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8套试卷[9]来看,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加强对考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并且将党史学习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发展目标有机融入试题。
如全国甲卷作文“可为与有为”:
【作文题目】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敬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以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将考生带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同情共感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极其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有感而发。
又如全国乙卷作文“‘弓矢的’的智慧启示”:
【作文题目】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引导考生要将自己的理想追求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实现理想过程中的基础、目标、实践等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再如全国新高考I卷:
【作文题目】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材料立足“体育之效”,说明体育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认识体育对人生的意义,引导社会重视体育,关注青少年身体健康,引导学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从以上列举可见:新高考作文注重“学科融合,立德树人”“文化浸润,古今贯通”“全面发展,整体渗透”。全国新高考Ⅱ卷第21题是对考生应用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考查,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体育之效,强弱之变”注重考生内在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
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谢维和认为,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体现了语文人文主题和知识能力的融合,做到了思想性和专业性的统一。体现了高考引领基础教育改革与高等教育选材相结合……[10]
在当前培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及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中考作文命题方向也随之发生较大改变。(www.daowen.com)
如,2021年上海中考试题: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的一种解释:有意思,耐人寻味。生活中的人、事、物,大多如此。请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21年中考广东卷作文题:
以“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为结尾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2020年北京市中考题:
二选一:
1.全命题:2020,我的中考;
2.全命题:此刻,我按下时间控制器
2020年重庆市中考题:
A卷二选一:
1.全命题:历练;
2.材料作文:三句关于理想、志向等话题的哲理名言。
B卷二选一:
1.全命题:绊·伴。提示:绊,磕绊;伴,陪伴。从小到大,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磕绊,但是总有亲人、朋友、老师的陪伴,他们给予我们呵护和鼓励。在绊与伴中我们逐渐成长,走向远方。
2.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个人看海,是一个样子,如果和别人一起看海,又是另一个样子。
(选自艾斯特哈兹·彼得《赫拉巴尔之书》)
可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高考语文作文价值理念出现考查“表达力”的新转向。具体表现为:在写作动机上,从为“考”而写,转向为“我”而写;在写作内容上,从写臆构的内容转向写真实的生活;在写作方式上,从刻板地写转向自由地写。所以,我国现有的中高考,仅从作文方面来看,指向非常清楚,正在逐步与国际先进的教学理念接轨,在思维训练、想象力的培养,深入思考、参与实践、发展个性化见解等方面进行了一定探索,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更具开放性、时代性,让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为此,作为写作基础阶段,小学习作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内容的变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所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