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是人类面临包含多种可能性的客观情境时,做出的主观倾向与决定。人生便是由一个又一个的选择组成,或者说,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事业、爱情、友情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做出选择。选择决定了人生的方向与质量。正确的选择是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心态基础上的。如果在选择时出现价值观或心态偏差,做出的选择可能就是错误或不明智的。选择有时无对错之分,但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人生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
不同的选择决定着不同的人生道路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基础
学会选择,要学会分析复杂的客观情境
在保持积极良好心态的基础上才能正确选择
选择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选择有时无对错之分
每个人都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
✿选择朋友要慢,改换朋友要更慢。 ——富兰克林
✿我决不选择任何其他国家做我的祖国,即使我有这种选择的极大的自由。 ——克洛普斯洛克
✿要想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是没有选择余地的,往往是要么成功要么成仁。 ——希契科克
✿最好的选择未必是选择最好的。 ——佚名
✿抉择,而不是机遇决定命运。 ——佚名
✿选择机会,就是节省时间。 ——培根
✿选择作者如同选择朋友。 ——狄龙
✿决定你是什么的,不是你拥有的能力,而是你的选择。 ——杨澜
高考600分,他们为何选择复读
600分,本是许多高考考生羡慕的分数。然而,2009年湖北省600分以上高分考生,有16人主动放弃录取,5人已明确表示要复读。有人就是非北大、清华不读。十年寒窗苦读,拼力搏杀获得高分,却难达心中所系名校。是屈就读一所其他学校?还是擦干眼泪,重头再来一次高考冲击?
拒读非理想高校而落榜
“老师,我考了613分,有些想复读。”十堰市一中理科考生小王的咨询电话,让接听“关爱落榜生”热线的华师一附中语文特级教师周文涛颇感意外。
小王说:“老师,我今年第一志愿报考中央财经大学掉档了,被第二志愿西南政法大学新闻系录取了,但我对学校和专业都不是很满意,您觉得在复读和上大学两者之间,分别有何利弊?”
她表示,自己想学一个偏工科的专业,今年的第一志愿掉档是一个意外,相信凭自己的实力,再奋斗一年,一定可以考上更理想的大学。不过,她又怀疑自己怀有的是不是一种盲目的自信。
另一位汉川考生小杨考了600多分,却放弃了填报志愿和省招办的调剂录取,因为他“非清华、北大不上”。
“小杨有深深的‘清华、北大情结’,现在还因没考上这两所名校而懊恼,精神压力较大。”武汉睿升学校招办主任聂红芳介绍,目前小杨已联系到该校复读,希望通过拼搏一年,考进这两所学校中的一所。
这种高分落榜现象,在各省市每年都会出现。因为无法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这些考生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选择复读,走上了一条充满煎熬与痛苦的道路。而路的前方通往何处,还是一个未知数。
为何选择高分复读这条艰辛的未知路?
随着高校招生政策的不断完善,各省市也纷纷出台了高分保护政策,可是为什么依然还有如此多的高分考生选择了复读?
“复读是圆梦的最好方法,我可不愿意做个平常人。”一位高分复读生在网上发帖这样说道。记者从一些复读学校了解到,高分考生选择复读,多是因为“苛求完美”。
武汉睿升学校招办主任聂红芳表示,这些学生主要分为三类情况:非清华、北大两所学校不上;非重点高校的理想专业不读;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空间,希望通过一年的复读能考个更好的学校。
“这是中学择校热的延伸。”一位高校主管招生的负责人表示,国内名校很多,培养人才各有侧重,高分考生非清华、北大不读,只能证明他们在中学阶段就受到了择校的影响,具有严重的“名校情结”。
同时,现在高校持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企业招聘存在“名校情结”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单位指明只招聘重点大学毕业生,有的名企公开表示只招聘名牌大学毕业生等。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无论是在就业单位的性质、层次,还是今后的发展、深造方面都优于一般大学。这就逼着有实力的学生非名校不上,从而导致了这部分考生非名牌大学不报、非热门专业不读,结果却纷纷落榜。
此外,部分中学也把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人数视为提高学校声誉的重要手段,所以鼓动优秀生们冒险冲击名校,结果“制造”出不少高分复读生。
有专家认为,按现行高校招生制度的填报志愿和录取机制,600分以上的考生如果第一志愿落空,就只能去就读一所录取分数比600分低很多的高校,结果被迫选择复读。
复不复读,高分考生尤需谨慎(www.daowen.com)
“高分复读,风险太大了,”有关教育专家指出,“上线或者高分复读未必就好,从10分提高10分到20分容易,而从95分提高0.5分到95.5分却非常难。另外,高分考生由于受外界影响大,很容易考试发挥失常。”
华师一附中特级教师、资深班主任周文涛认为,复读的机会与风险并存。复读一年后,高考竞争程度可能仍较激烈,而且复读生的心理压力大、期望值高,若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很难保证不会出现失误。
近期一直关注高分复读的华中师范大学江少川教授认为:“对于那些有实力的很优秀的考生,如果因为发挥不好,没能考到理想的高校而选择了复读,是可以理解的;正常发挥,考出了一个不错的分数,甚至可以上重点院校,却选择复读,就未必合适了,复读一年之后分数未必提高;另有一部分没能上重点线或者没过线,但是还有潜力可挖,选择复读也是可以的。”他说,不一定非要上北大、清华不可,在一般大学同样可以成才。
“一些高分落榜生非清华、北大不读的想法有些狭隘,未来的个人发展还是要靠自己,不能太在乎名校光环。”华中科大大二学生小郝,当年在一所省名牌高中读书的他曾被寄予冲击“高考状元”的厚望。
高考过程中,小郝却发挥失常,考了616分。清华梦碎,父亲希望他复读来年再战,他拒绝了:“面对如此尴尬,再去复读,无疑心里又会蒙上一层阴影。”沉静之后,小郝来到了华中科大就读。
进校后,学校在新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组建提高班,集中优势资源教学。小郝顺利考入提高班,两年来综合成绩名列前茅。目前,小郝已经考过了英语六级,也参加了GRE考试。对于未来,他说可能选择出国深造,也可能有机会保研。
“不要怨天尤人,生活是自己的,是金子到哪里都可以发光。”面对在高考录取中受挫的高分族,这是小郝最想与他们分享的话。
选择是两难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客观情境和自身情况的分析,以及良好积极的心态,是做出正确选择的前提。但作为选择的主体,无论选择了什么,做出了选择就应该为此负责并努力,人生的意义才不至于迷失。
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可是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鲁迅选择的人生方向。
在一节课上,教室放映的片子里一个被说成是俄国侦探的中国人,即将被手持钢刀的日本士兵砍头示众,而许多站在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虽然和日本人一样身强体壮,但个个无动于衷,脸上是麻木的神情。这时身边一名日本学生说:“看这些中国人麻木的样子,就知道中国一定会灭亡!”鲁迅听到这话忽地站起来向那说话的日本人投去两道威严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里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一个被五花大绑的中国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脑海闪过,鲁迅想到如果中国人的思想不觉悟,即使治好了他们的病,也只是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中国最需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面貌。他终于下定决心,弃医从文,用笔写文唤醒中国老百姓。
从此,鲁迅把文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用手中的笔做武器,写出了《呐喊》《狂人日记》等许多作品,向黑暗的旧社会发起了挑战,唤醒了数以万计的中华儿女起来同反动派进行英勇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夜以继日地写作。
人的一生总会面对很多的选择,个人的选择不仅仅影响到个人的发展,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对国家民族也有很大的影响。鲁迅的选择是基于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劳苦大众,这深得后人的敬佩。
管宁对朋友的选择
三国时期,魏国有个孩子叫管宁。他16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加清贫。亲戚们看到这种情景,有的给他送来衣服,有的给他送来了粮食。管宁的心里特别感动,他对亲戚们说:“谢谢你们的好意,我要靠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请你们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回去吧!”
从此,管宁离开了家。他一边给人家干活,一边到处寻找有学问的老师,学习知识和本领。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位有学问的老师。
这位老师有很多学生,其中有一个叫华歆。初来乍到,华歆对他非常亲近,他俩就成了好朋友,学习的时候,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
有一天,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锣声。学生们都知道,这准又是哪个大官从这儿路过。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没有一个去看热闹的。只有华歆一个人坐不住了,“噌”的一下站起来,跑出去了。这个大官不光前面有鸣锣开道的,还有一个威风凛凛的仪仗队。他在仪仗队的簇拥下,坐着一顶八人抬的大轿子,慢慢悠悠地走着。华歆一动不动地看着,看得眼都直了。
直到大官走出好远,华歆才回到书房里。他根本不管别人愿不愿意听,就放开嗓子嚷了起来:“哎呀,瞧瞧人家的排场,多么气派,多么威风呀!”
这时候,管宁什么话也不说,他找来一把小刀,把他和华歆坐的席子“哧啦”一下割成了两半。
华歆一看,纳闷地问:“哎,我说管宁,你这是干什么?”
管宁没好气地说:“你读书只是为了做官发财,没有一点为国为民的思想。你我志向不同,从今以后,咱们别坐在一张席子上了,你也不再是我的朋友了。”说完,管宁又专心读起书来。
对于朋友的选择显示出了一个人的品质。真正的朋友是志同道合的。而道不同,不相为谋。选择与浅薄的人断交,不同流合污,方能明澈心志,彰显气节。从管宁的选择来看,他的品质高洁。
三个犯人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给他们三个一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一个美丽的女子相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美丽女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斯莱斯!”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以前的选择决定的,而今天我们的选择将决定今后的生活。与其莽撞不理智地做出暂时安逸和享乐的选择,不如选择把眼光放远,创造自己的将来。
张开双臂,选择博爱
人生在世,说长,悠悠数万日,遥遥无期;说短,匆匆几十秋,弹指一挥间。人生长河里,我们常常需要做出选择,我们要让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张开双臂,我选择博爱——一生无悔。选择博爱,就是选择用一颗充满爱的心去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物,就是选择把自己的整颗心,用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感恩。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情感的珍视。人生一路,处处关情。亲情、友情、爱情,无不让生命充满感动与绚丽。“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亲情的关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友情的牵挂;“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恋情的思念。每一个生命都走不出情感的射程,是那些情感,让人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珍视情感,让生命多些感动与回味。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对万物的眷恋。时光在飞快地流逝,我们眼前的一切无不如白驹过隙,成为往事,我们要珍惜啊!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瞳孔;当水石相搏,一滴水珠亲吻我的脸庞;当微风过处,树叶的那一丝微微的颤动飘入眼帘……我的心中无不升腾起一股柔情,那是对万物的景仰和对生命的热爱啊!我们那么想让时光慢些流转,就让我们珍惜生命的机缘吧,从此时,从此地。这样,我们多年后回味人生时,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直都在珍惜,我无悔。”
选择博爱,就是选择高远的人生志向。明朝学者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确定志向,就是定位人生;为志向而奋斗,就是充实人生;实现志向,就是升华人生。人生就是在奋斗中一天天走向圆满。有的人为了享乐,天天争分夺秒,岁岁年华虚度,到头来发现一辈子真短,怎么能不短呢?没有用博爱的心对待生活。
是的,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我们品味异样精彩的人生;选择回忆,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选择诚信,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选择坚强,我们感受经历失败后的成功的甘甜;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扬起生命之帆,让涛声来伴奏,扯缆绳作琴弦,掬劲风当号角,奏一曲超越时空的乐声,礁石间,狂浪里,我张开双臂,用沸腾的流着我热血的心,拥抱博爱——紧紧地——一生无悔!
“选择博爱”的论点鲜明突出,在总论基础上,分论以“情感”“万物”“人生志向”与之相对应,论据较为充分,论证也不乏自己细腻的感性体验,语言优美动人。论证过程可以更严密,考虑论据之间的逻辑递进顺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