏晋南北朝期间均不断有天文学家或僧人研究七曜术。《魏书》中甚至还以“七曜”这个词作为天文学的代称,正反映出七曜术在中国的流行。到了隋朝,所能找到的有关七曜术的记载更多,光是《隋书》中记载七曜术或七曜历的著作就有22种。其中明确可考的作者可追溯至北魏时期。另外,有些七曜历标明了王朝年号,如《陈天嘉七曜历》《开皇七曜年历》等,说明七曜术已在那时中国的官方天文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一种外来的天文历术被朝廷接纳到如此程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清代除外)是极为罕见的。隋以后,唐宋历书中也收录有不少七曜术书目。不过从宋朝起,一类被称为“符天术”的星占历书开始逐渐取代七曜术。符天术也是从印度传来的,与七曜术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因而本质上也可以与七曜术归入同一类中。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实际上反映的仍是天文学学术潮流的转换。
敦煌石室藏唐代历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印本历书之一
总而言之,七曜术与日月五星有关,用于编历和占卜,有着浓郁的西方及印度色彩,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南北朝时期可以说盛极一时。七曜术一直流传到宋,它在中国的沉寂似乎恰好伴随着宋朝的灭亡。在此之后的史志书目或其他文献中,七曜术的名称就几乎完全消失了。
知识拓展
“七曜术”是怎么演变成“星期制”的
一周七日的星期制是现代国际社会中通用的纪日方法。七日一周制源于古巴比伦的“七曜术”。早在公元前7—公元前6世纪,古巴比伦出现了一星期分为七天,四星期合为一月的制度。他们认为“日、月、火、水、木、金、土”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神明,这七个神明会轮值人间,一个星期以“七曜”来分别命名。
“曜”,本义“日光”,《诗经》有云“日出有曜”,可以理解为明亮的光。星期日叫日曜日,即太阳日,星期一叫月曜日,星期二叫火曜日,星期三叫水曜日,星期四叫木曜日,星期五叫金曜日,星期六叫土曜日。七星共值一周期,如此循环往复。
1世纪时,古巴比伦人创立的星期制传到古希腊、古罗马等地。古罗马人就用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来命名一周七天:Sun′s-day(太阳神日),Moon′s-day(月亮神日),Mars′s-day(火星神日),Mercury′s-day(水星神日),Jupiter's-day(木星神日),Venus′s-day(金星神日),Saturn′s-day(土星神日)。
这几个名称传到英国后,当地人又用他们自己信仰的神的名字改造了其中四个名称,以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分别取代Mars′s-day、Mercury′s-day、Jupiter′s-day、Venus′s-day。Tuesday来源于战神Tiu;Wednesday来源于最高的神Woden,也称主神;Thursday来源于雷神Thor;Friday来源于爱情女神Frigg。
这样就形成了今天英语中的一周七天的名称:Sunday(太阳神日),Monday(月亮神日),Tuesday(战神日),Wednesday(主神日),Thursday(雷神日),Friday(爱神日),Saturday(土神日)。
星期制在影响欧洲的同时,也向东传入了另一个文明古国——印度。不过,印度人用自己神话中的诸神替代了原来传入的神名。
后来,佛教兴起于印度,不断向外传播,自汉朝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盛极一时。随着宋朝的灭亡,七曜术的名称就几乎完全消失了。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访华,“七曜日”传入日本,并且沿用至今。
辽代星象图,绘有北斗七星、太阳、月亮等九曜,以及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图案
近代以来,随着中西交流的深入,“星期制”终于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成立“学部”,袁嘉谷奉命调入学部筹建编译图书局,后任该局首任局长。1909年,编译图书局设立了一个新机构,统一规范教科书中的名词术语。袁嘉谷亲自参加了这个机构的工作,主持制定了很多统一的名称。把七日一周制定为中国的“星期”,就是在袁嘉谷主持下完成的。首先,他把星期的第一天“日曜日”规范命名为“星期日”,接下来的六天改用数字排序,分别就叫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就这样,既与国际七日一周制接轨,又具中国特色的星期制度正式确定下来了。
欧洲现存最古老的星盘之一。能看出有着非常明显的伊斯兰风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