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聚焦农村优先发展,优化财政着力点

聚焦农村优先发展,优化财政着力点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和粮食的安全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国家明确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明确了方向。农业生产和发展依靠土地,而我国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竞争和企业的发展竞争一样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李克强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抓好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稳定和粮食的安全是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粮食生产保持了多年的连续增长,农村的面貌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变,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同时,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农业人才大量流失,仅留下一些老年人从事农业生产,这一情况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的农村怎么办?把农业交给谁?这是政府发展农业、建设农村、振兴乡村时不得不考虑的。

农业人才流失的关键是农业不能提供更高的收入,对年轻人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同时增产不增效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民难以在务农上走向致富。国家明确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为农业农村发展明确了方向。只有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让农业成为令人羡慕的行业,农业的发展才有前途,农村的发展才有希望,国家的粮食安全才有保障。

第一,加快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农业生产和发展依靠土地,而我国的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把土地的承包权分给了农户,并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长期不变,这给农户吃了“定心丸”,但土地承包权分属不同的农户,生产规模偏小,农业生产效益低,和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这不仅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要解决农业生产规模效益问题,必须改革农村的土地制度,在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前提下,把土地的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即实现农村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让土地的承包权流转起来,流转到农业经营大户、经营能手的手里,流转到更有效益、更有发展前途的领域,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因此,国家要加快建设和完善农村土地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引导农村土地市场,让农村的土地承包权流转起来,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让农村承包经营的土地得到更好利用,产生更大的价值。当然,也可以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让土地承包权流转起来,使土地得到更好的利用,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

第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如何解决14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不仅直接关系社会的稳定,而且关系国家的安全。如果像有些人说的把粮食问题建立在对外贸易的基础上,靠进口解决农产品的需求问题,虽然能够解决一时之需,但必然受制于人,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对农业发展、对粮食生产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必须作为长期稳定的国家战略来思考。18亿亩的土地红线是不能触碰的,是必须保持的,这是确保农业发展、粮食安全的前提。在粮食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调整好农业的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一些重点产粮区、粮食生产示范园区,要重点保障粮食生产,广泛种植适合市场需要的粮食品种,提高粮食的品质,满足市场需要;对一些非重点产粮区,则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发展多种经营,大量种植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农产品,满足市场需要,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同时,要迎合市场需要,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大棚农业、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构建农业田园综合体,广开农业的就业门路,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真正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以提高农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就业的带动作用。

第三,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现代农业必须走科技发展之路。而农民劳动力的素质直接关系农业科技的推广和运用。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政府公共财政加大了向农村的投入,地方政府通过财政买单的形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使农村劳动力更好、更多地向城市转移,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这种培训效果是明显的,但是,目前在农村开展的劳动力素质培训主要是非农的培训多,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行业转型服务的;而对在农村发展,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培训并不多,似乎有顾此失彼之嫌,因为不是所有农村劳动力都想向非农转移或都能实现非农转移,但农业发展、农村发展也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必须多元化,必须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农业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村发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能够做到增产又增收。(www.daowen.com)

第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事在人为,从事农业生产,核心是人才的问题。农业的发展、农业的竞争和企业的发展竞争一样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够吸引或留住年轻的、有活力的、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农业发展就有美好的前景。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显然是不符合农业发展需要的,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其根本出路还是要培养农业生产的一线人才。培养农村人才就涉及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应该说在国家的重视下,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是高等院校片面追求大而全,培养的人才和社会需求脱节,和农业生产需要的大量应用人才的需求是不相符的,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大量的人才就业难,另一方面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缺乏人才。农业发展更需要的是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的农业技术人才,而这恰恰是我国教育的短板。因此,必须改革我国的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学费的减免等优惠政策吸引农村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让更多的农村青年学子能够就近接受技能教育,培养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技术人才,改变农村的劳动力结构,让职业技术人才成为农村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为农村的发展、农业的增产、农民的增收创造条件,这才是农村发展、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第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共财政加大了向农村的覆盖,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改变了乡村的面貌,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更多的年轻人和更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但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财力的限制,各地普遍采取“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办法,一旦被纳入试点,就能得到政府大量的投入,从道路基础设施的改善,到环境整理和污水处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提供等,这也导致了乡村之间的差距拉大。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考虑到乡村和城市的差异,乡村投入的回报完全不同于城市,加大政府对乡村的投入是必需的。在此基础上,还要考虑乡村之间的平衡,既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把“美丽乡村”建设点上的试点和面上的推进结合起来;既要抓典型,更要抓推广,让更多的乡村、更多的农民享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给乡村振兴带来的福祉,让更多的乡村居民享受“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公共服务,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变乡村面貌,让乡村成为更多年轻人施展才华的舞台。

总之,通过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创造条件,农业结构调整提高效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和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农业人才,“美丽乡村”建设吸引人才,这些都是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发展描绘了美好的前景。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和公共财政的作用下,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农民富裕不再遥不可及,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必将成为美好的现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